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士林|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作者:心國文化

朱士林 男 1947年8月出生, 中共黨員,大專文化,上海市崇明文史研究會會員,上海市崇明作家協會會員。曾獲得上海市進階經濟師資格證,教師資格證和一級(進階)商品經營師資格證。

1968年8月參加工作,2007年8月退休。退休前系崇明縣供銷合作總社機關幹部。工作期間,先後在《中國當代思想寶庫》《上海商業經濟》和《上海住宅》等刋物和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和文章。退休後撰寫的數十篇文章和詩歌也在《東方城鄉報》《中國社群報》《中國剪報》《社群》《工會博覽》和《速讀》等報刋雜志上發表。©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投稿及咨詢請聯系本公衆号。

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崇明島成陸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曆史。在這漫長的成陸程序中,經曆了無數次江海潮汐的日夜沖刷,經曆了無數回上遊沖積下來泥沙的沉澱聚散,也經曆了無數場狂風暴雨的無情侵襲……久而久之在東海入海口的長江下遊形成了若幹個高低起伏大小不等的沙洲小島;又由于漲坍不定反複無常(時而南漲北坍,時而北漲南坍),最後由無數個小沙洲積聚成了十多個面積較大的江中島嶼。與此同時在這些島嶼的中間及周邊形成了無數條縱橫交叉長短不一的河港溝渠(人們習慣上把數丈之寬的水面稱之為河,與江面相接且有船隻往來且停靠的水面稱之為港,一丈以内數尺寬的水面稱之為溝或小溝小河,數尺以内的水面稱之為渠)。

朱士林|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我們的先祖為了生存,帶領着子孫後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大自然展開了頑強拼搏和生死抗争。他們一方面挖泥填士,築堤修壩;另一方面興修水利墾荒種地,并在那些河港溝渠上架起了一座座連接配接東西(或南北)道路便于往來行走的橋梁。

今天筆者就崇明島上曆朝曆代建造橋梁的有關情況作一探讨,談談自己的見解。

橋梁的含義及其作用

衆所周知,橋梁是架設在水面或空中的建築物。這就是橋梁的含義。關于橋梁的作用,筆者認為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便于往來。崇明島地理位置獨特,三面臨江一面接海,加上島内有許多縱橫交叉的河港溝渠,那時島上的群眾外出非常不友善。在成陸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内島上大多數是漁民,而少數是墾荒種田的莊稼人。在漁民家庭多數人家有一隻小木船(或稱小舢闆),木船很小隻能容得下一至兩個人。那時因為河港溝渠上還沒有橋,人們外出辦事或者到農田幹活都借助小木船作交通工具和運輸工具。在那個年代,人們往往居住在河東或河南,而農田卻在河西或河北,那麼到農田去幹活沒有小船就有很大的麻煩。有的農戶人家無奈隻好涉水過河去耕作或收獲莊稼;也有的農戶人家男主人為了不誤農時,甚至于帶病涉水過河去幹農活。由于人地分隔兩處,如果遇到台風暴雨季節或冬春迷霧來臨之際或者受到潮汐的影響,那麼别說農戶人家就連有小船的漁民家裡也無法外出幹活了。是以在那個年代農作物的産量很低,有的年份還常常顆粒無收。

後來有人在河港溝渠上先後架起了橋梁,人們無論外出或到農田去幹活都友善了。不論天氣好壞或潮水大小,人們再不用涉氷過河,特别是身體有病的農民也不再帶病涉水過河去幹活或外出了。正如我們的祖先在肯定橋梁作用時就指出:橋梁,以便于往來,免病涉。

2.促進生産。橋梁的建造,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還推動和促進了生産的發展。除了前面說到的農民下田種地不再受氣候和潮汐的影響外,因為有了橋梁,人們可以直接将家裡的肥料種子等從家裡拿到農田裡去,也可以直接将收獲的農作物從耕種的田裡運回到家裡,再不用象裝在小木船上搬上搬下要經過多次周轉,這樣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過去家裡的婦女因為有河流之隔不能下農田幹活,自從有了橋梁後,在一年幾次的農忙季節也同樣可以下田幹活了。

