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作者:快樂星辰p1R

太平天國運動無疑是撼動清朝統治根基的一場重大動蕩。面對這場席卷中原的動亂洪流,清廷不得不采取極端手段,在軍事、财政、司法等領域大量下放權力,使地方督撫的實際權柄空前擴張。這一做法雖然讓清廷在短期内勉強應對了危機,但從長遠來看卻埋下了新的禍根。到底督撫當時獲得了怎樣的權力?其影響又有多深遠?這一切是否真的可以與唐代藩鎮等量齊觀?讓我們一探究竟。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權力下放的背景與原因

清朝中葉,國力漸衰,統治基礎日趨岌岌可危。鴉片戰争失利引發西方列強的炮艦政策,外憂疊起;而國内則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這場由香港人洪秀全發動的農民起義,旗幟鮮明地反對清朝統治,其影響力迅速擴散,随着太平軍不斷擴大版圖,很快就攻陷了陝西、安徽、江西等重要省份,并一度包圍京師。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眼見大好河山遭劫掠破壞,清帝室人心惶惶,無奈之下不得不親自督陣,發動所有可用兵力共剿太平軍。但清廷的綠營軍隊當時已腐朽不堪,作戰能力極差,面對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的太平軍往往節節敗退。經曆數年的消耗戰後,清朝兵力日漸削弱,上下失措,朝野上下一片混亂。

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戚繼光、傅鼐等統帥大臣奏請放權于地方督撫,依靠地方力量招募練勇,以遏制太平軍的進攻。清帝鹹豐在顧不上舊制度的限制下,不得不先後任命阙漏,允許地方督撫自行招募鄉勇,并将部分經費征收權和指揮權下放,以充實實力。

财政權力的下放

為應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軍費開支,清廷不得不向地方督撫下放了部分财政權力。這一做法雖然是權宜之計,但卻影響深遠。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早在康熙年間,清廷為應付臨時财政支出,就曾采取過"捐納"的方式,即拍賣官爵以籌集銀錢。當時中央政府還擁有對捐納的主導權。到了鹹豐年間,情況發生了變化。

鹹豐元年(1851年),為支付"剿匪"軍費開支,清廷不得不同意廣東等地暫時自行舉辦捐納,收捐權下放至地方。此後不久,湖廣等地也相繼獲準自行設局征捐。戶部雖一度想将捐輸權收回,但鹹豐二年面對巨大軍費缺口後不得不作罷。

到了鹹豐三年,更有雷以诰、曾國藩等統兵大員直接奏請在軍陣所至之處征捐,中央已無暇阻止。同治年間,曾國藩奏報其軍需來源時,除了正稅之外,竟列有"漕折"等項,足見其挪用國家正稅的情況。

除捐納外,厘金也成為清廷最大的财政權力授渡。所謂"厘金",是鹹豐年間出現的一種征收商賈的臨時稅種,最初是為解決軍費入不敷出。其最大特點是逃脫了戶部的控制,征收标準流于地方自行酌情決定。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各省關卡多寡、稅率高低不一,最高可達百分之二十。且什麼地方設多少個征稅點,完全聽從督撫自行安排,戶部難以制約。這使得厘金成為地方首長可以任意征收的重要稅源。

總的來說,無論是捐納還是厘金,其征收權的下放都标志着清廷對地方财政自主權的逐漸放開,這極大擴充了督撫的财政權力版圖。

軍事權力的下放

面對太平天國運動這一空前危機,清廷不得不大幅下放軍事權力,授予地方督撫更大的軍權。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按照舊有軍制,中央政府雖派有經略、參贊等大員統軍,但實際上地方督撫仍被嚴格限制在"承号令、備策應"的範圍内。然而,随着戰況的惡化,清廷不得不打破這一僵化體制。

最先打破僵局的,是湖南巡撫曾國荃的舉薦。他上奏朝廷,請求在武陵縣團練新軍,招募土著壯勇,并由自己親自統率。盡管一度遭到反對,但在太平軍節節逼近的壓力下,清廷最終仍不得不同意。

