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士林|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作者:心语文化

朱士林 男 1947年8月出生, 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上海市崇明文史研究会会员,上海市崇明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得上海市高级经济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和一级(高级)商品经营师资格证。

1968年8月参加工作,2007年8月退休。退休前系崇明县供销合作总社机关干部。工作期间,先后在《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上海商业经济》和《上海住宅》等刋物和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和文章。退休后撰写的数十篇文章和诗歌也在《东方城乡报》《中国社区报》《中国剪报》《社区》《工会博览》和《速读》等报刋杂志上发表。©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投稿及咨询请联系本公众号。

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崇明岛成陆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成陆进程中,经历了无数次江海潮汐的日夜冲刷,经历了无数回上游冲积下来泥沙的沉淀聚散,也经历了无数场狂风暴雨的无情侵袭……久而久之在东海入海口的长江下游形成了若干个高低起伏大小不等的沙洲小岛;又由于涨坍不定反复无常(时而南涨北坍,时而北涨南坍),最后由无数个小沙洲积聚成了十多个面积较大的江中岛屿。与此同时在这些岛屿的中间及周边形成了无数条纵横交叉长短不一的河港沟渠(人们习惯上把数丈之宽的水面称之为河,与江面相接且有船只往来且停靠的水面称之为港,一丈以内数尺宽的水面称之为沟或小沟小河,数尺以内的水面称之为渠)。

朱士林|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我们的先祖为了生存,带领着子孙后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大自然展开了顽强拼搏和生死抗争。他们一方面挖泥填士,筑堤修坝;另一方面兴修水利垦荒种地,并在那些河港沟渠上架起了一座座连接东西(或南北)道路便于往来行走的桥梁。

今天笔者就崇明岛上历朝历代建造桥梁的有关情况作一探讨,谈谈自己的见解。

桥梁的含义及其作用

众所周知,桥梁是架设在水面或空中的建筑物。这就是桥梁的含义。关于桥梁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便于往来。崇明岛地理位置独特,三面临江一面接海,加上岛内有许多纵横交叉的河港沟渠,那时岛上的民众外出非常不方便。在成陆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岛上大多数是渔民,而少数是垦荒种田的庄稼人。在渔民家庭多数人家有一只小木船(或称小舢板),木船很小只能容得下一至两个人。那时因为河港沟渠上还没有桥,人们外出办事或者到农田干活都借助小木船作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在那个年代,人们往往居住在河东或河南,而农田却在河西或河北,那么到农田去干活没有小船就有很大的麻烦。有的农户人家无奈只好涉水过河去耕作或收获庄稼;也有的农户人家男主人为了不误农时,甚至于带病涉水过河去干农活。由于人地分隔两处,如果遇到台风暴雨季节或冬春迷雾来临之际或者受到潮汐的影响,那么别说农户人家就连有小船的渔民家里也无法外出干活了。因此在那个年代农作物的产量很低,有的年份还常常颗粒无收。

后来有人在河港沟渠上先后架起了桥梁,人们无论外出或到农田去干活都方便了。不论天气好坏或潮水大小,人们再不用涉氷过河,特别是身体有病的农民也不再带病涉水过河去干活或外出了。正如我们的祖先在肯定桥梁作用时就指出:桥梁,以便于往来,免病涉。

2.促进生产。桥梁的建造,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还推动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除了前面说到的农民下田种地不再受气候和潮汐的影响外,因为有了桥梁,人们可以直接将家里的肥料种子等从家里拿到农田里去,也可以直接将收获的农作物从耕种的田里运回到家里,再不用象装在小木船上搬上搬下要经过多次周转,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过去家里的妇女因为有河流之隔不能下农田干活,自从有了桥梁后,在一年几次的农忙季节也同样可以下田干活了。

朱士林|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3.克敌制胜。桥梁的第三个作用反映在治安或军事上。据坊间传说,在旧时的崇明岛上,曾经盗贼较多。但因为没有桥梁,盗贼抢劫民居家后往往扬长而去而逍遥法外。因为当时宅与宅之间被河港或泯沟所隔,相互间无法伸出救助之手。自从在河港或泯沟上有了桥梁后相互间距离近了,走动多了,邻居间的关系也亲近了。有一年一户姓张的人家遭劫匪上门抢劫,被劫人家大呼救命,旁边四邻八舍纷纷操起农用工具赶来,劫匪做贼心虚纷纷逃窜到狭窄的桥头。有的劫匪在过桥时跌入河中落水身亡,也有两个虽逃过河去但身上受了伤。自此以后该地方太平了。