朱士林|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3.克敵制勝。橋梁的第三個作用反映在治安或軍事上。據坊間傳說,在舊時的崇明島上,曾經盜賊較多。但因為沒有橋梁,盜賊搶劫民居家後往往揚長而去而逍遙法外。因為當時宅與宅之間被河港或泯溝所隔,互相間無法伸出救助之手。自從在河港或泯溝上有了橋梁後互相間距離近了,走動多了,鄰居間的關系也親近了。有一年一戶姓張的人家遭劫匪上門搶劫,被劫人家大呼救命,旁邊四鄰八舍紛紛操起農用工具趕來,劫匪做賊心虛紛紛逃竄到狹窄的橋頭。有的劫匪在過橋時跌入河中落水身亡,也有兩個雖逃過河去但身上受了傷。自此以後該地方太平了。

另外傳說在明末清初,抗清義軍在崇明東部某地殺了兩個清兵後被清軍追殺。當時義軍因熟悉道路比清兵走得快且故意走河道上的小橋,待到義軍走到橋的東頭時,清軍的騎兵趕到了大河的西頭,因為橋梁狹窄清軍無法過河,隻得悻倖而回,義軍安然無恙。

4.指路導航。筆者認為,這是橋梁的另一個作用。在古老的崇明島上,那些在河港主要道路交通往來處建造的橋梁時間長了就成為了當地一個标志性建築,作為一個地名被人們傳頌着。有的橋梁還被人們作為認路的标志或差別于其他地形地貌的特征。徐兵先生編著的《崇明老地名文化》一書中收錄了把橋梁作為老地名的條目就有160多條。在曆史上,有了以橋梁命名的地标性建築,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個地方旳風土人情,也可以幫助人們指路導航。例如在過去的歲月裡,有個外地人到崇明來找一位醫生(舊時稱即中)看病,他隻知道這位郎中家住大通河附近。因為大通河西與楊家河相接,東至南北堡鎮交彙處,全長20多裡。沿着大通河走一遭,不但耗時還費力。後來老百姓問他看内科還是外科?如果看外科的,在蔡家橋北面有個姓秦的祖傳醫生,如果看内科的,在洪渡橋東南有個姓董的祖傳醫生。這樣就簡單明了,用不着從大通河的西頭走到東頭了。

正因為建造橋梁有如此重要作用,是以在舊時社會裡,封建統治者(帝王)把建造橋梁也列入治國理政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和社會安定的一件事,正如我們的先祖所說的"亦王政之一事也"。

載入崇明史冊最早的橋梁

筆者查閱了崇明有關橋梁的史料,發現在明代《正德崇明縣志》中對崇明島在曆史上舊州時代就有較多的橋梁了。在舊州時載入史冊的就有30多座橋梁(都是比較有名的橋梁),這些橋梁遍布州城内外及當時著名的東沙、西沙和三沙。

據查閱史料,崇明島在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場(天賜鹽場)升為州,隸屬揚州府。崇明升州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曆史了。

自有崇明在唐朝。崇明島從唐朝、宋朝至元朝初年,己有600多年的曆史,但因無史料可查,并不等于在這600年内崇明島上沒有橋梁。至于在這600多年内建造什麼樣的橋梁、有多少橋梁有待于進一步考證。

筆者現将載入史冊流傳至今最早的這些橋梁分别陳述于下(詳見《崇明縣卷》第26頁):

