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味紫藤花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志

美味紫藤花

美味紫藤花

江西 九江市/江初昕

對于紫藤花,我是那麼的熟悉。在我們皖南山區,林木繁茂,植被豐富,景色宜人。每當春天來臨,山野間各種花競相綻放,紅的杜鵑花,白的檵木花、野櫻、桃花,粉紅的山桃花……把山野打扮得五彩斑斓。而紫藤花也在清明前後悄然綻放了,這兒一叢,那兒一簇,淡紫色的花兒漫山遍野,把山鄉的春景裝扮得絢麗多彩。

紫藤為藤蔓植物,一般攀附在灌木叢上。早春來臨,原來光秃秃的藤蔓上冒出了嫩芽,一段時間以後,枝葉便長成手掌一般,生長迅速,整叢紫藤變得密不透風起來。清明前後,葉腋下長出一串串花骨朵兒來,仿佛要掙紮開枝葉的羁絆,喘着粗氣,用手拼命地撥開密實的枝葉,竭力地向外面張望。不多久,濃密的嫩葉下便有少數紫藤花悄然綻放了,随後,其他紫色的花也都相繼綻放。一串串淡紫色的花在綠葉間搖曳,像一串串美麗的風鈴。就這樣,紫藤花簇簇擁擁、層層疊疊,在暖暖的春風中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那淡紫色的紫藤花遠遠望去仿佛定格在了春光裡,美麗而溫暖,像極了童話故事裡的一頁精美插圖。

第一次知道紫藤花能吃是在七八歲的時候。那天祖母手拿一根竹篙喊我一起去撸紫藤花。來到村莊後山的竹塢裡,祖母扭着腳,顫顫巍巍地爬上蜿蜒的山路,領着我來到山腳。密林裡的紫藤花正恣意綻放着,宛如紫色的瀑布一般傾瀉而下。隻見祖母将竹篙伸向花藤中,看準了一束花藤後,手裡的竹篙用力一扭,紫色的花穗便應聲落下。而我站在花藤下,看到花穗離枝落下時,雙手穩穩地接住,不讓它們落在泥巴裡。

回家後,把花撸下來,清洗幹淨,用刀剁成碎末,再和米粉拌在一起,放在鍋裡兩面烙成金黃。站在鍋竈邊,我踮着腳尖,聽到鍋裡“吱吱”的響聲,随後香甜的氣息鑽進了我的鼻子,讓我不由得馬上垂涎三尺。頭一次這樣吃紫藤花,真的好期待呀。等餅烙好以後,也不顧燙嘴,張嘴就是一口,還不及好好品嘗,就滑溜下肚了,一連吃了幾個。當時感覺,紫藤花做的烙餅就是與衆不同,一陣狼吞虎咽之後,齒頰留香,餘味悠長。

粉蒸菜是皖南地區的特色菜肴,葷素都能蒸,儲存了食物的原汁原味。魚腥草、茶蒲藤都能粉蒸着吃,紫藤花同樣可以用來粉蒸。把紫藤花撸下來以後,清洗幹淨,瀝幹水分拌入米粉中,加入食鹽、味精等調料攪拌均勻,就可以放在飯甑上大火蒸,20餘分鐘後就可以出鍋了。要說這粉蒸菜的好吃,秘訣就在于這米粉當中。用來蒸菜的粉為籼米粉,把米磨成粉,也不要太細,抓在手裡有沙粒感為佳。籼米粉黏性适中,米粉中還摻拌有曬幹的紫蘇末和香蘇末,這樣的米粉吃起來格外入味。而紫藤花經過高溫汽蒸,和米粉互相滲透,完全和米粉融合在了一起。趁着氤氲的蒸汽用勺子攪拌均勻,盛入碗中,再用筷子挑起一坨送入嘴裡,無需過多咀嚼,舌尖輕輕一抿,嘴裡的粉蒸紫藤花便化了,軟綿爽滑,滿嘴彌漫着一股幽香,讓人不禁大快朵頤。

後來讀書,看到古人也有食用紫藤花的。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箋•飲馔服食箋》中提到藤蘿花的吃法:采花洗淨,鹽湯灑拌勻,入瓶蒸熟,曬幹,可作食餡子,美甚。葷用亦佳。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則載:“三月榆初錢時采而蒸之,合以糖面,謂之榆錢糕。以藤蘿花為之者,謂之藤蘿餅。皆應時之食物也。”唐朝大詩人李白對紫藤花更是情有獨鐘,當看到紫藤花花穗低垂如瀑布般地盛開時,情不自禁寫下了這首《紫藤樹》:“紫藤挂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隐歌鳥,香風留美人。”讀來令人遐想翩翩,神采飛馳。

紫藤花可提煉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瀉等功效。紫藤的種子有小毒,含有氰化物,可治筋骨疼痛,還能防止酒腐變質。紫藤皮則具有殺蟲、止痛、祛風通絡等功效,可用于治療筋骨疼、風痹痛、蛲蟲病等。

(編者按:很多地區都有采食紫藤花的風俗,常見的吃法有蒸食或将其制作成粥、餅、糕點等。但紫藤的豆莢、種子和莖皮有毒,紫藤花吃多了也會引起惡心、嘔吐、腹部絞痛、腹瀉。讀者在食用時需要慎重。)

美味紫藤花
美味紫藤花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美味紫藤花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江初昕

本文編輯:秀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