另外传说在明末清初,抗清义军在崇明东部某地杀了两个清兵后被清军追杀。当时义军因熟悉道路比清兵走得快且故意走河道上的小桥,待到义军走到桥的东头时,清军的骑兵赶到了大河的西头,因为桥梁狭窄清军无法过河,只得悻倖而回,义军安然无恙。

4.指路导航。笔者认为,这是桥梁的另一个作用。在古老的崇明岛上,那些在河港主要道路交通往来处建造的桥梁时间长了就成为了当地一个标志性建筑,作为一个地名被人们传颂着。有的桥梁还被人们作为认路的标志或区别于其他地形地貌的特征。徐兵先生编著的《崇明老地名文化》一书中收录了把桥梁作为老地名的条目就有160多条。在历史上,有了以桥梁命名的地标性建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地方旳风土人情,也可以帮助人们指路导航。例如在过去的岁月里,有个外地人到崇明来找一位医生(旧时称即中)看病,他只知道这位郎中家住大通河附近。因为大通河西与杨家河相接,东至南北堡镇交汇处,全长20多里。沿着大通河走一遭,不但耗时还费力。后来老百姓问他看内科还是外科?如果看外科的,在蔡家桥北面有个姓秦的祖传医生,如果看内科的,在洪渡桥东南有个姓董的祖传医生。这样就简单明了,用不着从大通河的西头走到东头了。

正因为建造桥梁有如此重要作用,所以在旧时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帝王)把建造桥梁也列入治国理政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定的一件事,正如我们的先祖所说的"亦王政之一事也"。

载入崇明史册最早的桥梁

笔者查阅了崇明有关桥梁的史料,发现在明代《正德崇明县志》中对崇明岛在历史上旧州时代就有较多的桥梁了。在旧州时载入史册的就有30多座桥梁(都是比较有名的桥梁),这些桥梁遍布州城内外及当时著名的东沙、西沙和三沙。

据查阅史料,崇明岛在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场(天赐盐场)升为州,隶属扬州府。崇明升州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

自有崇明在唐朝。崇明岛从唐朝、宋朝至元朝初年,己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因无史料可查,并不等于在这600年内崇明岛上没有桥梁。至于在这600多年内建造什么样的桥梁、有多少桥梁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笔者现将载入史册流传至今最早的这些桥梁分别陈述于下(详见《崇明县卷》第26页):

1.在旧州城内有19座桥梁

昇平桥,丽明桥,武安桥,洗马桥,圣济桥,惠政桥,通泗桥,济安桥,玉龙桥,玉虹桥,吉利桥,广惠桥,泰安桥,义和桥,迎春桥,太平桥,迎恩桥,普宁桥,庆源桥。

2.在崇明东沙有桥梁6座

青隐桥,普通桥,秦墳桥,顾家桥,施七桥,扈插桥。

3.在崇明西沙有桥梁6座

文会桥,秦庵桥,兴福桥,望仙桥,里仁桥,崇善桥。

4.在崇明三沙有桥梁4座

通津桥,泉安桥,永新桥,福源桥。

崇明州在岁月流逝的日子里,随着撤州建立县制以及随后县城的多次搬迁,这35座桥梁或被潮水淹坍、或拆除改建……到了清王朝时期已不见了踪迹。

旧时桥梁的建造者

笔者在本文(含以下章节)中所提及的桥梁主要是指那些横跨在每条河港之上且较有名气的桥梁。而不是千万家老百姓自己用简陋材料(如竹头木棍或竹木相间或树干等)用草绳捆绑在一起后铺设在小河小沟或短渠之上的桥。

旧社会里在那些河港连着主要道路交通口建造的一座座桥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大凡在县城内外主要河道口建造的桥梁大都由官府衙门出钱建造的,在各乡镇的主要河港道路口(如乡与乡交界处主要河港之上架设的桥梁),也是由官府拿出银两建造的。凡是由官府出钱建造的桥梁先要向上申报(县向府报,府向上一级司或部报),待上级勘查批准后,即由官府衙门下拨资财(银两),并规定期限要求在多长时间内交差。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也防止各级官员从中克扣银两中饱私囊,对于耗资大的桥梁也派出朝廷命官参与督建。这是一种类型的建桥者。

