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作者:扶蘇秘史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宦官”就是指太監,早在先秦至西漢時期還沒有閹人這一說,後來到了東漢時期,便有了明文規定:想要成為太監就必須先成為閹人。

秦朝的趙高、明朝的魏忠賢、清朝的李蓮英...無一不是靠陰謀奸計蒙蔽了皇帝,手握宦官大權卻為滿足一己私欲濫用職權,一手遮天欺上瞞下,好些朝代就是因為一個大太監而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最後國家也走向滅亡。

好的太監也不是沒有,隻不過是屈指可數,其中一個原因則是很多太監升官後卻忘記初心,接受利益的蠱惑而黑化,秦朝趙高就是,之前積極幫助秦始皇排憂解難,到了後期卻與李斯設計廢掉公子扶蘇。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但是還是有出淤泥而不染者,9歲入宮當太監,59歲掌握宦官大權,事業巅峰時期仍然秉持為天下社稷而工作,後續還被賜了“清忠”二字。

01

入宮的幸運兒

把明朝時期稱為太監時期一點不為過,太監的地位就是在明朝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不僅擁有特權,而且在政治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他們被分為内宦和外宦兩種,内宦主要負責宮廷的内務和專職伺候皇帝的生活起居,而外宦負責管理軍隊和國家官僚機構。

永樂朝之後,太監開始受到皇帝重用,并可以逐漸代表皇權,司禮監是宦官中權勢最重的機構,負責審閱批示奏章、傳布政令,甚至能夠操縱國家大權。

有些得到皇帝重用的太監在皇帝駕崩後要作為陪葬,入皇陵放在當時社會背景下來看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由此可見明朝太監的地位之高。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公元1539年,陳矩出生在安肅縣的一戶貧苦人家裡,其父母都是底層百姓,可謂是一貧如洗,一家人迫于生活的壓力到處給人做苦力,但是陳矩兄弟姐妹衆多,也隻能勉強墊下溫飽。

到了陳矩9歲那年,家中再無餘糧,陳矩作為家中男丁卻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而瘦瘦小小,去幹苦力也沒人收,其唯一的出路便隻剩下入宮。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陳矩作為太監入宮後便被配置設定到了權力最大的司禮監,陳矩機靈懂事聰慧過人,他清楚一窮二白的自己想要在司禮監立足就要比别人更加努力。

司禮監并不是誰都能來的地方,這個部門對太監的要求極高,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精通琴棋書畫等都是基礎項,尤其要求對政務有一定見解。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陳矩那股伶俐勁被當時的宦官老大高忠盡收眼底,之後便把陳矩帶在身邊。

高忠11歲入宮,當年就是憑借着自身實力扶搖直上,又能打仗又能與皇帝一起參謀國事,可能也是高忠從陳矩身上看到了孩童時期的自己,是以對他悉心培養。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02

為人正直,為官清廉

高忠帶着陳矩學習了3年,這三年裡高忠言傳身教傾囊相授,陳矩也不負高忠所望,完美的學習到了在宮中生存的要領,還有對國家政務的了解。

明朝最大的幹擾就是蒙古,陳矩12歲時,高忠帶着他去城門邊上防守敵人攻擊,鞑靼俺答汗帶兵猛烈進攻京師,本來駐守城門的活高忠可以安排一隊軍隊,但是高忠心系國家興亡,披甲穿胄帶着刀槍要親自上陣。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高忠面對兩萬蒙古精兵悍将面不改色奮勇抵禦外敵的場面給陳矩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高忠的形象再一次在陳矩心裡高高伫立。

至此陳矩暗自發誓,自己今後一定要成為老師一樣為國家而戰的功臣。

戰事結束後陳矩開始進修學習,開始慢慢接手協助處理政務,陳矩每一次的表現都讓大家眼前一亮,并且好評如潮,陳矩也開始慢慢被寄予厚望。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公元1583年,陳矩奉命親自押送朱延堂,此行的目的地是鳳陽,而這時的陳矩已經擁有較大的權利,縣令在他面前也得低下頭。

中間路過陳矩的老家,陳矩睹物思人,想要在老家這裡暫停一下,去祭祀自己的父母親,起初随行的官兵們還以為陳矩裝了這麼久終于要搞出點動靜了,可誰知陳矩是真的單純祭祀父母。

陳矩的做法讓随行的官兵們都大吃一驚,陳矩一路上要不是在馬車上看書,要不就是即興寫兩首詩,這樣的大官極其少見。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要說最“佛系”的太監還得是陳矩,他出門辦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神宗為礦稅而發愁時,陳矩幫助大學士沈鯉進言,取消礦稅,日常生活裡陳矩一直奉行“八字原則”,生活樸素大道至簡。

後來陳矩的作風做派逐漸深入人心,無論是百姓還是同僚,都把陳矩尊稱為“佛”。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03

祖宗法度,聖賢道理

陳炬為人剛正不阿,處事獎罰有度,為公清正廉潔,在他的職業生涯裡有過好幾次大大小小的審理案件,每一次他都會根據事實而争取寬大處理。

公元1603年“妖書案”使陳矩名聲大噪,當日一大早,一封信傳遍了朝野内外,此匿名信為《續憂危議》,信中内容顯示鄭貴妃與朝内奸臣勾結準備把太子做掉。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朝堂最怕的就是有人密謀策反,如果給奸臣可乘之機很有可能會導緻國家覆滅,是以現在的情況岌岌可危,慌亂之下神宗将此事交給陳矩調查,希望他能抓到兇手。

不過妖書案最後還是成為了一樁懸案,陳矩為了平息神宗的恐慌,故意将此事的黑鍋甩在了一位名叫皦生光的無賴身上,刑場上任憑皦生光怎麼辯解都無濟于事。

一來皦生光本來就是死刑犯,讓他當替罪羊可以盡快結案;二來如果大查兇手必定會給朝廷帶來飛來橫禍,就怕到時候反賊們一擁而上。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陳矩憑實力做到了東廠老大,但他沒用濫用職權貪圖享樂,他本本分分的做他的本職工作,他身邊的幾位随從也是受到了陳矩的影響而為官清廉。

1607年,68歲的陳矩油盡燈枯,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朝廷,神宗得知後專門給他提了“清忠”二字的牌匾,并且還要求給陳矩使用立棺。

立棺在古代隻有出家人才會使用,但是當時大家都覺得陳矩在世就像“佛”,便希望他去後依然能保佑國家風調雨順。

出殡時跟陳矩打過交道的人幾乎都來為他送行,包括陳矩的政敵們。

資訊來源:

[1]國學網:《明史·卷三百五·列傳第一百九十三》

[2]中國大百科全書:妖書案

[3]《明史·卷九十五·志第七十一》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一太監被百姓稱為“佛”,59歲成為東廠老大,死後百官自發扶棺下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