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勤縣:“文明實踐+”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

作者:民勤融媒

群衆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近年來,民勤縣緊扣“凝聚群衆、引導群衆、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目标定位,按照“文明實踐+”的思路,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志願服務示範點位,整合利用各類資源,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内涵,充分發揮公德心在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中的作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全縣基層社會治理和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豐厚思想保證、道德支撐和精神力量。

文明實踐+理論宣講,文明實踐更有特色。緊扣主題主線,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堅持寓教于樂,創新宣講方式,以“理論+文藝”形式,編排民勤曲子戲、音樂快闆等節目,利用流動舞台車到鎮村和街道社群開展宣傳宣講20場次。組織黨校教師和中國小思政課教師組成巡回宣講隊,各鎮(街道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建58支宣講志願服務隊伍,采取“田間課堂” “炕頭宣講”“闆凳宣講”等形式常态化開展宣講。積極培育“綠洲新聲”“理‘響’民勤”“理論宣講一刻鐘”等宣講品牌,推進黨的聲音“聲”入人心。持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活動,每月舉辦1次理論政策、文化藝術、健康環保等方面專題講座,不斷豐富群衆精神世界、活躍群衆文化生活。目前,共開展大講堂活動15場次,閱聽人3000餘人。

文明實踐+典型選樹,文明實踐更有溫度。組織開展“最美風景民勤人”宣傳活動,推薦評選“新時代好少年”,以先進典型示範引領廣大青少年築牢思想基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建立志願服務嘉許激勵機制,曆年來,推薦評選全縣最佳志願服務組織30個、最美志願者64名,組織廣大幹部群衆向先進學習,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努力營造“人人關注志願者、人人尊重志願者、人人争當志願者”的良好社會氛圍。對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活動陣地建設範疇的各類資源,全部設立鮮明的辨別标牌,讓群衆看得見、能參與,為文明實踐營造濃厚氛圍。深入學習宣傳先進典型事迹,利用微信公衆号、抖音、快手、微海報等新媒體和電視、黑闆報、宣傳櫥窗等傳統媒體,集中展示好人好事,大力弘揚新風正氣,在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打造杜志虎、姜莉玲、杜曉霞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3個,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帶動作用,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培育“小螞蟻愛心團隊”“鄉裡鄉親·小善大愛”等志願服務項目。

民勤縣:“文明實踐+”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

先進典型宣講

文明實踐+文化活動,文明實踐更有内涵。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立足更好滿足人民群衆精神文化需求導向,堅持面向群衆,充分發揮文藝和志願服務的雙重優勢,以民勤曲子戲為重要内容,以文藝志願服務為主要途徑,以開展公益演出等活動為抓手,打造民勤縣“曲子戲唱家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項目,為基層培養文藝骨幹,進一步豐富活躍群衆文化生活。開展“建設美麗鄉村·共享美好家園”送文化下鄉惠民演出活動20場次,不斷豐富農村群衆文化生活。配合省話劇院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省級政府購買“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惠民演出、舉辦廣場舞比賽、村晚、社火彙演等一系列“實打實”“心貼心”的文化活動,演出原生态劇《大漠深處有人家》10場次,助推文明實踐“活”起來、“熱”起來,為鄉村文化振興凝心聚力。

民勤縣:“文明實踐+”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

“曲子戲唱家鄉”志願服務活動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文明實踐+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更有深度。創新鄉村治理新模式,始終把倡導文明新風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重點,持續推進“巾帼家美積分超市”“道德儲蓄所”建設,建立積分制管理、誠信“紅黑榜”釋出、誠信激勵失信懲戒等制度,發揮德治理事會作用,引導群衆通過勞動兌換積分、積分兌換物品方式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形成“小積分”兌換“大文明”鄉村治理格局。目前,共建成積分超市118家,道德儲蓄所20個。廣泛開展道德模範、文明家庭、誠信戶、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評選宣傳活動,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推廣“新時代文明實踐大禮堂”“一碗燴菜辦喪事”“有事老張說”等典型做法,帶動民風鄉風不斷向上向善。2024年度全國“鄉村閱讀推廣人”——“田鼠大嬸”裴愛民,深入農家書屋、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長廊、田間地頭等,向群衆分享閱讀故事和心得,帶動鄉親讀好書、善讀書,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為鄉村治理注入新活力。(本稿件圖檔由民勤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提供)

民勤縣:“文明實踐+”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

裴愛民在農家書屋開展閱讀活動

來源:綠洲民勤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