朱士林|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第二种建桥者是旧时社会上的富商绅士或乡间的大粮户(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大地主)。这些人一方面采用大斗进小斗出的剥削手段或加租加息的办法千方百计盘剥广大的劳苦大众,另一方面用修桥补路或赈灾济民的手法做一点善事,以此来搞所谓为子孙积阴德蒙骗当地百姓,如造桥筑路或捐资建庙宇等。据笔者所了解到的有关资料,有些富商或大地主为了获得乡民的称道:自己主动捐款独资建造桥梁的,也有的联络乡间几个富户共同出资建造的,也有少数富户在上级施压的情况下或因其家属中有干了坏事以建桥做善事来抵消其罪孽而捐资造桥的。

第三种类型是由当地寺庙出资雇佣乡民建造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寺庙附近的河港之上本没有桥,寺庙内的方丈或住持和尚,为了让香火旺盛,招徕更多旳善男信女进香拜佛,于是在寺庙附近的河港上建造一座桥梁。另一种情况,寺庙旁边的河港之上本有一条小桥,但寺庙内的方丈认为有必要改建一下,于是原先的小桥改成了大桥,如此香客就多起来了,庙里的香火也更旺了。例如在新开河镇南三里的娘娘庙,它位于新桥港河西。在新桥港本有一条东西向的木桥,此桥原本比较狭窄,只能走走行人。后来娘娘庙里主持出资将此桥改建宽大的木桥,不仅可以走人,乡民的手推独轮车也可走,甚至于后来的牛车马车也可通行。改建后的这座桥被称为万金桥(也叫万津桥)。

第四种类型是由某某人通过殿试高中进士或举人后独资捐款建造桥梁的。这种做法一是荣耀祖宗,二是让乡间父老乡亲对他感恩戴德。

第五种类型是由乡民集资募捐建造的。乡民在前对乡间主要河港道路交道口没有桥梁吃足了苦头,为了交通便利,为了相互间有事互相帮助,也为了推动生产,于是有人召集(俗称出头椽子),由乡民自发捐款建造桥梁。

至于那些在小河小沟上架设的桥梁不计其数,这些小木桥小竹桥或小石桥大多是私人一个家庭或一个宗族建造的,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还有一种情况。在旧时的崇明岛上,有不少人家是同宗住在一起,其房屋结构是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的三厢房屋(有一进二进三进……),在其房屋周围是宅沟(俗称四汀头宅沟),在南大门(或东大门)处宅沟上都有一条桥,这些桥都是本家老祖宗传下来的。笔者也不作细说。

旧时桥梁的结构形式

旧时崇明岛上的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首先从桥梁使用的材质来看:有石质材料的桥,有木质材料的桥,有砖头和石头混用而成的桥,还有用毛竹制作的桥,也有竹木混合制作的桥等等。

其次从桥梁所处的地形地貌来看:有高于河(港)岸基的桥(俗称高桥),有低于河(港)岸基的桥(俗称低泥桥),有接近水面的桥(俗称浪塌桥)等等。

再次从桥梁本身的形状和形态特征来看:有孔的桥(单孔,三孔和五孔),拱形的和烀背的,有拦杆和无拦杆的,有长与短的,有台阶与无台阶的,有单块木板或单条石条铺设的,还有用三块石条铺设的,有单节二节或三节石条连在一起的,还有在桥墩两旁有装饰品的或无装饰品的,等等。在现今的崇明学宫内有一座名叫登瀛桥的石桥,一身集有栏杆、有台阶、有装饰品等多方面的拱形孔洞小石桥。

朱士林|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本文所说旧时桥梁的结构形式是指县内外及岛上主要河港上架设的桥梁。在乡村小河小沟上架设的桥梁的结构形式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旧时崇明岛上桥梁的名称

旧时桥梁的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然而它的取名也有一定的规律。从总体来说,在县城及其周边桥梁的取名大都是用吉祥语等字来取名的,而对乡镇主要河港之上的桥梁或用桥梁所在地理位置取名或某某建造桥梁的姓氏或姓名来取名的……另外笔者通过查阅史料发现在整个崇明岛上每个历史时期(或每个朝代)这些载入史册的桥梁没有重名迭名的。现就桥梁的取名情况诉说如下:

