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賽罕區:設施農業春滿棚 綠色産業助振興

作者:賽罕區城管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就必須加快實作農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産業韌性強、競争能力強,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準。近年來,賽罕區堅定不移地走以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依托果蔬生産優勢,穩步優化産業布局,不斷加強設施農業建設,形成了從試種、育苗、生産到加工、冷藏、銷售、物流的果蔬全産業鍊條,進一步助力賽罕區農牧業實作高品質發展。

走進位于賽罕區金河鎮茂盛營村的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勞工們正在忙着将蔬菜切根挑選、保鮮處理、稱重打包、取樣檢測、貼标簽分裝……剛剛摘下來的黃瓜、蕃茄等應季蔬菜正在進行精加工處理。一筐筐蔬菜經過多道工序加工成淨菜,即将走上呼和浩特市及周邊地區的餐桌。

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一直緻力于農業技術的開發、推廣及應用。公司主營業務涵蓋農業資訊咨詢服務以及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等多個領域。為了進一步延伸産業鍊,2017年,綠林源在賽罕區金河鎮茂盛營村蔬菜産業園區設立淨菜加工業務部,依托高标準蔬菜種植基地,推進蔬菜生産加工、冷鍊物流、營銷體系建設,是内蒙古首家同時營運蔬菜種植與收儲、蔬菜初級加工和深加工的農業科技型企業。公司的業務布局日益多元化,不僅涵蓋了線上銷售業務,還提供了線下配送服務,滿足了從餐飲企業到終端消費者等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

賽罕區:設施農業春滿棚 綠色産業助振興
賽罕區:設施農業春滿棚 綠色産業助振興

把“連土帶泥”的蔬菜直接在産地洗淨切好,不僅把不能吃的部分留下循環利用,還能減少銷售地的生活垃圾。标準化的菜品更受消費者歡迎,精加工也帶動了本地就業。“目前,我們的産品主要銷往餐飲類企業、食堂、連鎖店等。今年我們将更新改造工廠中的房間,提高産能,發展零售端子產品,讓淨菜走上更多人的餐桌,既節省時間,又提高了烹饪效率。目前我們公司60多名員工均來自周邊村落,我們的蔬菜部分來源于自己的大棚種植,部分來源于周邊老鄉種植。蔬菜品質隻要達到标準,我們會統一采收,這不僅提高了周邊農民的收入,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産部經理張慧芳向記者介紹道。

賽罕區:設施農業春滿棚 綠色産業助振興

設施農業是大陸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産物,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發展方向。賽罕區高度重視設施大棚産業結構的調整,不斷加大老舊溫室大棚改造提升力度,加大科技設施投入,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夯實鄉村振興産業基礎。“賽罕區以鄉村振興為統領,以設施農業為抓手,按照市委、市政府對賽罕區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定位,不斷推進蔬菜設施農業高品質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類溫室大棚14000多棟,總區域面積占地55000畝,百畝以上規模化設施農業基地45家,培育龍頭企業和示範社35家。2024年,賽罕區将按照‘三核心、三基地、三示範’布局,增加設施農業園區面積3600畝,在原有基礎上整合鄉村振興資金及設施農業項目資金,加大投入,大力發展特色産業,走出了一條産業興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路子。”賽罕區農牧水利局蔬菜漁業股負責人徐俊彩對記者說道。

賽罕融媒/魯豔芳 見習:魏筝

來源:新賽罕V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