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各界經濟觀察|中科微精:從1到100的創與智

作者:各界導報
各界經濟觀察|中科微精:從1到100的創與智

開欄語

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企業興則經濟興。

作為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舉足輕重,也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

目前,全省各級各部門深化“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勢頭正勁。即日起,各界導報推出“各界經濟觀察”欄目,記者通過走進工廠工廠中的房間、市場一線,對話行業翹楚、龍頭鍊主和新賽道獨角獸企業等領軍者,感受湧動三秦大地高品質發展的滾滾熱潮。

中科微精:從1到100的創與智

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趙婧

各界經濟觀察|中科微精:從1到100的創與智

光子技術是資訊産業和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基石,光子産業是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關鍵領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陝西瞄準目前全球光子産業發展的“視窗期”,正着力打造千億級光子産業叢集。

春夏之交,記者走進位于西安市長安區的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觀産線、話發展,解碼這家全省光子産業鍊“鍊主”企業的創新與智慧。

“從0到1是從無到有,代表着技術突破;從1到100是科技成果轉化,也就是讓成果産生價值,實作産業化,我們可能會把更多目光放在這裡。”中科微精總經辦負責人屈斌說。

打磨“利器”

各界經濟觀察|中科微精:從1到100的創與智

中科微精是大陸超快雷射高端精密制造的先導者,填補了大陸雷射精密制造裝備的空白。

精密制造“精密”在哪?在公司一樓展廳,一片硬币大的光栅薄片或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被切割成上萬條細線,線與線截距18微米,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

“這有賴于飛秒雷射微加工技術,相比于傳統加工方式,飛秒雷射具有熱效應低、加工精細、材料适應性廣等特點。”中科微精總經理助理李珊解釋說。

利用應用飛秒雷射進行精密加工的第一台裝置是怎麼來的?

2015年,基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前期的技術積累,中科微精正式成立。

“這種技術要在非實驗室環境下保證加工精度,不是易事。”屈斌說,實驗室具備恒溫、恒濕、抗震等條件,但在外部環境中,遠處一輛卡車經過引起的震動都會影響裝置的穩定性。

另一個難點在于研制相關裝置要攻克的不隻是光學,它的背後涉及光學、機械、軟體、電控等多學科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要一一攻克,每項參數都要確定精确。

在公司成立初期,團隊中掌握核心技術的幾個人把行軍床搬入實驗室,“閉關修煉”整整三個月,終于在國内率先研制出飛秒雷射高端精密制造裝備,這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利器”。

開拓者精神得以傳承,後來者笃行不怠,系列飛秒雷射高端精密制造裝備從這家公司被陸續造出,為航空、航天、電子等領域高精度低損加工提供了制造手段。

創新為王

各界經濟觀察|中科微精:從1到100的創與智

噴氣聲停止,操作師王祎傑打開一台五軸雙工位飛秒雷射加工裝置,取出兩個發動機渦輪葉片。撥動葉片,原本光滑的表面上出現了兩排異形小孔。

“這是氣膜冷卻孔,能解決航空發動機在超高溫、超高壓等苛刻條件下的冷卻問題。”李珊告訴記者,這台去年研制出的新裝置,與上一代裝置相比,在機床本體核心部件不變的情況下,加工位從單個更新為一對,對客戶而言效率翻倍,但成本遠比重新購入一台機器低得多。

光子産業是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新興産業,是以,企業市場競争力的角逐歸根究底在于科技創新能力。

中科微精共有員工450人,其中研發人員占到一半左右。研發人員又分為兩部分:公司研究院人員和産品部人員。研究院人員按照企業研發戰略規劃進行研究,負責新裝置、新産品研發、産品疊代研究等;産品部人員則面向客戶,根據客戶需求不斷調整、完善産品。必要時,研究院從産品部收集使用者回報,組織技術力量攻關,針對使用者體驗研制新裝置。

在市場應用上,一架裝置除了硬體零件,還包括數控等“軟”裝備。“這類數控系統以前也多從國外引入,存在‘卡脖子’問題,但我們的裝置從硬體到軟體都能實作自主創新,并且不斷更新。”李珊說。

趕個“早集”

各界經濟觀察|中科微精:從1到100的創與智

得益于光子技術的強大功能,光子技術應用行業正在成為全球熱門領域之一,在通信、醫療、工業等各種場景實作應用。

為搶占“賽道”、趕個“早集”,中科微精确定了“深耕田、新開荒、栽樹苗”的未來發展戰略,即深耕優勢賽道,不斷在新賽道布局,并持續在前沿賽道研發方向投入。李珊透露,布局新賽道和前沿賽道的投入占比不少,尤其是科創投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一家企業要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根據企業最近一年的銷售收入不同,研發費用占比不低于3%到5%。在中科微精,近幾年的研發費用占比一直保持在15%至20%之間,遠高于一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在拓展未來的道路上,圍繞雷射上下遊産業鍊,中科微精孵化了中科微星、中科聚能、廣東中科微精3家企業,在深耕航空、航天、電子封裝三大主要領域的同時,不斷向汽車、醫療等更廣領域拓展。

中科微精創始人楊小君曾說:“希望将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有利用我們裝置加工的零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