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塊錢人民币取景地,明明有四塊潭水,為什麼叫“三潭印月”?

作者:徐公讀城

1元人民币背面的取景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之内,這個具體的地方,名叫“三潭印月”。

1塊錢人民币取景地,明明有四塊潭水,為什麼叫“三潭印月”?

但是問題在于,島上明明有四塊被分成田字形的潭水,為什麼它會被命名為“三潭印月”?

1塊錢人民币取景地,明明有四塊潭水,為什麼叫“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一個必須坐船抵達的景點。景點名字裡的“潭”字,和島上的這幾汪水池,其實沒多大關系。但這個由頭,說來可就話長了。

當年在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轼,曾經在杭州當過知州。然後他發現,西湖的淤塞非常嚴重,如果長此下去,西湖可就變成爛泥塘子了。是以治理西湖這事,勢在必行。

1塊錢人民币取景地,明明有四塊潭水,為什麼叫“三潭印月”?

給西湖清理淤泥這事,前朝的白居易就幹過,甚至還把自己的經驗,整理成資料留給了後輩。隻要肯花足功夫,他們應該也能搞定。

但在此基礎上,蘇轼多想了一步,他就覺得,最好能降低一下西湖淤泥的沉積量,如果淤泥的來源減少了,以後就可以少清理幾次了,那不就是前人栽種,後人乘涼的一樁好事嗎?

1塊錢人民币取景地,明明有四塊潭水,為什麼叫“三潭印月”?

然後蘇轼就發現,有很多當地人在湖裡種蓮藕,每年收割完畢之後,這些植物的根莖,就在水中腐爛,最終形成湖泥。除了來自江河的泥沙沉積之外,這個淤泥來源也是不容忽視的。

但如果說一刀切,不允許人們在這裡耕種,那也不太好。蘇轼幹脆折中了一下,在湖水上分區,他在湖水最深的地方,一共立了三座石塔,劃出了一個三角區域來。區域之外不做要求,但這個區域之内,誰都不允許種東西。

後來時間長了,這些石塔都損毀了,但在明朝時期又被重建了,并被保留到了今天。從古至今,人們都愛在塔裡點燈,然後在月光之下,交相輝映,天上一個月亮,地上三個月亮。

1塊錢人民币取景地,明明有四塊潭水,為什麼叫“三潭印月”?

這就是三潭印月名字的來曆。可能你會覺得,這名字起得不嚴謹,這是不是得叫三塔印月?

我前後查了很多資料,一般到了“三塔印月”那邊,就沒有進一步的解釋了。直到最後,我從一段史料裡找到了清晰的佐證,這段史料,出自明代詩人田汝成的《西湖遊鑒志》:“相傳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測,西湖十景所謂“三潭印月”者是也,故建三塔以鎮之。”

1塊錢人民币取景地,明明有四塊潭水,為什麼叫“三潭印月”?

這段史料,和之前關于蘇轼的那段記錄,是基本吻合的,這也足可佐證“三潭印月”這個名字的來曆了。

1塊錢人民币取景地,明明有四塊潭水,為什麼叫“三潭印月”?

而眼前的三潭印月島,則是一個人造的島嶼,是明朝時的一個官員主持修建的,島嶼的材料就是湖底清出來的泥。他們是用竹木架構,把這些淤泥固定住,學名叫做葑泥。然後這樣建成了一個島嶼。

後來在清朝,是雍正皇帝的一位寵臣,也就是浙江總督李衛,在這裡大興土木,修造亭台樓閣,最終便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