天天看點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作者:直新聞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2024年5月15日晚,51歲的黃循财在新加坡總統府宣誓就任新加坡總理,并繼續掌管财政部。

此外,黃循财委任顔金勇和王瑞傑為副總理,其中顔金勇屬于提拔任用,王瑞傑則續任副總理,其他内閣部長的職務不變,新加坡第四代上司集體由此正式交接。新加坡當地媒體據此分析稱,黃循财的新内閣在較大程度上延續了李顯龍在任期間的人選組合,可以視為“3G+4G”的平滑過渡。

黃循财成為新加坡建國近60年來,繼吳作棟之後第二位李氏家族之外的政府總理。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2023年11月5日,人民行動黨年會上,李顯龍與黃循财握手)

為新加坡落淚的人

黃循财戴一副無框眼鏡,笑起來時眼睛會眯成兩道縫,個頭并不高。接觸過他的人評價他“内斂穩定、反應靈活且條理清晰”。

在面對媒體時,對于相對敏感的話題,黃循财不會避重就輕,而是擺明事實,并努力給出建設性的思考。

新冠疫情期間,時任新加坡第二财政部長的黃循财“臨危受命”成為新加坡抗疫工作小組的總指揮。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黃循财在國會分享“全民一心的抗疫曆程”時,曾一度哽咽到難以開口。當時,媒體稱他是“會為新加坡落淚的人,就是可以信任的人。”

黃循财的上司以及排程能力,使新加坡疫情穩定,避免經濟遭受重創。他被認為是新加坡平穩應對疫情危機的關鍵人物。新加坡《聯合早報》用“時勢造英雄”形容他。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2020年3月25日,黃循财在國會彙報時落淚)

2022年4月14日,李顯龍“毫無預兆”地發表聲明宣布,正式推舉黃循财為第四代團隊上司人。“我完全相信黃循财和他的團隊,将繼續為新加坡和新加坡人提供最好的服務”。

黃循财則頗為謙遜:“正如我們之前多次提醒,上司權并不是繼承的,我将與其他第四代上司班子成員,繼續全心全意為新加坡人服務,努力争取所有國人的信任與支援”。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張志賢、王瑞傑、顔金勇、李顯龍宣誓就職(從左至右)

新加坡第四代上司團隊的信任建立并非一帆風順,自2023年年初,第四代上司團隊核心人物醜聞頻發,曾令以“誠信、廉潔”為立國根本的新加坡政府蒙羞。

一位“草根”上司人上台,更容易穩定人心。黃循财曾在2023年11月5日被确認作為第四代上司人時說,“我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個任務。”

“草根”出身,更懂群眾需求

1972年黃循财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國海南。

和大多數普通新加坡人一樣,他自小住在公共住宅裡,讀當地學校。22歲那年,他獲得獎學金赴美留學。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後,又獲得密歇根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他還在2004年,獲得哈佛大學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

名校加持,精明強幹的黃循财學成歸國後,進入了新加坡公務員行列,開啟14年的公務員職業生涯。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擔任經濟學家,屬于“專業對口”。第一個任務是準備一份關于區域經濟及其對新加坡影響的報告。

那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暴發的那一年。

彼時,這個城市型國家是亞洲富有活力的金融中心,擁有100多家外國銀行,與美歐國際金融市場對接頻密,對國際金融貿易資金流動具有關鍵性因素。

在金融風暴襲擊下,新加坡股市激烈動蕩,相關的債券和票據都蒙受了慘重的損失。能否穩妥度過此次“海嘯”是這個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

當時,新加坡政府采取果斷措施,以緩解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保住了自己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黃循财将這段經曆描述為“我在學校學到的任何東西都沒有讓我為這樣的任務做好準備”,并講述了必須“在做中學”的經曆。

金融危機過後,黃循财被派往新加坡财政部任職,他的個人能力吸引了彼時還是财政部長的李顯龍的注意。

2004年,李顯龍當任新加坡第三代總理後,将黃循财任為自己的首席私人秘書。

黃循财的公務員生涯經曆頗豐,他曾在新加坡衛生部任職,在貿工部下屬的能源市場管理局就任副首席執行官等。

在新加坡,成功的政治生涯,都經曆過“輪崗”。在多部門曆練後的黃循财在李顯龍的鼓勵下,選擇從政。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2011年,黃循财參選新加坡國會議員)

