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作者:燭影亂談

陸壓大概是《封神演義》中最為神秘的人物,出現的很是蹊跷突兀,在其首次出場時闡教諸仙甚至見多識廣的燃燈道人竟無一人認識他,縱觀全書,與之相識的煉氣士幾乎都絕無僅有。

陸壓的自述和描寫中稱其“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虛門上諾”,這說明他并非闡教中人,而屢屢與截教為敵也看得出其必然不是截教弟子。另外,從站隊時的位置以及老子、元始天尊的态度看得出,盡管陸壓神秘而強大,但按照地位和輩分,與闡教二代諸仙大體相當,至于什麼“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以及鴻鈞老祖小師弟的說法與《封神》原著并無關聯。

既非兩教弟子,與封神大戰就沒有直接關系,那麼也就是說陸壓蠻可以不趟這趟渾水,可是為何在趙公明吊打闡教門人時他會突然出現,同時還授予姜子牙秘術“釘頭七箭書”,進而害了趙公明性命呢?究其原因,愚以為有三個可能,下面就與大家逐一分享。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可能性一:背後隐藏大咖的訓示

剛才我們說過,在陸壓首次出場時包括燃燈在内的闡教諸仙沒一個認識他,而其高深的修為,抛開兩大教主老子和元始天尊,縱觀闡教也就隻有燃燈道人和玄都大法師隐約能與之比肩,這樣的大能說他背後沒有勢力作為倚仗怕是很難讓人信服。

這裡必須再度重申,《封神演義》原著中的陸壓盡管修為道行不俗,法寶、秘術也很厲害,但是最多最多也就是和闡、截兩教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并駕齊驅,遠達不到各大掌教的高度,那些超然的設定基本都是來自于民間故事、評書以及現代網文,與原著大相徑庭。按照原著中的描述,陸壓确實是實力罕見的大能,但尚且無法與老子、元始比肩,就更不用說鴻鈞道人了。

那麼陸壓背後的勢力是哪一方,掌控者又是誰呢?書中有一條不算線索的線索——陸壓與衆不同的法寶“斬仙飛刀”。這件寶貝與其他法寶最大的不同就是好像已經開啟了靈智,陸壓每每使用,不僅要客客氣氣地搭個“請”字,口稱“請寶貝轉身”,同時還需要打躬作揖,時不時還會向昆侖山的方向叩拜。言語間的客氣或許是沖着法寶,但更多應該還是因為某位大能的面子,再結合其叩拜的方向,我們有理由懷疑斬仙飛刀的真正主人可能并不是陸壓,而是其背後的大能,而這位大能的道場十有八九就在昆侖山上。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說到這裡有的書友就要疑惑了,昆侖山玉虛宮的當家人正是闡教掌教元始天尊,但是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已經明顯能夠看出陸壓并非闡教弟子,也就是說他和元始天尊并無師承關系,這是不是自相沖突呢?這就要結合第二個不仔細看就會忽略的細節來說了。

由于提到昆侖山大家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元始天尊,是以往往會忽略一點,就是實際上昆侖山是很大的,在這座仙山上還住着一位足以和元始天尊并駕齊驅的三界頂尖人物——瑤池金母,這點龍吉公主曾明确透露過。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由于現代網文把昊天上帝和瑤池金母寫得很不堪,是以不少人将之看低,實際在原著中,瑤池金母不僅是三界女仙之主,作為大天尊昊天上帝的妻子更是從某種程度上算得上至尊級人物。之是以會開啟封神大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也就是說整個三界都在為昊天上帝一紙号令忙前忙後,那麼假設陸壓背後的人真的是瑤池金母,那麼她很有可能派陸壓這個得力爪牙去相助闡教,以成封神之事,于是當趙公明碾壓闡教諸仙、燃燈等人一籌莫展時,陸壓及時出現,為了不染因果又可盡力完成差事,便将秘術授予姜子牙,将趙公明拜射緻死。

“釘頭七箭書”用來陰人實用性極強,但是整部書下來僅用了這一次,這就更能說明陸壓此行是奉命行事,這麼說可能有點雲山霧罩,簡單點就是瑤池金母算到了趙公明會對封神大計形成阻礙,便命陸壓出世以“釘頭七箭書”将趙公明送上封神榜,秘術十有八九為瑤池金母傳授,不得令不可輕用,否則沒道理隻用過這一次。

是以很有可能陸壓隻是一個奉命行事的“跑腿小哥”,一切行為皆為背後大神的訓示,陸壓不過奉命行事罷了。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可能性二:善緣與分我杯羹

