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作者:曆史影視小迷弟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馳騁沙場帶兵打仗是武将的事情,運籌帷幄内修朝政是文臣的事情,然而縱觀曆史,有不少文臣帶兵打仗不輸于武将,甚至創造了更加耀眼的戰績,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1、南梁陳慶之

名師大将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說的就是南梁名将陳慶之。

陳慶之出身寒門,自幼就跟着梁武帝蕭衍,因經常陪蕭衍下棋而得到蕭衍的賞識。蕭衍建立南梁後,任命陳慶之為主書,後官拜奉朝請。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陳慶之

公元525年,陳慶之被任命為武威将軍,一戰擊潰魏将丘大千;526年,擊敗魏豫州刺史李憲,攻占壽陽,俘獲七萬五千人;527年,大敗魏軍,攻占渦陽,俘獲城中男女三萬人。529年,率領7千梁兵攻打北魏,奉命護送北海王元颢回洛陽,經曆四十七戰,平定三十二城,長驅直入,所向無前。同年十二月,僅用12天迅速剿滅僧強、蔡伯龍的叛亂。536年,大敗擁兵7萬的侯景。

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弓弩,不善騎馬,但是他富有謀略膽略,擅于把握戰機,善待部屬,将士願為之效死,是以這也是他帶兵打仗經常勝利的原因。

2、北宋範仲淹

在我們大多數的印象中,範仲淹是個文人,學生時代還背誦過他的《嶽陽樓記》,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成為千古名句。除此之外,範仲淹也是一位儒将。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範仲淹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脫離北宋正式建立西夏政權,為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進犯宋境,于三川口之戰大敗宋軍,集兵于延州城下,準備攻城。因邊事吃緊,宋仁宗任命範仲淹與韓琦一同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擔任安撫使夏竦的副手,防禦西夏作戰。

範仲淹到任後,更改軍隊舊制,分部訓練,輪流禦敵,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期間更是培養出狄青、種世衡、郭逵等有才幹的将領。

3、南宋辛棄疾

辛棄疾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都知道他是南宋初年的著名詞人,與蘇轼并稱為“蘇辛”。然而辛棄疾年輕時也是一位猛将。

辛棄疾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叛徒張安國、邵進等謀害義軍首領耿京,帶領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辛棄疾聞訊後帶領50人直奔金軍大營,出其不意,從五萬金人中抓獲張安國,擺脫追兵直奔臨安,一戰成名。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辛棄疾

回歸南宋後,辛棄疾獻上很多戰守之策,但均未被朝廷采納,後來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隐山居。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終年68歲。

4、南宋虞允文

虞允文是南宋初期名臣,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登進士第。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顔亮統率金軍主力越過淮河,進迫長江。兩淮前線宋軍潰敗,金軍如入無人之境。完顔亮領大軍逼近采石,淮西主帥王權獲罪免職,由大将李顯忠接任,虞允文則被派往采石犒師。虞允文到采石後,見宋軍萎靡不振,形勢危急,于是親自督師,并進行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鼓舞了士氣。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虞允文

在虞允文的統一指揮下,以一萬八千人的兵力與十五萬金軍決戰于采石矶,大敗金軍,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乾道五年(1169年)虞允文拜相,乾道八年(1172年),加授左丞相兼樞密使、特進,封爵雍國公,淳熙元年(1174年)去世,終年65歲。

5、王陽明

大陸曆史上有三個半聖人,王陽明就是其中一個,另外兩個是孔子和諸葛亮,那半個就是曾國藩。王陽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提倡知行合一,的陽明心學後傳入了日本、北韓等國。其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王陽明

此外王陽明在軍事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先後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甯王朱宸濠之亂,而且僅用35天就平定了甯王之亂,因功獲封建立伯,是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6、袁崇煥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天啟二年(1622年),袁崇煥自請到山海關外抵禦後金,任上輔佐督師孫承宗構築關甯錦防線,并于天啟六年(1626年)在甯遠阻擋後金汗努爾哈赤的攻勢,取得甯遠大捷,因功擢為遼東巡撫。次年又取得了甯錦大捷。不過之後不久他因與後金議和遭到非議而辭職。

崇祯帝繼位後,袁崇煥被重新啟用,擔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登萊、天津等處軍務。袁崇煥上任後立下了五年收複遼東的誓言,為此他在遼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防禦後金的力量。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袁崇煥

然而在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極繞過袁崇煥的薊遼防線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煥馬上回援,在北京廣渠門、左安門擊退皇太極。然而就在袁崇煥與後金鏖戰之時,北京城内謠言四起,說袁崇煥“引敵脅和”,甚至流傳起“殺了袁崇煥,鞑子走一半”的民謠,而在城外有田莊地産的勳戚和大太監對袁崇煥不滿尤甚,紛紛向崇祯帝告袁崇煥的狀。崇祯第聽信了這些人的一面之詞,将袁崇煥逮捕入獄,次年以謀反大逆罪将袁崇煥淩遲處死。就這樣,一位得力的幹将被崇祯帝自己給殺了。如果不是崇祯自毀長城,大明朝或許不會那麼快滅亡。

7、曾國藩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曆史上三個半聖人中的那半個聖人。

曾國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成為翰林院庶吉士,而後他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成為正二品大員。鹹豐帝繼位後,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曾國藩奉谕組建湖南鄉勇,即“湘軍”,之後的十多年,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軍作戰,最終在同治三年(1864年)平定太平天國運動。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曾國藩

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曾國藩又奉命赴北方鎮壓撚軍起義。同治五年(1866年)被清廷賜予一等“毅勇”侯封号,是文官中獲此封爵的第一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病逝,終年61歲。

8、左宗棠

左宗棠也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中舉人,後來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再後來成為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又參與平定撚軍之亂和陝甘回亂。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海防和塞防之争中,李鴻章主張海防,放棄新疆,而左宗棠則主張海防與塞防并重并于光緒元年(1875年)擡棺出征,最終打敗阿古柏将新疆收回。

曆史上帶兵打仗不輸武将的8位文臣

左宗棠

收回新疆後,左宗棠升任軍機大臣,但是他與同僚不和,外放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5年在福州病逝,終年74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