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4類人群最易患上類風濕,早發現、早治療!

作者:醫脈通風濕彙
這4類人群最易患上類風濕,早發現、早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發炎、腫脹、疼痛和功能障礙,尤其容易侵犯手和足的小關節,且常常呈對稱分布。

中醫将其歸于“痹證”範疇。痹,即痹阻不通,意指人體由于外邪侵襲、内傷情志、飲食勞倦等原因,導緻氣血運作不暢,經絡阻滞,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

最新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大陸類風濕的患病率大約為0.5%至1%。盡管許多人誤以為類風濕性主要影響老年人群,實際上,該病并不局限于特定年齡段。不少人群存在着較高的易感風險,而日常生活習慣也可能是潛在的誘發因素,悄無聲息地增加了患病幾率。你是否屬于以下4類易感人群之一呢?

這4類人群最易患上類風濕,早發現、早治療!

◼有家族病史的人

雖然類風濕并非直接遺傳性疾病,但研究證明,其發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及遺傳傾向。

有資料顯示,在91例類風濕患者和91例健康人的一級親屬中,前者的患病率為6.4625%,而後者的患病率為1.054%。舉例:如果李四患有類風濕,那麼李四的父母、兄弟姐妹、兒女的患病率為普通人的6倍,表明類風濕患者一級親屬患病率高于普通人。

更有甚者,相比于普通人群類風濕0.5~1%的患病率,同卵雙胞胎其中之一患有類風濕後,另一胎的患病率高達30%-50%。

這可能與患者自身攜帶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有關,該抗原與類風濕有密切關聯,攜帶該抗原的個體具有對類風濕更高的易感性。

◼經常吸煙的人

吸煙是類風濕最大的風險之一。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不僅損害肺部健康,還可能增加患類風濕的風險。

吸煙不僅明顯增加遺傳易感性類風濕的患病機率,還是引起和加重類風濕患者凝血和纖溶障礙的重要原因,經常抽煙的類風濕患者外傷出血時,比普通類風濕患者更不易止血。

中醫認為,肺主一身之氣,司呼吸,與皮毛相合,且肺氣的宣降直接影響身體水液的代謝。長期吸煙不僅傷及肺髒,導緻“肺失宣降”,還可能引發全身氣機不暢,濕邪、痰濁易于停留,影響氣血運作,進而影響關節。

是以,黃閏月醫生建議吸煙的類風濕患者戒煙,而沒吸煙的類風濕患者盡量遠離二手煙。

◼女性人群

女性相較于男性,更易遭受類風濕的困擾,尤其是絕經後女性。

這可能與女性體内雌激素水準變化有關。中醫理論中,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藏血,主疏洩,而肝腎同源,腎主骨生髓。雌激素的波動會影響肝腎功能,導緻氣血運作不暢,筋骨失養,易發為痹證。

這4類人群最易患上類風濕,早發現、早治療!

◼長期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

居住環境的濕度對健康影響深遠,中醫裡濕邪是引發“痹症”的重要外因之一,《内經》也提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長期生活在潮濕環境中,濕邪易趁虛而入,阻滞經絡,損傷關節,引發或加重類風濕病情。現代研究也證明,潮濕環境與類風濕的發病和病情惡化有關。

早發現、早治療對類風濕至關重要。

根據一項覆寫全國300餘家醫院、涉及超過5萬名類風濕患者的調查資料顯示,大陸有超過80%的類風濕患者在首次就醫時,病情就已經發展到了中到重度階段,這無疑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黃閏月醫生認為,如果能夠在發病後的6個月到1年内對患者進行規範的幹預治療和密切的病情監測,就有可能避免患者出現殘疾,并有望實作臨床治愈。

是以,對于類風濕易感人群來說,認識自身的患病風險、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體檢,并在發現症狀時立即采取治療措施,是保持關節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手段。通過這些措施,我們可以有效地實作“治未病”的目标,将類風濕對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圖檔來源:攝圖網

參考資料:

[1]益西拉姆,林雪妮,趙國青,等. 類風濕關節炎流行病學研究概況 [J]. 西藏醫藥, 2023, 44 (05): 153-155.

[2]王凱. 早診早治,警惕“類風濕”偷襲女性[N]. 中國婦女報, 2021-11-03 (008).

[3] 韓詠霞.煙、酒、茶與類風濕性關節炎[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0(12):25.

[4] 武偉,張延,李文甯,黃豔豔.吸煙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凝血與纖溶障礙的影響[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13-16.

[5] 魯邦華,蔡欣榮,黃瓊,蔡德慧,向陽.被動吸煙對類風濕關節炎自身抗體及疾病活動的影響[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20,24(12):811-816.

[6]喬禹. 類風濕關節炎為何“獨寵”女性?跟内分泌有很大關系 [J]. 家庭生活指南, 2023, 39 (03): 34-35.

[7]中國類風濕關節炎發展報告2020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覺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産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