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内豆市觸底反彈 東北為何依然清淡?

作者:糧油市場報

特約分析師劉從新

關内豆市經過持續下跌,蛋白企業大量采購“二等”豆源,明顯支撐底部行情,收購價格觸底反彈。受關内行情影響,東北産區豆源流通明顯受挫,但全面展開的春種使得收購進入半休市狀态。

華南地區的降雨經過短暫的間歇,上周末新一輪強降雨再次登場。高溫高濕的環境或進一步抑制豆制品消耗,但受持續性的災害侵襲,部分地區蔬菜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毀,或在未來不确定的時間内增加豆源轉化。

關内豆市經曆持續下跌後,蛋白企業對“二等”豆源的大量采購,明顯支撐底部行情,優等級商品豆流入終端市場的價格大幅低于東北同類豆源,各地市場經營商已放棄觀望。自去年新季大豆上市以來,從未出現這樣的快節奏流通景象,使得各産區現收貨源失去庫存,收購價格觸底反彈。受關内行情影響,東北産區豆源流通明顯受挫,但全面展開的春種使得收購進入半休市狀态,加上基層豆源餘量甚微,貿易商對優等級商品豆後市仍持看漲心理。

外盤對巴西産區洪災的炒作已偃旗息鼓,美國農業部最新供需報告對豆市的利空明顯放大。國内各類儲備大豆拍賣專場一輪接一輪,近期内、外盤面将失去提振源,其弱勢格局或給現貨市場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南北豆市欲出現明顯的漲幅依然有較大阻力。

價格跌勢不同尋常

關内豆市觸底反彈

自3月下旬至5月初,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關内豆區的蘇、魯、豫、皖商品“雜花豆”主流價格由5200~5300元/噸跌至4700~4800元/噸,而“二等”豆源跌幅高達700~800元/噸,直至蛋白企業大量采購,才使得跌勢得到控制。商品大豆流入終端市場大幅低于同類東北豆價格,令許多豆制品企業傾向于對關内豆源的轉化,各地終端市場經營商跟随其後,上周蛋白豆和商品豆流通全面加快,現貨庫存得到有效釋放。随着夏收日益臨近,豆農已不再惜售,而收購量已低于外發量,目前蛋白豆受入廠價格制約而企穩,優等級商品豆收購價格觸底後小幅反彈。

本周起,長江流域的夏收陸續展開,皖南安慶地區的餘豆為騰倉已出現抛售行為,正常年份能作商品的豆源也向蛋白企業售賣,當地淨散糧裝車價僅4260~4320元/噸,商品豆占比下降。目前湖北産區“雜花豆”餘量仍較大,石首、公安、監利、仙桃等地許多高價庫存貨源仍不願接受過大虧損,5600~5700元/噸的報價市場很難接受。而江漢平原的天門、鐘祥、沙洋、京山等地現收“雜花豆”報價雖在5400~5600元/噸,與蘇、魯、豫、皖的價差較大,流通量較低。部分區域的“冀豆12”裝車價已出現5800~5900元/噸,而這類豆源大多來自下基層收購的商戶庫存,初期毛糧入倉價6200~6400元/噸,如今網點收購價已跌至5300~5360元/噸,且對品質要求苛刻。由于夏收已陸續開啟,本周大豆收購市場将陸續轉向清淡,湖北産區的豆源将繼續後移,預計新豆上市仍有一定數量待轉化。

安徽、河南、山東豆區“五一”過後,各地蛋白豆流通加快,産後散裝淨糧上車價多在4300~4400元/噸,企業入廠價4680~4700元/噸基本穩定,給産區下跌行情提供明顯支撐。各産區普通篩選商品豆主流裝車價4500~4640元/噸,雙比重篩糧以4700~4800元/噸占主流,精選豆和部分手工豆已跌至4840~4900元/噸,流入終端大幅低于同等蛋白含量的東北豆100~200元/噸,企業和銷區經營主體的傾向性選擇,經過上周的快速轉化,各區域收購主體庫存銳減,除種子公司待轉商和賭市豆源外,現收貨源已出現車等貨現象,各地收購主體将收購價格上調40~60元/噸。值得說明的是,市場流通加快并非消費轉旺,是因其價格低至被市場接受,不過小幅反彈可以,一旦上漲過快,與東北豆的價差收窄,終端可能暫緩增補。

江蘇豆區“大乳白”“黑臍王”類優等級商品豆裝車價6060~6100元/噸,比上周上調20~40元/噸;蛋白含量43%以上且感觀較好的“雜花豆”主流裝車價5160~5240元/噸,上漲40~60元/噸;一些“泥花”偏重、略帶“紅眼”的均被當作“二等”豆收購,散糧裝車價4300~4400元/噸。至上周末,各區域收購量均出現下降。