1.用吉祥的字词来为桥梁取名:如寿星桥、太平桥、福源桥等等。

2.用富户绅士的名字为桥梁取名:如陆廉桥、施七桥等等。

3.用建桥人的姓氏来为桥梁取名:如丁家桥、顾家桥等等。

徐兵先生在《崇明老地名文化》-书中用建桥人姓名及姓氏命名的桥梁收录了50多条目。

4.用桥梁本身的形态特征为桥梁取名:如长桥、高桥、烀背桥、单孔桥等等。

5.用桥梁所在地的地名或建筑物为桥梁取名:如二条竖河桥、三江口桥、祖师庙桥、潭子港桥等等。

6.用四址方位为桥梁取名:如南新桥、北新桥、东三江口桥、西三江口桥等等。

7.用特殊人物或特殊事件为桥梁取名:如三贞桥、叫花桥、永固桥等等。为了便于有所了解,笔者略举几个事例。

(1)三贞桥。据有关史料反映,此桥在新河镇天新村境内,跨小溟界河。在历史上为纪念三位贞女而得名。其一位是监生朱文灿之妻沈氏(系明朝沈廷扬之曾孙女),平时勤俭持家,20岁丧夫。她曾捐建三贞桥。

(2)叫花桥。在新河镇东北,跨南北向的长泯沟沿。据坊间传说,早在元末明初,因黄河以北发生自然灾害,大批难民向南方逃难避祸。其中有部分难民背井离乡来到了崇明岛,这些难民也被人们称为乞丐(俗称叫花子)。因他们落脚居住的地方河沟交叉行走不便,于是他们在居住地附近搭建了一条便桥。这条便桥用小竹头、树干和小木棍及芦头等作为材料,还用草绳及布条筋等将竹头木棍及树稍等捆绑在一起,架设在出入的小河上,作为行走的便桥。人们把这条桥称为叫花桥。后来他们之中有人发迹了,将此桥改建成石桥。解放初因当地政府兴修水利,拓宽河流,将此石桥拆除。叫花桥虽己不存在了,但当地年老的村民仍然能对叫花桥的来历说得出个一二。

(3)永固桥。此桥原名叫祖师庙桥(简称庙桥),横跨南北向的新开河上连接新河镇东西大街。因大河西堍北首有一座纯阳祖师庙而得名。此桥原是木桥。在民国11年(公元1922年)因家住崇明二条竖河的沈老鸿为其家住新河镇东大街的姐龚沈氏生日纪念倡议将木桥改建为石桥。后由龚沈氏捐建此石桥。石桥长约五丈宽约一丈三尺,桥两边都有石板做护栏,桥的东西两头各有两只雕刻精细的石狮子等。此桥建成后改名为永固桥。1958年因新开河拓宽,该石桥被拆除。

此外,尚有许多桥梁都有一个历史故事,不一一叙说。笔者查阅了明代和清朝与民国时期的崇明县志(共七部),历朝历代这些大中型的桥梁名称都没有重复迭名的(指同一历史时期内),如果在同一条河港之上的桥梁也分东西或南北,使之不易搞错而产生难以分辨的误会。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上我们的先贤管理精细用心良苦。

朱士林|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浅说旧时桥梁的建造质量

“造桥师傅本事好,不用铁钉和木料。桥身通体都是石,风吹雨打不动摇。”这是在旧时社会民间称赞石匠师傅建造石桥本领高超的一首民谣。其意思是说石匠师傅不用一只铁钉和一根木料而全部用石块、石板和石条砌筑一座高质量的石桥。在崇明的历史上有的石桥(或单孔或三孔)经历了百年乃至数百年风雨吹打依然非常坚固,稳如磐石。

