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案公示結束,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規劃将帶來怎樣的提升與突破

作者:澎湃新聞
草案公示結束,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規劃将帶來怎樣的提升與突破

5月14日,由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浦東新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專項規劃》草案向社會公示結束,獲得各界熱烈響應和廣泛關注。

5月15日下午,“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高品質發展”專家研讨會在浦東城市規劃和公共藝術中心召開。本次研讨會由浦東新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辦,浦東新區規劃設計研究院承辦。

輻射全球的亞太航空樞紐門戶

根據規劃目标定位,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将建設成為輻射全球的亞太航空樞紐門戶,促進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錨點,服務長三角區域的核心樞紐和助推上海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草案公示結束,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規劃将帶來怎樣的提升與突破

規劃圖

草案公示結束,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規劃将帶來怎樣的提升與突破

規劃圖

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位于浦東中部,涉及祝橋、川沙、惠南、宣橋、老港等鎮,規劃範圍北至川楊河、西至滬蘆高速、南至大治河、東至海岸線,總面積約510平方公裡。該地區曆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态優勢顯著,産業門類齊備,以浦東國際機場和上海東站為核心,将基于站場城融合發展和區域城鎮關聯,充分發揮超級工程驅動超大城市高品質發展的戰略作用。

站位提升了,促進國内國際雙循環

“一開始讨論的時候,這裡規劃建設高鐵浦東站,後來叫浦東樞紐,再叫東方樞紐。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現在是擴充到500多平方公裡,考慮的範圍越來越廣,這個是一個不斷的變化發展的過程。”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伍江認為,這個規劃站位不斷提升。

草案公示結束,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規劃将帶來怎樣的提升與突破

東方樞紐核心區效果圖

草案公示結束,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規劃将帶來怎樣的提升與突破

東方樞紐核心區效果圖

伍江指出,從上海浦東的地理位置所能夠承擔的人流、物流來看,目前現有的流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這需要依靠進一步提升東方樞紐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來實作。以迪拜為例,它本身沒有港口,空運、陸運也并不發達,但是充分利用了其處在全球南北交通和東西交通的十字路口的獨特優勢,把自己做成了全世界的樞紐。如今,迪拜的機場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機場,阿聯酋也成了全球的物流中心。

“為什麼東方樞紐可以定位這麼高?就是因為整個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格局當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同時,中國自己的市場、自己的需求也在增加。這樣一個巨大的國際大循環和巨大的國内内循環兩者加在一起,東方樞紐其實正好就是這兩個大循環的交接點,這個點有很大的作用。”

綜合發展,突破城市盡端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唐子來注意到,伴随着東方樞紐的建設,外界正在持續讨論浦東和虹橋的關系。“我認為,浦東和虹橋是兩翼,要兩翼齊飛,更要看到兩翼的差異。一個連結世界,一個盤活腹地。未來,不論是通過高鐵或其他運輸形式,一定要做好這兩者之間的銜接,才能夠真正實作内外雙循環的高效協同。”

2007年前後,伴随虹橋樞紐的開發,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成立。院長孫娟認為,17年間虹橋開發的内在邏輯,實際上對今天的東方樞紐建設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特别是在如何平衡好區域邏輯、交通邏輯、城市邏輯三組關系上。

“浦東國際機場連接配接了上海甚至是中國的向東、向海外。在中國的版圖上來講,如果沒有這個東方樞紐的話,它始終是一個盡端。”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陳小鴻表示,東方樞紐将給浦東鐵路帶來重大突破,這個樞紐不僅是一個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這種交通功能可以成為浦東再發展,甚至是上海在大陸新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引擎。向西,樞紐與整個上海、長三角連接配接;向北躍過長江;向南躍過杭州灣;一江一灣的突破将對整個地區的持續發展帶來價值。

東方樞紐及周邊地區的規劃建設也将為未來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長張勇認為,未來不僅是增加客流量,也有助于解決江海陸空鐵聯運中的瓶頸,促進産業關聯,推動先行先試,在人員和貨物出入境方面能夠展現出政策價值和政策優勢。

此外,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匡曉明圍繞江南意蘊營造、文旅産業布局;株式會社日本設計中國區總經理葛海瑛圍繞站城融合、城市活動目的地等方面,均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