衆所周知,封神大戰在開啟前,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奉老師鴻鈞道人之命于碧遊宮三教共議封神榜,換言之這場三界浩劫是經過三大聖人協商并且同意認可的,事後通天教主曾告誡過門人弟子,要緊閉山門,莫染紅塵,否則封神榜上有名姓,與人無尤。

而後,元始天尊選派弟子姜子牙下界助武王伐纣,各洞門人如哪吒、楊戬等也紛紛奉命出山相助,這一切的一切看似有失公允,其實都是通天教主預設的,或者說通天教主從來沒有過給殷商作靠山的想法,但是由于金靈聖母的徒弟聞仲在殷商地位超然,于截教也頗有人脈,這就使得很多截教煉氣士不顧師命而為朋友出頭,如九龍島四聖、金鳌島十天君,當然了,最大的咖便是得道于天皇時期的峨眉山煉氣士趙公明。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在聞仲上峨眉山求助時,趙公明沒有半點猶豫,甚至還非常自信并有些責怪地對聞仲說,既然有這樣的事為何不早來找自己,若是早來又豈會有那麼多同門身死上榜,可見從頭到尾他都沒把通天教主的話當回事。是以趙公明出山不僅是逆天而行,同時還違背了老師的指令。而他卻不知道,打從踏出峨眉山的那刻起結局便已經注定,就算通天教主對這位修為高深的門人感到惋惜,卻也不得不将其視作“棄子”,趙公明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再無靠山可依。

這樣的特殊情況下,趙公明基本面對的就是一個必死的結局,可是他有道行,又有強力法寶,以緻闡教諸仙被打得節節敗退,即便落了定海珠,不想趙公明又借來了金蛟剪,依舊打得燃燈等人灰頭土臉。

都說雪中送炭好,雨後送傘遲,趙公明已經被貼上了死亡标簽,卻苦于無人能治,那麼陸壓在這個時候出手不僅能博得闡教好感,還不會因而惡了通天教主,等于說是送到眼前的“順水人情”。試想闡教和截教明争暗鬥不知多久了,能做與闡教結下善緣又不得罪截教這種左右逢源、穩賺不賠的買賣,陸壓自然沒有放過的理由。

另外還有一點屬于個人猜測,封神大戰處處都是機緣,陸壓在不得罪截教的同時與闡教結下善緣,說不定還能分一杯羹,何樂而不為呢?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可能性三:上天自有定數

《封神演義》中有一個“正派人士”最常提到的話題——天數,闡教與截教對擂或者殷商将領作戰時,動辄“上天自有定數”,西方教的準提、接引也常說類似的“道友與我西方有緣”。如果站在讀者的角度,我們或許覺得這多少有點臭不要臉,得了便宜還賣乖、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譴責反對勢力,怎麼看也不像好人幹的事。但是進入到内容之中,也就是說假設我們将《封神演義》描繪的架構當作一個真實世界,那麼就會發現,這聽起來最扯的理由,恰恰是最不可逆的。

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以往相關封神、西遊的文章中我曾多次提及過。以女娲娘娘為例,纣王題詩亵渎曾讓這位有補天功德的大能暴怒,當即提起寶劍駕雲直奔朝歌,不想殷郊、殷洪頭上兩道紅光沖天而起,讓女娲略微冷靜下來,覺得事有蹊跷的她掐指一算,得知纣王和他的殷商尚有二十八年氣運,這便是天數,于是強如女娲也不得不強壓怒火,悻悻而歸。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那麼回歸我們今天的主題,照理說通天教主的指令截教門人是不敢忤逆的,可他們還是前仆後繼的下山赴死,這其實就是天數,聞仲上峨眉山請趙公明是天數,趙公明助戰是天數,那麼陸壓看似突兀的出現,又殺死趙公明同樣也是天數,這一切的一切已經被天數的道标規劃好,早已注定,無論你是仙凡神妖,皆不可逆。

也就是說,原本隐于仙山少惹紅塵的陸壓授姜尚釘頭七箭書拜射趙公明,令其魂歸封神榜,這一切的一切其實早已注定,并無太多道理可講。

封神演義:陸壓并非闡教中人,為何要害死無冤無仇的趙公明?

當然了,上述内容是以原著為依托自行分析出得出的結論,至于合理與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當之處望請見諒,也歡迎大家指點雅正。

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以《封神演義》原著為基準,并不摻雜現代網文、民間故事中的一些設定,畢竟事關陸壓,是很容易被混搭解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