诚然在旧时的崇明岛上,历朝历代先后建设了无数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的石桥。这些石桥除了因潮汐导致地形涨坍而使一部分石桥坍没沉入江底外,其余未因自身质量而发生沉毁事故,这在旧社会堪称造桥中的一大奇迹。要知道,在旧时社会一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二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三没有较为先进的运输工具……全靠劳动人民用木帆船将远在百里千里之外的山上将石块一船又一船地运回到崇明指定的地方(准备造桥的河港岸边或其他地方)。当这些石块运回后,还要有石匠师傅将这些石块按造桥所需的尺寸,敲打刻凿成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的石墩石板石条等,并且还要将某些石料开槽凿洞,以便使它们成为桥型(或孔或成拱或成烀背或凹凸等)。最关键的是石条与石条之间有缝隙如何填满,大小石块衔接后如何使之不松动等,在当时社会里,解决这一难题确实是一大发明。据笔者听前辈说石匠师傅当时用农民收获的糯米放在大石臼里碾磨成粉末状的液态然后拌石灰嵌入,使石与石相胶接,经过一段时间的凝聚固定(据说这糯米碾磨成粉末状的液体相当于现在的万能胶水,有待于考证)。由此可见,在旧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任何机械设备设施,没有科学技术情况下建造一座桥梁是多么的艰辛和不容易。

朱士林|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上面说了石匠师傅采用持珠的工艺方法建造石桥,确保石桥质量达到上乘。在建造木桥时,木匠师傅秉承其祖师爷鲁班传下来的特殊工艺也使木桥稳固牢靠。主要工艺有开槽、推榫、着榫卯牢以及用鲁班锁固定等工艺方法;也有的木桥从加倍稳固保险起见,请铁匠师傅预打一尺多长带爪巴钉的长铁钉将桥面上的竖木(与水面成直90度的横木)与桥桩用长铁钉扣住。这样就不会因风吹雨打而发生松动。

总之,笔者所说的旧时社会我们的老祖宗无论建造的木桥还是石桥,其质量好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年代长了,也要进行修建,或者因为发展变化也要对原有的桥梁或拓宽或重新改建。比如说在清朝康雍乾时期,崇明岛上主要河港道路交通口将原先架设在河港之上的木桥都改建加宽,原来只通行小车子和人的,加宽或改建后的木桥可以通行马车或清兵的马队。

旧时崇明岛上有多少桥?

旧时崇明岛上有多少桥梁?对于这个问题,民间曾有这么一个说法:别看小小崇明岛,岛上有72座寺庙和72座桥。此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依据的,只不过我们后人并不知道先辈所说的是哪个朝代哪个历史时期。笔者今天不说寺庙只说桥。事实上在崇明岛的各个朝代所建造的桥梁都是比较多的,史料是最好的见证人。经查阅明代《正德崇明县志》关于桥梁这一节中,记录了分布县城及有关乡镇的桥梁有70多座(详见《崇明县卷》第23页至第26页)。

到了清朝康雍乾时期,全县的桥梁又增加了不少,载入史册的桥梁就有108座之多(详见《崇明县卷》第442页至第445页)。诚然一些早期建造的桥梁因潮汐气候变化等而不见了踪迹。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由曹炳麟先生编纂的《民国崇明县志》一书记载了当时崇明岛上有160多座桥梁(详见《崇明县卷》第1603页至第1605页)。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那些横跨在全岛河港之上的桥梁又增加了不少,据史料记载:1947年统计,仅在公路主干线上建造的松木结构汽车六级的汽车桥达到了60座,其他分布在乡镇主要河港上的桥梁要有一百多座。

笔者顺便说一下,崇明解放后,崇明人民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围垦造田兴修水利,先后拓宽拓展和新建了许多大中型桥梁,在乡村的河流和泯沟上也架起了许多中小型桥梁。据有关资料反映,截至1981年底:全县已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梁141座(其中梁式结构桥梁117座,双曲拱桥24座);钢筋混凝土干河桥284座;全县主要河港连接乡村的横河桥达到2200座(详见《崇明县志》<1911—1984>第458页)。

综上所述,可见无论架设在河港之上的大中型桥梁还是架设在乡村里那些小河沟渠上的小型桥梁或普通的竹木便桥,它们都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都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虽然历史上那些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桥梁如今已荡然无存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先祖在那些没有桥梁的日子里过着悲惨的生活;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父辈祖辈在有桥的岁月里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过着幸福的生活而与大自然抗争拼博,自己却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今天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遵纪守法,自觉做一个爱护桥梁的好公民。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

心语编委会

主 编:陆安心

副主编:施炳刚

视 觉:沈雯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朱士林|话说旧时崇明岛上的桥

Copyright © 2014 - 2024 心语文化

分享

收藏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