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春夏季節,人們外出途徑山野間沼澤地、河流湖泊等潮濕的地方,往往會看到一種動物,它有着圓滾滾的個頭,身體上有一些偏綠色的斑點,更讓人覺得它特别蹊跷的是,這種動物還會爬到人的腿上、腳上等部位,然後在人體上不停地爬動。
這種動物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水蛭,這種動物喜歡吸食人體的血液,非常讨厭,更讓人厭惡的是,有的人還怕不小心将它吞進肚子裡,這種情況的話水蛭還會在人體記憶體活嗎?
一、水蛭的特點。
水蛭是一種常見的寄生生物,人們在農村地區經常能夠見到它,而且農村地區由于環境濕潤,尤其适合水蛭生長的環境,是以水蛭在農村地區的地方就更為常見,而且在不少農村地區水蛭還被當做一種中草藥的藥材在市場上出售。
水蛭的體型并不是很大,一般隻有5公分左右的大小而已,而且水蛭的體型看起來和蝸牛的殼非常相似,看起來有些滑稽,是以它也被人們稱做“水螺子”或者“蛭螺子”等名字。
水蛭的生活習性是非常古老的一種形态,它屬于水蛭類動物,而且在水蛭這個種群中,人們經常能夠看到的就是水蛭的兩個科,分别是“蛭科”和“驅蛭蟲科”,而在這兩個科中,蛭隻是其中的一個屬。
在大陸,水蛭的種類也有很多,但最為常見的就是大陸當地所産的“鲫魚水蛭”,它的體長一般為5-12公分左右,但是在外觀上和其他的水蛭卻有所不同,它的體型比較細長,而且在它的身體上有着一圈圈的環紋,看起來非常的好看。
而且它的消化道中的腸壁所分泌的酶比較多,是以人們在用它刮血的時候,會有刺痛感,但是它的刺痛感會逐漸消失,然後人體中的血液就會持續不斷地被吸走。
水蛭一般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因為它們的體内沒有多餘的水分,是以它們需要依靠水分來維持自己的生命,而且水蛭還會在生活在水中,水蛭便是在水中和水下的環境中進行尋找和吸食血液的,是以人們在經過水中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到水蛭的攻擊。
水蛭是一種吸血動物,它是通過體表來對人體進行吸食血液的,而且水蛭的唾液中含有一種可以進行抑菌的物質,是以水蛭的唾液還可以和人體中的血液一起流向水中,然後将水中的細菌等有害物質進行殺滅,來降低水中生物對人體的危害。
但是水蛭也有可能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有些水蛭寄生在人體表吸食血液的時候,由于吸食的時間過長,就會導緻人體出現缺血的現象,還會引起過敏反應等症狀。
二、水蛭能否在人體記憶體活。
有的人會擔心,水蛭寄生在人體表面上吸食血液的時候,自己不小心将它吞進了肚子,這樣的話水蛭還會在人體記憶體活嗎?
實際上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因為水蛭就算是進入了人體内,也根本無法在人體記憶體活,它的生命力再頑強,也是會在人體表面進行寄生的。
水蛭在人體内無法存活,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水蛭的生存方式,另一個就是水蛭的生理特點。
水蛭是一種依靠體表進行呼吸作用的生物,是以對氧氣的需求也是非常的高的,一旦它沒有得到充足的氧氣,就會馬上死亡,而且水蛭還需要處于濕潤而且溫度适宜的環境中,才能夠生存下去。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水蛭的體外長着呼吸管,并沒有真正的皮膚,是以呼吸管在進入人體内的時候,就容易遭到破壞,進而導緻水蛭無法進行正常的呼吸,最終還是會因為缺氧而死亡。
是以,水蛭是無法在人體内進行寄生的,隻能在人體的表面進行寄生,長期依附在表面進行吸食血液。
但是水蛭還是有一定的危害性的,因為水蛭喜歡溫暖的環境,一旦水蛭爬進了人的鼻腔中或者咽喉部位中,這兩個部位對于水蛭來說是溫暖的,水蛭還會在這兩個部位進行長期寄生的。
因為水蛭在人體中的寄生時間非常長,長達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是以人們需要對水蛭這種寄生動物更為警惕,當然也要加強自身的衛生意識。
三、小孩子更容易受到水蛭的侵害。
小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自己的周圍環境還不是很清楚,而且對于自身的衛生意識也不是很重,是以小孩子更容易受到水蛭的侵害。
在小孩子們玩耍的過程中,他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野外水源,在這些野外的水源中,就很容易寄生有水蛭這種寄生生物,是以在小孩子們玩耍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小孩子接觸到野外的水源。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在小孩子們的飲食習慣中,他們也經常會吃一些野外摘回來的野果,在野果中,也很容易寄生有水蛭這種寄生生物,是以家長在給小孩子們備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清洗好食材,不要讓小孩子們吃到有寄生生物的食材。
如今随着大陸的城市化程序加快,許多原本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們紛紛搬遷到城市中,是以農村地區所面臨的水蛭問題可能會逐漸減少,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時刻對自己的衛生意識進行強化,然後防範住水蛭這種寄生生物。
結語
水蛭作為一種寄生現象,它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還是值得研究的,或許對一些寄生生物的研究中還會有所幫助,甚至還可能會給生物學領域帶來一些新的價值。
人類和自然界的互動中,不僅有一些大的生物,還有一些微觀生物,這些微觀生物雖然不起眼,但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人們應該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态平衡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同時,水蛭作為一種生物,還能夠引起人們對于生物學、醫學等領域的思考,讓人們更加熟悉生物結構,學習到更多的科學知識,進而幫助人類更好地與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