1.在舊州城内有19座橋梁

昇平橋,麗明橋,武安橋,洗馬橋,聖濟橋,惠政橋,通泗橋,濟安橋,玉龍橋,玉虹橋,吉利橋,廣惠橋,泰安橋,義和橋,迎春橋,太平橋,迎恩橋,普甯橋,慶源橋。

2.在崇明東沙有橋梁6座

青隐橋,普通橋,秦墳橋,顧家橋,施七橋,扈插橋。

3.在崇明西沙有橋梁6座

文會橋,秦庵橋,興福橋,望仙橋,裡仁橋,崇善橋。

4.在崇明三沙有橋梁4座

通津橋,泉安橋,永新橋,福源橋。

崇明州在歲月流逝的日子裡,随着撤州建立縣制以及随後縣城的多次搬遷,這35座橋梁或被潮水淹坍、或拆除改建……到了清王朝時期已不見了蹤迹。

舊時橋梁的建造者

筆者在本文(含以下章節)中所提及的橋梁主要是指那些橫跨在每條河港之上且較有名氣的橋梁。而不是千萬家老百姓自己用簡陋材料(如竹頭木棍或竹木相間或樹幹等)用草繩捆綁在一起後鋪設在小河小溝或短渠之上的橋。

舊社會裡在那些河港連着主要道路交通口建造的一座座橋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大凡在縣城内外主要河道口建造的橋梁大都由官府衙門出錢建造的,在各鄉鎮的主要河港道路口(如鄉與鄉交界處主要河港之上架設的橋梁),也是由官府拿出銀兩建造的。凡是由官府出錢建造的橋梁先要向上申報(縣向府報,府向上一級司或部報),待上級勘查準許後,即由官府衙門下撥資财(銀兩),并規定期限要求在多長時間内交差。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裡,也防止各級官員從中克扣銀兩中飽私囊,對于耗資大的橋梁也派出朝廷命官參與督建。這是一種類型的建橋者。

朱士林|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第二種建橋者是舊時社會上的富商紳士或鄉間的大糧戶(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大地主)。這些人一方面采用大鬥進小鬥出的剝削手段或加租加息的辦法千方百計盤剝廣大的勞苦大衆,另一方面用修橋補路或赈災濟民的手法做一點善事,以此來搞所謂為子孫積陰德蒙騙當地百姓,如造橋築路或捐資建廟宇等。據筆者所了解到的有關資料,有些富商或大地主為了獲得鄉民的稱道:自己主動捐款獨資建造橋梁的,也有的聯絡鄉間幾個富戶共同出資建造的,也有少數富戶在上級施壓的情況下或因其家屬中有幹了壞事以建橋做善事來抵消其罪孽而捐資造橋的。

第三種類型是由當地寺廟出資雇傭鄉民建造的。這有兩種情況:一是寺廟附近的河港之上本沒有橋,寺廟内的方丈或住持和尚,為了讓香火旺盛,招徕更多旳善男信女進香拜佛,于是在寺廟附近的河港上建造一座橋梁。另一種情況,寺廟旁邊的河港之上本有一條小橋,但寺廟内的方丈認為有必要改建一下,于是原先的小橋改成了大橋,如此香客就多起來了,廟裡的香火也更旺了。例如在新開河鎮南三裡的娘娘廟,它位于新橋港河西。在新橋港本有一條東西向的木橋,此橋原本比較狹窄,隻能走走行人。後來娘娘廟裡主持出資将此橋改建寬大的木橋,不僅可以走人,鄉民的手推獨輪車也可走,甚至于後來的牛車馬車也可通行。改建後的這座橋被稱為萬金橋(也叫萬津橋)。

第四種類型是由某某人通過殿試高中進士或舉人後獨資捐款建造橋梁的。這種做法一是榮耀祖宗,二是讓鄉間父老鄉親對他感恩戴德。

第五種類型是由鄉民集資募捐建造的。鄉民在前對鄉間主要河港道路交道口沒有橋梁吃足了苦頭,為了交通便利,為了互相間有事互相幫助,也為了推動生産,于是有人召集(俗稱出頭椽子),由鄉民自發捐款建造橋梁。