這支後來著名的"湘軍",在曾國藩的操練下日益壯大,不僅裝備精良,而且軍紀嚴明,作戰素質遠非清朝正規軍可比。其後來的活躍作戰,更是成為挽救清廷于危難的中流砥柱。

湘軍的成功,令清廷意識到自身舊體制的無力,于是在更大範圍内下放軍權。像安徽疆場總督葉名琛、四川總督張穆清等人,都獲準自行招募團練地方勇役。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這支由地方自行募集、訓練的新軍,作戰意志極高,又能因循當地情況而不受舊制軍的僵化限制。其後在各地與太平軍的作戰中屢建奇功,成為清朝的中流砥柱。

與此同時,督撫還獲準揮軍自行統帥,不受中央限制。一些帶兵将領,更是直接跳過中央,奏請在軍陣途中就近征調、征發物資糧草,中央難以阻攔。

這一切做法都标志着清廷在軍事指揮權上的漸次松綁。督撫的軍權已遠非舊制可限,而是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地方武裝,掌控相當大的實際軍事力量。

行政權力的擴張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随着财政、軍事權力的下放,清廷在行政領域也不得不向地方督撫逐漸放權。

按照正常情況,各省督撫雖然擁有一定的行政權,但在審理大案、實行刑罰等重大事項上,都需要報請上級核準。然而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這一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

最先打破舊制的是江蘇撫綏曾國勷。1853年,他奏請将江蘇省内所有賊案全權審理,不必複核。理由是官兵遠征,無暇奏聞遙控,如照舊例複核,将大大拖延軍務。

盡管朝廷一度不許,但很快就被迫同意,并将這一特權擴大到多個屯練地區。統制一方的督撫們可以就地開審,且不必再報請朝廷核複。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緊接着便有督撫大員申請設立"厘獄公所"等專門審理機構,負責處理賊案和其他軍事案件,更加突破了傳統的審批程式。

這種變通做法使得督撫手中不僅集中了軍權,而且連審理權也日益擴大。清廷舊有的複核制度也基本上名存實亡。

1861年,甚至由江蘇按勘張秀升奏準将正印"革于六部阙"。此舉徹底否定了朝廷在行政司法上的權威,督撫的地位空前提升。

同時,督撫們獲得的權力還遠不止這些。他們可以任意指揮駐地官員,甚至包括中央派往的大員在内。如不服從調遣,直接可以"拿問"或"革職"。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這一切措施都意味着中央長期堅持的權力集中制度被打破,地方督撫獲得了遠超正常的自主權,其地位極為特殊,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後果影響

清廷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大規模下放權力,無疑是一種權宜之計。但從長遠來看,它對清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造成了深重沖擊,也為未來的動蕩埋下了禍根。

首先,權力的下放極大削弱了清廷的中央集權統治,皇朝舊有的體制名存實亡。各地督撫憑借手中的财政、軍事和行政大權,在地方上實際上已成了"一術專政"。

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放權”,地方督撫權力有多大?堪比唐朝藩鎮

他們可以自行征收賦稅、招募練勇、審判案犯,中央政府已很難對之加以制約。一些有力的督撫甚至可以淩駕于中央派往的大員之上,号令整個地方政權。

這種現象在當時已引起了不少人的憂慮。林則徐曾痛陳"地方督撫愈橫愈肆,中央政府頗受其淩"。鴻朝則疾呼"真令人訝然,中國果何年而庶幾複中央集權!"

其次,地方督撫的權力日益膨脹,也加劇了他們之間的沖突和鬥争。由于缺乏中央有力的制約,地方督撫時常為了争奪财政、軍權而互相傾軋,引發連鎖鬥争。

更有甚者,一些督撫權力雖大,但操守不良,甚至借機為非作歹,肆意敲詐百姓,加重了地方人民的賦役負擔。清朝中央對此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後,清廷在危難時期的這一做法,雖然暫時解決了燃眉之急,但從長遠來看,卻埋下了更大的禍根。因為督撫的特殊地位已嚴重動搖了皇權神聖性,加之軍閥混戰不斷,使清朝中央集權的根基受到空前沖擊,為晚清的軍閥割據和叛亂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