2011年新加坡國會選舉,黃循财作為人民行動黨的一員參加競選,最終成為一名國會議員,他的政治生涯正式開始。

此後,黃循财的仕途一路攀升。

進入政壇第一年,黃循财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和教育部長,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會成員。

近十年内,他陸續掌管幾個重要部門,如國家發展部、文化、社群及青年部,以及通訊、新聞部等。政治經驗豐富完善,行政上司能力突顯。

2021年,新加坡内閣改組,黃循财成為财政部長。

在新加坡,财政部幾乎與總理接班人等同挂鈎。

黃循财的成長道路和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私人秘書王瑞傑相似。而王瑞傑曾被外界認為是李顯龍的“接班人”。但在2022年,王瑞傑以身體和年齡為由,确定放棄成為新總理的機會。

此後,黃循财便成為了“萬衆矚目”的接班人。

在群眾眼中,黃循财出身普通家庭,一路靠自己打拼成為上司者,會更清楚群眾需要什麼。

正如他的執政理念,“我希望看到一個社會和制度,它讓多數人受益,而不是少數人;它獎勵各式各樣的人才,而不是符合傳統或狹隘‘人才’定義的少數人,它重視和贊賞每個人的天賦和成就;他為所有人提供機會,讓他們的人生越過越好。”

他将自己的出身和人生經曆,融入執政理念中,讓群眾相信他的執政理念是利國利民的,因為他自己就是這套理念下成長的最好的例子。

成為上司者

2022年6月,新加坡宣布内閣改組,黃循财晉升為新加坡副總理。提升經濟、改善民生,以及更新強化人民行動黨成為他的工作重點。

黃循财發起“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這是他實作“造福許多人,而不是少數人”的社會願景的實際行動。

彼時作為新加坡第四代團體上司人的黃循财認為“前進道路更艱巨”。他曾引用“富不過三代”的俗語來描述現狀,他的目的,便是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黃循财說:“我們都知道這條路不容易,但我會盡我所能確定新加坡與衆不同。我不能保證永遠如此,但可以肯定,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們将確定新加坡繼續繁榮,所有新加坡人能共享繁榮果實。”

2023年10月27日,黃循财公布了“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最新情況,這是一份共創美好未來的藍圖。在當天的記者會上,黃循财強調,“這不是一份自下而上的政府議程。它集合了各行各業新加坡人的共識,反映了我們的集體志向和對未來的共同願景。”

黃循财曾說,“我一生中,從不渴望職位或權力,隻實實在在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長處。”

如今,他正在用實際行動兌現諾言。

對内,黃循财正逐漸走入民心;對外,黃循财須堅定“中立”态度。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新加坡的外交理念,一直秉持“不選邊站”政策,注重于新加坡利益、從不“惹是生非”,嚴格恪守中立原則。在新加坡政治體系中,行政決策傾向于團體溝通促成。按照既定路線行走,隻要不改變外交政策,在國際上不湊熱鬧、不惹事、不站隊,新加坡外交方面未來不會出現太大的挫折。

新加坡新老政府交替,最值得期待的是第四代上司團隊上台後,中新關系會如何發展?

2023年8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新加坡會見時任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财,雙方就中新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關系進行對話。黃循财說,“新方将積極參與中國現代化程序,期待赴華共同主持新中雙邊合作機制會議。”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2023年8月11日,王毅與黃循财會面)

在大國外交中,中美關系是世界最熱議的話題。如何平衡中美關系,是一門技術活。

黃循财在去年10月5日至15日二度訪美時,曾接受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采訪。訪談期間黃循财強調,新加坡既不願在大國競争中選邊站、也不認可美方遏制中國發展的立場。

黃循财說,“從新加坡的角度來看中美關系,我們的觀點是,這不是在中美之間找平衡的問題。歸根結底,我們是根據自己的利益作出決定。”

實際上,早在黃循财成為新加坡副總理後,就曾對中美關系表态,他表示,“中國的上升趨勢不可阻擋,嘗試圍堵中國崛起不僅十分困難也不會有效。”

“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隻會讓中國更加堅定決心自力更生,發展自己。”黃循财如是說。

黃循财,站在巨人的肩上丨一撇一捺

大國競争已走向新時期,在此大環境下,如何看待區域經濟發展、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發展?黃循财對此的回答是,“永遠不應該低估中國人的巨大動力和能量。”

資料丨獅城新聞、《聯合早報》

作者丨卓依紫,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