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股市:“等待戈多”,股市調整期,亦是布局期

作者:嘉實财富HW

全文2560字,閱讀約需5分鐘

全球股市:“等待戈多”,股市調整期,亦是布局期

全球股市:

“等待戈多”,美股迎來調整期

2024年一季度美股大漲,标普累漲10.16%,自1950年以來第五次出現連續兩季均漲超10%,道指累漲5.62%,納指累漲9.11%,納斯達克100漲8.49%,羅素2000累漲4.81%。

在如此漲勢如虹的股市之下,宏觀經濟形式卻頗為不明朗,如果要用一個合适的比喻來形容,我們想稱之為一種“等待戈多”的狀态。《等待戈多》是荒誕戲劇的代表作,其中兩個流浪漢苦等“戈多”,而“戈多”不來的情節讓人深思,而為什麼要等待這個既不知其面貌、更不知其本質的戈多先生呢?因為他們要向他“祈禱”,要向他提出“源源不斷的乞求”,要把自己“拴在戈多身上”。

當下的宏觀經濟形勢與之頗為類似,市場在焦急地等待幾個“戈多”的出現:其一是通脹。通脹在近期出現了停滞的現象,而原油價格在二季度将迎來季節性的強需求階段,烏克蘭對俄羅斯的轟炸導緻了其7%煉油能力的損失,原油供給端存在壓力,而原油價格的上漲對通脹是否形成新的壓力?其二是美聯儲。美聯儲雖然對6月降息采取了開放性的态度,但是鑒于形勢的不明朗,我們認為聯儲的降息周期程序會比較緩慢,美聯儲在6月的降息也可能是預防式的降息,市場預計仍将等待聯儲的動作。其三是美國總統選舉。兩位候選人——拜登和特朗普——老對手的對決估計将是一個焦灼的局面。曆史資料顯示,在美國曆史上,在任總統的連任率為67%,如果選舉年沒有經濟衰退,連任率為80%,如果經濟衰退來臨,在任總統的勝率隻有 44%,自二戰以來為33%。而鑒于經濟形勢的不确定,以及其他因素(外交、移民等),預計總統選舉将為市場帶來不确定性。

圖1 華爾街機構激辯美股後市

全球股市:“等待戈多”,股市調整期,亦是布局期

資料來源:據公開報道嘉實财富整理

是以,我們傾向于認為美股将在Q1的大漲之後迎來挑戰,将會更多呈現波動和震蕩的調整期,市場貝塔收益相當有限。即便如此,美股在過去十年年化收益超過13%,而波動率在15%左右,在全球指數中占比超過6成,依然是優質的權益資産投資對象之一。我們仍建議可以在市場的波動期有所作為,例如保持戰略配置的基礎上适當減倉作為戰術調整,再例如對于輕倉和空倉的投資者可以借此契機來定投建倉美股。

全球股市:

非美市場繼續看好日本和印度股市

在非美市場,我們繼續看好日本和印度的投資機會。

日本方面,日經225指數以本币計價一季度漲幅超過20%,但我們認為即使日本央行首次加息結束了長達8年的負利率的曆史之後,日本股市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和投資價值,其基本的邏輯未變。首先,日本的再通脹形勢良好,如下圖左圖所示,2024年春鬥的首輪談判顯示薪資漲幅5.28%,與工會的要求漲幅5.85%非常接近,這說明企業在漲幅幅度上沒有和工會過多讨價還價,意味着企業對盈利能力具有更多自信,是以通脹的延續将為日本帶來景氣循環。其次是國際投資者對日股的青睐在持續,如下圖右圖所示,自2023年以來國際投資者持續買入日股,我們相信在巴菲特等知名投資者投資日股的引領下,國際投資者在日股的配置比例将有系統性的提升。最後,其他因素亦提振日股,例如東交所提升企業經營和資本效率的政策改善日本企業公司治理和提升分紅率,再例如新的NISA改革有望将資金引導入日本股市長期投資等,都是對日本股市有利的催化劑。

對印度股市而言,年初至今漲幅相當有限,印度股市在橫盤整理,我們認為臨近印度選舉(5月)印度股市将有望突破目前的整理通道,具有上漲的動能。機構普遍預計印度2024年的經濟增速保持在6.5%-7.0%的較高水準,疊加4%以上的通脹,印度的名義增速将是兩位數的增長,這對于企業盈利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環境。盡管估值水準較高,但我們更傾向于認為高增長的稀缺性将有能力消化相對高的估值水準。

圖2 日本股市向好的因素:

(左圖)春鬥首輪資料情況、(右圖)2023年以來國際投資者買入日股

全球股市:“等待戈多”,股市調整期,亦是布局期

資料來源:野村東方證券

聲明:本文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觀點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資目标、财務狀況或需求,不應被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載于本文的資料、資訊源于市場公開資訊或其他本公司認為可信賴的來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準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聲明或保證。本文轉載的第三方報告或資料、資訊等,轉載内容僅代表該第三方觀點,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場。本公司不保證本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文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緻的報告。預期生息水準是從宏觀層面對該類資産大緻回報區間的展示,并非預期收益率,不代表任何具體的産品是否盈利及收益水準。投資有風險。本公司不保證投資者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損失。投資者應充分考慮其風險承受能力、風險識别能力,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