至于那些在小河小溝上架設的橋梁不計其數,這些小木橋小竹橋或小石橋大多是私人一個家庭或一個宗族建造的,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還有一種情況。在舊時的崇明島上,有不少人家是同宗住在一起,其房屋結構是坐北朝南〈或坐西朝東)的三廂房屋(有一進二進三進……),在其房屋周圍是宅溝(俗稱四汀頭宅溝),在南大門(或東大門)處宅溝上都有一條橋,這些橋都是本家老祖宗傳下來的。筆者也不作細說。

舊時橋梁的結構形式

舊時崇明島上的橋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首先從橋梁使用的材質來看:有石質材料的橋,有木質材料的橋,有磚頭和石頭混用而成的橋,還有用毛竹制作的橋,也有竹木混合制作的橋等等。

其次從橋梁所處的地形地貌來看:有高于河(港)岸基的橋(俗稱高橋),有低于河(港)岸基的橋(俗稱低泥橋),有接近水面的橋(俗稱浪塌橋)等等。

再次從橋梁本身的形狀和形态特征來看:有孔的橋(單孔,三孔和五孔),拱形的和烀背的,有攔杆和無攔杆的,有長與短的,有台階與無台階的,有單塊木闆或單條石條鋪設的,還有用三塊石條鋪設的,有單節二節或三節石條連在一起的,還有在橋墩兩旁有裝飾品的或無裝飾品的,等等。在現今的崇明學宮内有一座名叫登瀛橋的石橋,一身集有欄杆、有台階、有裝飾品等多方面的拱形孔洞小石橋。

朱士林|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本文所說舊時橋梁的結構形式是指縣内外及島上主要河港上架設的橋梁。在鄉村小河小溝上架設的橋梁的結構形式五花八門數不勝數。

舊時崇明島上橋梁的名稱

舊時橋梁的名稱可謂百花齊放,然而它的取名也有一定的規律。從總體來說,在縣城及其周邊橋梁的取名大都是用吉祥語等字來取名的,而對鄉鎮主要河港之上的橋梁或用橋梁所在地理位置取名或某某建造橋梁的姓氏或姓名來取名的……另外筆者通過查閱史料發現在整個崇明島上每個曆史時期(或每個朝代)這些載入史冊的橋梁沒有重名疊名的。現就橋梁的取名情況訴說如下:

1.用吉祥的字詞來為橋梁取名:如壽星橋、太平橋、福源橋等等。

2.用富戶紳士的名字為橋梁取名:如陸廉橋、施七橋等等。

3.用建橋人的姓氏來為橋梁取名:如丁家橋、顧家橋等等。

徐兵先生在《崇明老地名文化》-書中用建橋人姓名及姓氏命名的橋梁收錄了50多條目。

4.用橋梁本身的形态特征為橋梁取名:如長橋、高橋、烀背橋、單孔橋等等。

5.用橋梁所在地的地名或建築物為橋梁取名:如二條豎河橋、三江口橋、祖師廟橋、潭子港橋等等。

6.用四址方位為橋梁取名:如南新橋、北新橋、東三江口橋、西三江口橋等等。

7.用特殊人物或特殊事件為橋梁取名:如三貞橋、叫花橋、永固橋等等。為了便于有所了解,筆者略舉幾個事例。

(1)三貞橋。據有關史料反映,此橋在新河鎮天新村境内,跨小溟界河。在曆史上為紀念三位貞女而得名。其一位是監生朱文燦之妻沈氏(系明朝沈廷揚之曾孫女),平時勤儉持家,20歲喪夫。她曾捐建三貞橋。

