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得了類風濕,到底該吃什麼藥才好?

作者:醫脈通風濕彙
得了類風濕,到底該吃什麼藥才好?

“得了類風濕該如何治療”,這是所有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好在答案并不複雜,因為“口服藥物”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

但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那麼多,到底該選擇哪種呢?

得了類風濕,到底該吃什麼藥才好?

臨床上不同的醫生也往往會給出不同的建議,但這就讓不少患者糊塗了,到底哪位醫生說的對,又該聽誰的呢?

别着急,下面我就從下幾個方面來為您排疑解惑。

第一:類風濕關節炎主要治療藥物都有哪些?

目前口服藥物仍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治療方法,通過系統規律的治療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進展,保護關節功能,防止關節強直畸形,并可減少肺、胸膜、血管等重要髒器及組織并發症的出現。

臨床上常用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主要有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和植物類藥等五大類。

其中每一類又包含了不同的藥物,如依托考昔、塞來昔布、美洛昔康、雙氯芬酸鈉等屬于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

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硫酸羟氯喹屬于改善病情抗風濕藥;

醋酸潑尼松、甲潑尼龍屬于糖皮質激素類藥;

枸橼酸托法替布屬于小分子靶向藥,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等屬于注射類生物制劑;

雷公藤、白芍總苷屬于植物類藥物。

第二,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的作用機制與不良反應是什麼?

不同種類的藥物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的作用機制與不良反應也有所差異。

如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起效快,但僅能減輕關節腫痛,不能控制病情進展,不可長期服用,且具有肝腎功能、消化道、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應。

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可以控制病情進展,但起效較慢,需要3個月以上,服藥周期較長,服藥期間需要監測肝腎功能及血正常。

糖皮質激素、小分子靶向藥、生物制劑類藥物可快速緩解關節腫痛,同時控制病情發展,但容易在減藥或停藥時出現病情反複,且用藥前及用藥期間需監測結核、真菌、病毒感染情況以及惡性良性腫瘤相關名額。

植物類藥物雖不良反應較少,但治療力量偏弱,起效時間也較長。

此外,同一種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因所含成分不同,其作用機制與不良反應也有所不同。

如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中的依托考昔、塞來昔布較雙氯芬酸鈉胃腸道不良反應減少。

改善病情抗風濕藥中甲氨蝶呤、硫酸羟氯喹适合于合并有皮膚病變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但硫酸羟氯喹可對眼底造成損傷,需警惕。

植物類藥物中雷公藤可影響女性月經,而白芍總苷可引起大便次數增多。

第三,患者病情不同決定了用藥不同

由于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異質性疾病,病情輕重程度因人而異,如有的患者僅出現少數關節腫痛,單用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及一種改善病情抗風濕藥或植物類藥即可。

有的患者除多關節腫痛外還伴有内髒損傷,需要加用糖皮質激素或生物制劑,并聯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種改善病情抗風濕藥。

此外,不同的患者其個人身體狀況也有所不同,有的患者伴有消化道疾病,使用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糖皮質激素時需要謹慎。

有的患者存在肝腎功能損傷,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藥物使用中需要監測肝腎功能。

有的患者伴有眼底病變,能否使用硫酸羟氯喹需要眼科醫師會診。有的患者還對多種藥物過敏,這也決定着治療中的藥物選擇。

第四,患者對治療藥物的反應是調整用藥的參考

不同的患者對同一種治療藥物的反應也有所差異,同樣是甲氨蝶呤,有的患者服用後效果非常好,且無任何不良反應,而有的患者服用後效果也很好,卻伴有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還有的患者服用雖無不良反應,但治療效果不佳。

對于第一類患者可以繼續服藥,第二種患者需要視不良反應的輕重及發展變化加用相關保肝保腎藥物,并減少甲氨蝶呤的服用劑量,必要時還可停藥、換藥。對于第三類患者必須立即停藥,換用其他治療藥物。

由此可見,雖然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種類繁多,治療特點與不良反應也有所差異。

但大體上風濕科醫生都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及身體狀況選擇适合的藥物種類,其中也會參考所累積的治療經驗,在接下來的治療中根據患者服藥後的反應進行調整。

雖然不同的風濕科醫生有可能會為患者處方不同的藥物,但都是有醫學依據的,患者大可放心,切不可自行減藥加藥。

在服藥的過程中,也要定期複診,向醫生詳細告知服藥後的症狀體征變化。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如有異議 聯系删除

得了類風濕,到底該吃什麼藥才好?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覺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産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