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科幻IP回歸|周末看什麼

作者:銀幕穿越者

截至5月11日上午,《猩球崛起:新世界》《末路狂花錢》《九龍城寨之圍城》占據單日票房榜前三位。由于今日是工作日,截至目前,三部影片日票房均未突破千萬,其中,新片僅《猩球崛起:新世界》,該片是經典科幻IP的回歸,上映2天,票房累計超過2000萬。

經典科幻IP回歸|周末看什麼

《猩球崛起》的IP最早可以追溯到1968年上映的《人猿星球》,首個系列由五部構成,講述一艘宇宙飛船通過光速飛行抵達未來世界後,宇航員發現彼時的人類竟淪落為高智能猿人的奴隸,不得不掙紮求生的故事。

到了2011年時,IP獲得重新開機,全新系列講述原本作為藥物實驗對象的黑猩猩凱撒,不甘自己和同類承受被摧殘的命運,奮起反抗,進而成為一族領袖的故事。

從2011年到2017年,該系列的三部曲相繼上映,在收獲共計16.8億美元高票房的同時,更赢得了評論界和觀衆的好口碑,在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的新鮮度分别為82%、91%、94%,是好萊塢系列電影中高開高走的典範之作。

經典科幻IP回歸|周末看什麼

剛剛上映的《猩球崛起:新世界》是系列的續作,時間設定在前作主角凱撒犧牲之後百年,地球淪為了廢土,成為名副其實的鋼筋水泥叢林,猿類以部落的形式生存,僥幸活下來的極少數人類喪失了語言功能,是猿類眼中的低等生物。主人公黑猩猩諾亞所在的部落以馴服獵鷹為特長,年輕的他很想在父親面前有所表現,卻在不經意間為父親引來殺身之禍,包括母親在内族人也全都被擄走。在尋找族人的過程中,諾亞結識了充滿智慧、熟知曆史的紅狒狒拉卡以及與衆不同、能開口說話的人類梅。他們屢經波折,最終諾亞和梅還是落入了獨裁首領賽撒的手中。賽撒希望梅能幫他打開人類昔日存放武器的倉庫,諾亞和梅則為了各自的目标達成了同盟。

相比前三部,《猩球崛起:新世界》在打造視覺效果上花費了更多的心思,尤其是在動作捕捉領域。為了達成與真正猿類習性的高度相仿,在正式拍攝之前,演員們參加了為期六周的“猿學校”,接受動作指導阿蘭·高缇耶的特殊教育訓練。曾在前三部曲中飾演凱撒的安迪·瑟金斯也被聘為電影的特别顧問,幫助演員微調發聲和完善角色的性格。

實際的動作捕捉特效仍舊由彼得·傑克遜上司的維塔工作室完成。視效團隊包括兩個獨立的小組:一個是動作捕捉團隊,他們的工作是捕捉演員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另一個是現場團隊,他們通過雷射雷達掃描和參考攝像來捕捉場景和位置,讓光線得以在數字空間中進行複制。

“我們的一大進步是用頭戴式面部錄影機記錄演員的臉部表情,” 回歸擔任視覺效果總監的埃裡克·溫奎斯特(Erik Winquist)透露,“以前隻有一個攝像頭,而現在我們使用一對攝像頭,這令我們能夠重建臉部的深度,将其轉換為三維幾何,讓我們可以對演員的表演細節進行更細緻的記錄。”導演韋斯·鮑爾則強調:“我們要麼在現場拍攝,要麼有完整的CG角色,就像《阿凡達》一樣。我們的拍攝方式更類似《阿凡達》,而不是《曼達洛人》。”

另外,本周末是母親節,也有幾部關于媽媽的電影上映,包括《淚光中的媽媽》《媽媽和七天的時間》等。

經典科幻IP回歸|周末看什麼

《媽媽和七天的時間》是導演自身經曆的坦率表達。導演李冬梅化身影片中的“小鹹”,故事通過她的視角,講述了媽媽生命逝去的前後七天時間内的生活日常與無常。

上世紀九十年代重慶邊遠的一個山村,一位沉默的母親,她已經生下四個女兒,而第五個孩子即将臨盆,帶着無盡的期待,但她不知道的是,就在第六天深夜分娩時刻,一個新生命的降臨卻帶走了她的生命。七天時間裡的日常與無常,如靜水般重複與流逝,生命的消逝與新生,就這樣在這個普通的鄉村家庭,構築了十二歲女孩塵封的記憶,她困在原地,與記憶裡模糊的母親永世相隔地對望。

導演以近乎白描的影像和質樸真實的情感澆築了這部作品。

據了解,電影《媽媽和七天的時間》曾入圍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第44屆哥德堡國際電影節、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4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其中,該片獲得第44屆哥德堡國際電影節“英格瑪·伯格曼”最佳國際影片處女作獎、第4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獎。

還有5月17日上映的《特技狂人》和《彷徨之刃》均于本周末開啟了點映,前者是在北京電影節期間廣受好評的好萊塢動作片,後者改編自東野圭吾小說。

到端午檔前,幾乎沒有太多具備商業競争力的國産新片,而端午檔已有7部影片定檔。(已有七部影片定檔端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