(2)叫花橋。在新河鎮東北,跨南北向的長泯溝沿。據坊間傳說,早在元末明初,因黃河以北發生自然災害,大批難民向南方逃難避禍。其中有部分難民背井離鄉來到了崇明島,這些難民也被人們稱為乞丐(俗稱叫花子)。因他們落腳居住的地方河溝交叉行走不便,于是他們在居住地附近搭建了一條便橋。這條便橋用小竹頭、樹幹和小木棍及蘆頭等作為材料,還用草繩及布條筋等将竹頭木棍及樹稍等捆綁在一起,架設在出入的小河上,作為行走的便橋。人們把這條橋稱為叫花橋。後來他們之中有人發迹了,将此橋改建成石橋。解放初因當地政府興修水利,拓寬河流,将此石橋拆除。叫花橋雖己不存在了,但當地年老的村民仍然能對叫花橋的來曆說得出個一二。

(3)永固橋。此橋原名叫祖師廟橋(簡稱廟橋),橫跨南北向的新開河上連接配接新河鎮東西大街。因大河西堍北首有一座純陽祖師廟而得名。此橋原是木橋。在民國11年(公元1922年)因家住崇明二條豎河的沈老鴻為其家住新河鎮東大街的姐龔沈氏生日紀念倡議将木橋改建為石橋。後由龔沈氏捐建此石橋。石橋長約五丈寬約一丈三尺,橋兩邊都有石闆做護欄,橋的東西兩頭各有兩隻雕刻精細的石獅子等。此橋建成後改名為永固橋。1958年因新開河拓寬,該石橋被拆除。

此外,尚有許多橋梁都有一個曆史故事,不一一叙說。筆者查閱了明代和清朝與民國時期的崇明縣志(共七部),曆朝曆代這些大中型的橋梁名稱都沒有重複疊名的(指同一曆史時期内),如果在同一條河港之上的橋梁也分東西或南北,使之不易搞錯而産生難以分辨的誤會。由此也可以看出曆史上我們的先賢管理精細用心良苦。

朱士林|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淺說舊時橋梁的建造品質

“造橋師傅本事好,不用鐵釘和木料。橋身通體都是石,風吹雨打不動搖。”這是在舊時社會民間稱贊石匠師傅建造石橋本領高超的一首民謠。其意思是說石匠師傅不用一隻鐵釘和一根木料而全部用石塊、石闆和石條砌築一座高品質的石橋。在崇明的曆史上有的石橋(或單孔或三孔)經曆了百年乃至數百年風雨吹打依然非常堅固,穩如磐石。

誠然在舊時的崇明島上,曆朝曆代先後建設了無數大小不等長短不一的石橋。這些石橋除了因潮汐導緻地形漲坍而使一部分石橋坍沒沉入江底外,其餘未因自身品質而發生沉毀事故,這在舊社會堪稱造橋中的一大奇迹。要知道,在舊時社會一沒有任何機械裝置,二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三沒有較為先進的運輸工具……全靠勞動人民用木帆船将遠在百裡千裡之外的山上将石塊一船又一船地運回到崇明指定的地方(準備造橋的河港岸邊或其他地方)。當這些石塊運回後,還要有石匠師傅将這些石塊按造橋所需的尺寸,敲打刻鑿成大小不等長短不一的石墩石闆石條等,并且還要将某些石料開槽鑿洞,以便使它們成為橋型(或孔或成拱或成烀背或凹凸等)。最關鍵的是石條與石條之間有縫隙如何填滿,大小石塊銜接後如何使之不松動等,在當時社會裡,解決這一難題确實是一大發明。據筆者聽前輩說石匠師傅當時用農民收獲的糯米放在大石臼裡碾磨成粉末狀的液态然後拌石灰嵌入,使石與石相膠接,經過一段時間的凝聚固定(據說這糯米碾磨成粉末狀的液體相當于現在的萬能膠水,有待于考證)。由此可見,在舊社會生産力極其低下,沒有任何機械裝置設施,沒有科學技術情況下建造一座橋梁是多麼的艱辛和不容易。