豫、皖、蘇、魯距夏收時間日益臨近,經曆本輪快節奏流通,壓力明顯釋放,小幅反彈後部分豆農依然有“再等等”的心理。随着上貨量減少,部分收購商對品質把控稍有松懈,5月初略有瑕疵被列為“二等”的豆源開始作商品豆混收。建議各産區收購商繼續嚴格把控品質,切勿盲目提價收購,本周中後期終端市場的補庫節奏将會放緩,即将開啟新的待轉化周期。

國儲拍賣節奏加快

東北購銷價穩量減

東北産區春種進入高潮,收購市場呈“半休市”狀态,貿易商持有的大多是40%以上蛋白含量不同等級的商品豆,由于基層豆源見底,貿易商對未來的行情有看漲心理,但近期受關内行情抑制,流通明顯減量。國儲自上周起利用不同形式啟動拍賣,雖然全部流拍,但本周一輪接一輪的拍賣專場,底價是決定成交結果的關鍵。

上周,國儲競價采購和單向拍賣以及進口大豆拍賣以全部流拍而告終,充分說明市場對其底價的不認同,本周采購和拍賣節奏明顯加快。5月13日以競價形式在黑龍江、吉林、内蒙古計劃采購2.48萬噸産于2023年的大豆;5月14日投拍産于2020年、2021年的陳豆1.3296萬噸,标的分布于牡丹江市和雞西市,上周該批次豆源拍賣以底價4500元/噸流拍。

5月16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計劃拍賣進口大豆51.5萬噸,生産年限為2024年、2022年、2021年,涉及福建、河北、廣西、湖南、山東、四川、湖北,遼甯、天津。上周的拍賣專場正值外盤熱炒巴西洪澇災情,3940~3950元/噸的拍賣底價卻全部流拍;本輪拍賣在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大豆利空消息放大之後,其底價調整将決定本輪拍賣成交的結果。

受春種和即将到來的春管影響,東北産區大豆現貨收購幾近休市,但貿易商均持有一定量的商品豆源,基層餘糧見底是持豆主體對未來豆市看漲的理由,而關内低價豆受市場青睐,加之未來國儲持續拍賣或多或少會影響市場看漲情緒。本周黑河口岸俄羅斯大豆有增量到港的迹象,而東甯口岸通過陸路運輸一直供應不斷,對東北豆現貨釋放帶來一定影響。是以,東北普通類商品大豆近期仍以趨穩态勢運作,部分高蛋白品種在未來會出現小幅上漲。

黑龍江産區綏化、嫩江、寶清、佳木斯、建三江等地,因先期豆源進入終端的數量較大,這些區域的貿易商看漲心理比中西部地區和吉林、内蒙古的主體偏強。目前40%~40.5%蛋白含量的塔選商品豆裝車價仍徘徊在4540~4640元/噸之間;41%~42%蛋白含量的塔選豆以4760~4860元/噸占主流;42.5%~43%蛋白含量的塔選商品豆裝車價多在4900~5100元/噸範圍;部分44%以上蛋白含量的優等級塔選豆裝車報價在5200~5300元/噸之間。總體上來看,各類豆源流通雖弱,但價格明顯趨于穩定,同等品質的豆源報價已不像前期那樣懸殊。

外部失去提振因素

未來豆市“穩”占主導

華南大範圍降雨天氣經過短暫停歇,新一輪接踵而至,高溫高濕的環境使得豆制品保存期限縮短,但部分受災地區的蔬菜水毀,未來或對豆制品轉化有利;終端市場經營主體的豆制品常态需求淡季日益顯現,受進口大豆分銷價短暫上漲影響,加之關内大豆價跌入谷底,沉不住氣的主體開始适度增倉。終端市場主體集中到關内采購,令關内豆市主流行情企穩,但市場将面臨新的轉化周期,加上美農業部供需報告利空,本周不僅外盤弱勢調整,連盤豆一同樣缺乏利好因素。

受巴西南裡奧格蘭德州洪災影響,外盤的熱炒“昙花一現”,而國内各港口美灣大豆淨糧分銷價曾一度報至4470元/噸,前期為4260~4300元/噸,食品市場在國産南北大豆現行價格影響下均明顯缺乏替代優勢,其過快的上漲助推市場傾向于關内豆補給。

本周,随着黑河口岸“開關”,俄羅斯大豆入港量增加,對市場的釋放将等量減少國内豆源的消耗。由于進入俄羅斯境内采購的主體大多是行業人員,對國内的豆質和價格有全面了解,入關的品質、價格優勢均将得以展現。

随着國儲豆源投拍節奏加快,初期的流拍是在觀察市場的承受度,未來拍賣底價肯定會進行調整。現貨品質雖占優勢,而陳豆價格在占優勢後也影響現貨釋放,同時價格也會受抑。國内豆市現行趨勢仍将以穩為主,短期欲出現明顯上漲仍有較大阻力。建議産銷區主體理性看待後市,不宜盲目認為豆源少了價格就能漲了,持續關注随時出現的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