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新能源轉型,究竟是為中國還是靠中國?

作者:天天汽車

大衆集團在華電動化轉型動作頻繁,25億歐元給到了大衆安徽的創新中心,同時也和小鵬在一年内完成三次合作,此前被中國市場迫切需要的大衆,如今變成了抱緊中國市場大腿的大衆。

大衆新能源轉型,究竟是為中國還是靠中國?

在這一次北京車展期間,大衆集團給出了很多新能源轉型方面的消息,推出插混油混、軟體公司組織架構調整、金标大衆的推出等等,陣仗還挺大,一點不像之前還說要放緩電動化的勁頭。

駁斥新能源過剩?衆車企追加在華投入

“電動化沒有未來、中國新能源産能過剩”,西方又在炒作這樣的觀點,當然這并不新鮮,出于保護主義也無可厚非。嘴上說這一套,但是做的又是另一套,想孤立中國汽車,但是又無法割舍掉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

這就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上内心的真實想法,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給傳統車企帶來了一定的危機感,眼看自己落後了,那不得搞一搞你們的心态。

放緩電動車項目、持續開發内燃機,盡管這樣的理論與做法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支援,但是在中國市場這樣的電動化浪潮下,這樣的市場若是放棄顯然不是明智之選,于是我們看到了變革時代之下全新合資模式的到來。

大衆新能源轉型,究竟是為中國還是靠中國?

建廠、買軟體、買硬體,和自主品牌的反向合資幫助這些大集團能夠在轉型當中避免掉隊,并且用更快的速度追上領頭者的腳步,這其中大衆算是玩的明白,尤其是之前的“大鵬配”,從23年7月,大衆汽車集團與小鵬汽車簽訂股份購買協定;再到24年2月,小鵬與大衆再次圍繞平台與軟體戰略技術簽訂聯合開發協定;最後到今年4月,小鵬汽車與大衆汽車釋出聯合聲明,雙方将就電子電氣架構技術簽訂最新的戰略合作架構協定。一年三次合作足以看出大衆對這個合作模式的期待。

大衆在華追加新能源領域的投入算是目前行業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操作,同時這也是後合資時代一個靈活的應對方式,同時,大衆的靈活除了在這方面有展現之外,在轉型的技術路線上也開始靈活應對。

悶頭猛沖不再,識時務靈活應對

前面我們說到了一個問題,就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唱衰純電動化,确實用理智的思維仔細想想,純電的發展空間确實已經快觸碰到了壁壘,從技術、閱聽人、配套、使用等多方面來說,單押這條路線很可能将自身至于一個尴尬的境地。

之前大衆集團的轉型将重心完全放在了電動化上面,這一做法其實也算是歐洲車企的一個縮影,似乎歐洲人腦海中此前認為的轉型就是摒棄掉内燃機,就像迪斯時代的大衆那樣,堅定且義無反顧地要将内燃機轉向電機,但是如此孤注一擲,抛棄利潤的做法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後續奧博穆的上任更像是大衆在這條轉型路上的一次修正路線,尤其是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插混銷量大漲,不能再悶頭搞純電了,插電式混動産品要拿出來,同時一汽大衆與上汽大衆還将牽頭研發做HEV油電混動作為市場的補充車型。

究其原因,中國市場不管推什麼産品都離不開剛需二字,這是中國市場當中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所決定的,消費更新、追趕潮流這些車企主推的關鍵詞隻是符合少部分人群,或者說是針對超一線城市,放到全國範圍内,價格、續航這才是根本。

大衆新能源轉型,究竟是為中國還是靠中國?

當然,大衆在中國市場還是表現出了轉型的決心,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近期動作頻頻的安徽大衆,“與現有的ID.家族産品不同,ID. UX為使用者提供的差異化體驗,主要展現在三大方面:富有表現力的設計、個性化的體驗、人性化的創新。”這是安徽大衆官方對于這一序列的描述。

按其規劃,在2027年将會有5款ID. UX車型上市,這其中就包括兩款與小鵬合作的産品。

從目前的規劃上來看,大衆依舊是把純電動作為轉型的主要路徑,但是與之前不同的是,未來的大衆将不會抱着純電動一條大腿,而是要開始多條腿走路,這一點其實很像豐田,豐田現在在全球市場所做的就是按其自身規劃,在多個驅動能源類型上面布局,不過其并沒有将哪一條路線視為主要的路徑,而是多點開花,這也就幫助豐田能夠更好的适應各個地區與市場,進而創下利潤記錄。

未來可能是屬于電動車的,但是未來并不會在一夜之間成為現實,這其中将經曆多長時間?是完全的目标導向還是市場需求導向?顯然市場、行業、消費者都更傾向于後者,是以說現階段誰也沒辦法給出一個明确的時間,靈活應對遠比追着目标幹更為實際。

過去中國依賴大衆,今天大衆依賴中國

從目前大衆的新能源轉型戰略可以看出,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之前是我推出産品,你們的市場來接受我的産品,現在則是你們的市場需要什麼,那麼我依托本土化來去做什麼。

過去的大衆可以說是一直穩坐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但在電動化領域,座次早已打亂并重新排序,至此,合資公司的壓力自然不可小觑,曾經雙方的關系也開始發生轉變,中國市場成為了車企依賴的地方。

那麼針對這樣的變化,車企要做的無非是讨好國内市場的消費者,單說轉型這一塊,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顯然是合資公司沒有想到的,在這種中國速度下,自我革新的要義就是依托本土化來對轉型進行提速,并讓轉型更加徹底。

大衆新能源轉型,究竟是為中國還是靠中國?

在北京車展媒體日第二天,大衆集團下的軟體公司CARIAD進行了全員大會,核心内容就是組織架構的調整,其在中國的業務聚焦在CEA電子電氣架構開發之上,其基于小鵬的EEA架構打造,雙方聯合開發,中國市場将完全自主研發這一電子電氣架構。

這一架構将涵蓋座艙、智能駕駛等智能化核心功能,針對大衆化市場,大衆集團将全部采用本土化研發,後續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大衆安徽都将統一采用這一規格的電子電氣化架構産品,現在的目标是確定在2026年完成量産車的推出。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當下的本土化與之前這些合資公司所提到的本土化完全是兩種東西,之前一說到本土化無非是什麼大空間、中國人喜歡的配色等等,但是現在呢?軟硬體領域直接交給中國來做。

想要追上中國市場變革的速度,顯然要更加依靠中國的力量,之前四十年合資的經曆可能在這一階段發生了轉變,而新的合資模式或許将會在後續新能源時代成為新的主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