朱士林|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上面說了石匠師傅采用持珠的工藝方法建造石橋,確定石橋品質達到上乘。在建造木橋時,木匠師傅秉承其祖師爺魯班傳下來的特殊工藝也使木橋穩固牢靠。主要工藝有開槽、推榫、着榫卯牢以及用魯班鎖固定等工藝方法;也有的木橋從加倍穩固保險起見,請鐵匠師傅預打一尺多長帶爪巴釘的長鐵釘将橋面上的豎木(與水面成直90度的橫木)與橋樁用長鐵釘扣住。這樣就不會因風吹雨打而發生松動。

總之,筆者所說的舊時社會我們的老祖宗無論建造的木橋還是石橋,其品質好是相對的,并不是絕對的。由于年代長了,也要進行修建,或者因為發展變化也要對原有的橋梁或拓寬或重新改建。比如說在清朝康雍乾時期,崇明島上主要河港道路交通口将原先架設在河港之上的木橋都改建加寬,原來隻通行小車子和人的,加寬或改建後的木橋可以通行馬車或清兵的馬隊。

舊時崇明島上有多少橋?

舊時崇明島上有多少橋梁?對于這個問題,民間曾有這麼一個說法:别看小小崇明島,島上有72座寺廟和72座橋。此話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一定依據的,隻不過我們後人并不知道先輩所說的是哪個朝代哪個曆史時期。筆者今天不說寺廟隻說橋。事實上在崇明島的各個朝代所建造的橋梁都是比較多的,史料是最好的見證人。經查閱明代《正德崇明縣志》關于橋梁這一節中,記錄了分布縣城及有關鄉鎮的橋梁有70多座(詳見《崇明縣卷》第23頁至第26頁)。

到了清朝康雍乾時期,全縣的橋梁又增加了不少,載入史冊的橋梁就有108座之多(詳見《崇明縣卷》第442頁至第445頁)。誠然一些早期建造的橋梁因潮汐氣候變化等而不見了蹤迹。

時光流逝,轉眼到了清朝末年民國初期,由曹炳麟先生編纂的《民國崇明縣志》一書記載了當時崇明島上有160多座橋梁(詳見《崇明縣卷》第1603頁至第1605頁)。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那些橫跨在全島河港之上的橋梁又增加了不少,據史料記載:1947年統計,僅在公路主幹線上建造的松木結構汽車六級的汽車橋達到了60座,其他分布在鄉鎮主要河港上的橋梁要有一百多座。

筆者順便說一下,崇明解放後,崇明人民在縣人民政府的上司下圍墾造田興修水利,先後拓寬拓展和建立了許多大中型橋梁,在鄉村的河流和泯溝上也架起了許多中小型橋梁。據有關資料反映,截至1981年底:全縣已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梁141座(其中梁式結構橋梁117座,雙曲拱橋24座);鋼筋混凝土幹河橋284座;全縣主要河港連接配接鄉村的橫河橋達到2200座(詳見《崇明縣志》<1911—1984>第458頁)。

綜上所述,可見無論架設在河港之上的大中型橋梁還是架設在鄉村裡那些小河溝渠上的小型橋梁或普通的竹木便橋,它們都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産有着密切的關系,都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産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雖然曆史上那些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橋梁如今已蕩然無存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先祖在那些沒有橋梁的日子裡過着悲慘的生活;我們也不能忘記我們的父輩祖輩在有橋的歲月裡為了他們的子孫後代過着幸福的生活而與大自然抗争拼博,自己卻過着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生活……今天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遵紀守法,自覺做一個愛護橋梁的好公民。

©版權聲明:本公衆号原創文章均為作者授權釋出,任何媒體及個人轉載請聯系本公衆号授權,并在轉載時标明出處及作者,謝謝合作。

心語編委會

主 編:陸安心

副主編:施炳剛

視 覺:沈雯逸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朱士林|話說舊時崇明島上的橋

Copyright © 2014 - 2024 心國文化

分享

收藏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