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者觀察丨一塊布滿裂痕的風擋玻璃,一段國産大飛機發展史

作者:直新聞

一塊布滿裂痕的飛機風擋玻璃試驗件靜靜地躺在展廳裡,港澳媒體代表和香港澳門籍大學生們正聚精會神地聽着講解員講解,這是近日發生在民航博物館《騰飛!中國之翼——國産民機主題展》展廳裡的一幕。

5月,多家港澳駐京媒體和港澳籍在京大學生受邀參觀民航博物館,走近國産大飛機C919。

記者觀察丨一塊布滿裂痕的風擋玻璃,一段國産大飛機發展史

《騰飛!中國之翼——國産民機主題展》分為逐夢藍天、探路先鋒ARJ21、騰飛之路C919三部分,主要介紹中國民航先後營運運-5、運-7、運-8、運-11、運-12、新舟60等機型,特别是進入新世紀後支援國産大飛機事業,ARJ21、C919相繼傳遞國内外多家航空公司等内容,展現了國産民機從仿制到自行研制、從支線客機到幹線客機的發展曆程。

記者觀察丨一塊布滿裂痕的風擋玻璃,一段國産大飛機發展史

參觀航空展的機會可不常有。港澳媒體代表們紛紛拿起相機,捕捉着這些難得一見的展品。他們時而低頭細讀展品旁的介紹文字,及時向講解員提問,時而互相交流着各自的看法和感受。有香港媒體同行向我表示,以前對飛機的認知大多停留在航空名稱與乘坐舒适度上,看到這些真實飛機、實體零部件、機上用品等展品,才感覺到飛機是一個多麼繁雜精細的“大家夥”。

記者觀察丨一塊布滿裂痕的風擋玻璃,一段國産大飛機發展史

猶記得電影《中國機長》展現了機艙風擋玻璃破裂、副機長飛出去的畫面,就是這麼一塊不起眼的風擋玻璃,差點導緻川航墜機事故的發生。

民航安全是重中之重,而安全散布在飛機上的每一處設計,每一個零件裡。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國産大飛機項目,從列入國家的重大科技專項開始,到大飛機研制成功,再到2023年進行首次商業飛行,曆經了十幾個年頭。C919是中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大型噴氣式幹線客機,2007年立項,2015年實作首架機總裝下線,2017年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首飛,2022年9月29日取得中國民航局型号合格證(TC證),11月29日取得生産許可證,12月9日傳遞首家使用者中國東方航空。2023年5月28日,中國東方航空C919大型客機圓滿完成首次商業飛行,正式進入民航市場。

于我而言,在展廳裡看到真實的C919适航審定證件、C919科技495個項目條款關閉燃盡圖,才對中國民航人為了“大飛機夢”所付出的努力有了确切的認識。

北京大學港籍學生廖天俊對我說,這次參展,從最初的運-5到現在C919這麼一個學習的曆程,讓他看到了關于中國民航飛機的一個科研發展路徑,同時也對我們國産的飛機有更大的信心。

事實上,香港同胞對C919國産大飛機并不陌生。去年12月16日,C919飛機從香港國際機場起飛,以最低1000英尺高度,自西至東飛越維多利亞港上空,并環繞香港島翺翔兩圈進行示範飛行。這是國産商用飛機首次翺翔香港上空,廣大香港市民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而在75年前,新中國民航起步之際,兩航起義就已展現出香港同胞與祖國民航事業的深厚淵源。1949年11月9日清晨,原中國航空公司的10架飛機與中央航空公司的2架飛機相繼從香港啟德機場呼嘯起飛,在脫離塔台視線後,掉頭向北飛去,1架飛抵北京,11架飛抵天津。同日,香港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2000多名愛國航空業者毅然選擇起義,将飛機和人員帶回祖國,為新中國的民航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曆史事件不僅彰顯了香港同胞的愛國情懷,也為中國民航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記者觀察丨一塊布滿裂痕的風擋玻璃,一段國産大飛機發展史

全部起義人員抵達天津後合影

記者觀察丨一塊布滿裂痕的風擋玻璃,一段國産大飛機發展史

香港《文彙報》對兩航起義的報道 圖源:民航博物館

如今,民航博物館正在籌備拟于今年11月舉辦的紀念兩航起義75周年專題展覽,來自民航業内外各機關的捐贈展品正在陸續彙聚到這裡,待成展後,期待更多的人來了解民航史,培養民航情。站在它未完成的展廳裡,我已經能感覺到些許那種曆史的厚重和傳承的力量。

前不久,滬港社團總會宣布啟動“滬港同心相聚上海——C919國際和地區航線首航計劃”,将組織150名香港學生于6月1日乘坐C919從香港飛往上海進行實習,實作國産大飛機首次境外(“境内”指中國内地)商業飛行。這次跨越香港與内地的真摯對話,溫暖而充滿力量,将為民航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相信這些即将到上海實習的香港青年,定會把C919國産大飛機的故事帶給更多人。

作者丨黃茹娟,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