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作者: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5月13日,《新聞聯播》報道了大陸在國際經貿、金融業、生态保護、清潔能源等領域取得的新成績。中歐班列持續穩定開行、外資金融機構加碼布局中國市場、“互換通”機制進一步優化……多重積極因素累積,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中歐班列為國際經貿提供穩定通道

視訊加載中...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經貿環境和物流時效不确定性的挑戰,中歐班列持續穩定開行,夯實了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基礎,為中歐及全球經貿往來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在浙江義烏,今年跨境電商對運輸通道有了新的選擇,不少貨運企業70%以上的訂單由海運轉到了中歐班列。應對需求增長,今年以來國鐵集團持續擴大中歐班列通道運輸能力。西安至德國杜伊斯堡、成都至波蘭羅茲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每周穩定開行5列;成功開行新疆烏魯木齊至意大利那不勒斯跨裡海、黑海中歐班列;在境外增加16個集裝箱還箱點,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國鐵集團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4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6184列,發送貨物67.5萬标箱,同比分别增長10%、11%,漲幅較一季度繼續擴大。

外資金融機構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視訊加載中...

近期,一批外資金融機構紛紛增設機構、擴大投資,持續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日前,萬事網聯資訊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宣布正式開業,這是在大陸開業的第二家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

4月,大陸第九家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獲準開業。這幾天,這家公司正加快擴充國内團隊,準備第一隻公募基金産品發售。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同樣在4月,法巴證券成為大陸第四家外商獨資證券公司。這是繼去年6月法巴農銀理财揭牌後,法國巴黎銀行再次擴大在華業務布局。目前,已有10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9家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3家外資控股期貨公司獲準在華開展業務。加快在華業務布局的同時,外資金融機構正不斷增加資本、擴大規模,持續加碼中國市場。一季度,富達基金和路博邁基金各自完成了成立後的第四次和第三次增資。

資料顯示,一季度,金融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4%,外資淨增持境内債券達416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淨增持規模。

近九千億元推動國家重點生态功能區保護

視訊加載中...

記者從生态環境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大陸已累計投入近9000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對水土保持、水源涵養、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國家重點生态功能區加大保護力度,涉及810個縣域約484萬平方公裡,占陸域國土面積50.4%。

國家重點生态功能區是國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從2008年起,中央财政開始對國家重點生态功能區實施轉移支付政策。為更好發揮資金使用成效,生态環境部會同财政部出台20多項管理辦法,涉及生态環境品質監測評價、組織實施等方面,形成“花錢問效、無效問責”的績效評估機制。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為提高監測評價準确性,生态環境部建立了“天空地”一體化的縣域生态環境監測網絡。針對林地、草地、水域濕地等自然生态空間,利用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開展監測,對疑似破壞區域使用無人機遙感詳查,現已實作對國家重點生态功能區全面監測。目前,大陸重點生态功能區生态品質為一、二類優良狀态的縣域占85.8%,高出全國平均值22.9個百分點。

“互換通”推出多項優化措施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5月13日宣布推出多項“互換通”業務優化措施,包括新增以國際貨币市場(IMM)結算日為支付周期的标準化利率互換合約、延長費用優惠期限等,更好滿足境内外投資者多樣化風險管理需求,降低參與成本。“互換通”業務2023年5月上線,截至今年4月末,累計達成交易超過1.77萬億元。

超長期特别國債将在5月17日發行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财政部5月13日釋出公告,5月17日将發行30年期超長期特别國債。根據安排,今年發行的1萬億元超長期特别國債期限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據了解,今年超長期特别國債将重點聚焦加快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重點任務。

大陸文化遺産保護領域标準全面邁向國際化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5月13日,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文化遺産保護技術委員會在京成立,秘書處落戶故宮博物院。這是國際标準化組織自1947年成立以來,在文化遺産保護領域成立的首個技術委員會,也是大陸在國際标準化組織承擔的文化領域第一個技術委員會,标志着大陸文化遺産保護領域标準全面邁向國際化。

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外送清潔電能超300億度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記者5月13日從國家電網了解到,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工程已累計向京津冀地區輸送“綠電”突破300億度,達到301.64億度,約等于820多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累計節約标準煤1050萬噸。

雄安新區第二屆科技·人才·創新周啟動

多重積極因素累積 中國經濟發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雄安新區第二屆科技·人才·創新周5月12日啟動,活動以“聚雄才·創未來”為主題。儀式上,雄安新區推介了科技人才産業創新政策,釋出雄安新區未來之城創新場景等,同時多個院士項目落地簽約、一批優質企業入駐科學園區。其間還将舉辦13場專題活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