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作者:草竹道人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摘要:

藝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藝術作品的了解則是一個複雜的認知過程。藝術心理學家貢布裡希通過其認知心理學視角為我們解析了藝術與了解之間的關系。本文旨在探讨貢布裡希的理論對藝術了解的意義,并對當代藝術研究和未來展望進行探讨。首先介紹了貢布裡希的主要理論觀點,包括藝術作品的視覺表現、心理認知過程以及藝術解讀的個體化特征。随後分析了貢布裡希的理論對當代藝術研究的啟示,強調了個體主觀經驗和認知過程在藝術了解中的重要性。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I. 引言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一種創作形式,更是一種表達和傳達情感、思想和價值觀的媒介。在不同的文化和曆史背景下,藝術被賦予了各種不同的意義和功能。首先,藝術是一種審美體驗的來源。通過藝術作品,人們可以感受到美的享受,領略到藝術家對美的追求和表達。

其次,藝術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在藝術作品中,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曆史資訊,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想、信仰和生活方式。再者,藝術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藝術家通過作品傳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引起觀者的共鳴和思考,進而實作了情感的交流和共享。

此外,藝術也是一種社會批判和思想啟蒙的工具。在一些藝術作品中,藝術家通過對社會現實和人類命運的觀察和思考,揭示了社會的弊端和人性的局限,引發了人們對社會問題和人類命運的反思和探讨。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II. 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A. 認知心理學在藝術中的應用

認知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認知過程的一門學科,它關注人類思維、感覺、記憶和學習等方面的活動。在藝術領域,認知心理學的應用為我們深入了解藝術作品的創作、傳播和接受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首先,認知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藝術創作的心理過程。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往往會受到認知心理過程的影響,比如注意、記憶、想象和語言等方面的活動。通過研究藝術家的創作過程,我們可以揭示藝術創作背後的認知機制和心理活動,進而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義。

其次,認知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觀者對藝術作品的接受和了解過程。觀者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會受到感覺、認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影響,這些因素會影響他們對作品的了解和評價。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B. 貢布裡希對面相知覺的言說

貢布裡希在他的研究中探讨了面相知覺(configural perception)在藝術作品中的重要性。面相知覺是指人們通過整體特征來感覺和了解事物,而不是單獨關注其部分細節。在藝術作品中,面相知覺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藝術家往往通過整體構圖群組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義。

貢布裡希認為,觀者在解讀藝術作品時也會受到面相知覺的影響,他們會更多地關注作品的整體結構群組織方式,而不是單純關注其中的細節元素。通過研究面相知覺在藝術作品中的運用,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觀者對作品的了解和感受,進而為藝術創作和教育提供理論支援和實踐指導。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C. 圖像意義的解讀與藝術了解

在藝術作品中,圖像意義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圖像意義是指藝術作品中圖像所表達的意義和象征,它往往超越了文字和語言的表達,通過視覺形式來傳達情感和思想。貢布裡希認為,藝術作品中的圖像意義是多層次和多元度的,它可以通過圖像的符号、色彩、構圖和風格等方面來傳達。

觀者在解讀藝術作品時,需要通過解讀這些圖像意義來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義。通過研究圖像意義在藝術作品中的運用,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進而更好地推動藝術創作和傳播的發展。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III. 語言的虛構與曆史遺留觀念的驅逐

A. 貢布裡希對語言的澄清

貢布裡希對語言的澄清展現在他對藝術表達中語言的角色和限制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在他的理論架構中,語言被視為一種表達形式,但并非唯一的表達方式。他認為,語言雖然是一種強大的工具,但在藝術表達中存在着局限性。藝術作品往往超越了語言的表達能力,通過視覺、音頻和其他感官形式來傳達情感、想法和經驗。

是以,貢布裡希呼籲人們不要過分依賴語言來了解和解釋藝術作品,而應該通過直接的感覺和體驗來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義。他的觀點挑戰了傳統的語言中心主義觀念,提醒人們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态去接受和了解藝術作品。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B. 曆史遺留觀念在藝術理論中的影響

曆史遺留觀念在藝術理論中的影響主要展現在對藝術的了解和評價上。在過去的藝術理論中,存在着一些固有的觀念和偏見,這些觀念往往是受到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響而形成的,它們制約了人們對藝術的了解和接受。例如,西方藝術史上長期存在着對非西方藝術的偏見,将其視為“原始”或“野蠻”的産物,忽視了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

類似地,某些藝術流派或風格在曆史上曾被邊緣化或貶低,導緻人們對其認知存在偏差。這些曆史遺留觀念影響着人們對藝術的評判标準和價值取向,導緻了對藝術作品的片面了解和評價。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C. 貢布裡希對虛假觀念的批判

貢布裡希對虛假觀念的批判展現在他對藝術理論中的固有偏見和誤解進行了揭露和反思。他認為,藝術理論中的一些觀念和偏見是虛假的,它們不僅阻礙了對藝術作品的了解,還限制了藝術的發展和創新。例如,對于藝術作品的标準化評判往往導緻了對創新和多樣性的排斥,使得藝術創作受到了束縛。

貢布裡希主張要打破這些虛假觀念,建立起更加開放和包容的藝術理論體系,鼓勵藝術家勇于嘗試和創新,為藝術的發展開辟新的道路。他的觀點為我們提供了重新審視藝術的視角,提醒我們要超越傳統的觀念和偏見,以更加開放的心态去接受和了解藝術作品。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IV. 藝術理論的擺脫面相學

A. 面相學的概念與曆史

面相學,又稱相學或相術,是一種古老的觀念,認為通過觀察人的面部特征可以推斷其性格、命運和其他方面的資訊。這種觀念在古代各個文化中都有所流傳,如中國的相面術、印度的相學、歐洲的相學等。

面相學認為人的面部特征與其内心特質之間存在着某種對應關系,通過觀察面部的線條、凹凸、顔色等特征,可以揭示出一個人的性格、命運和命理等方面的資訊。然而,随着科學的發展和人們對現代心理學的認識不斷深化,面相學逐漸被視為一種迷信和僞科學,其理論基礎和實證性都受到了質疑。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B. 貢布裡希的藝術理論與面相學的對比

貢布裡希的藝術理論與面相學存在着根本的差別。首先,貢布裡希強調藝術作品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認為藝術作品應該被視為獨立的實體,而不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和控制。相反,面相學将人的面部特征與其性格、命運等方面的資訊聯系起來,認為人的面部特征可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某些方面。

其次,貢布裡希強調藝術作品的多樣性和開放性,認為藝術作品可以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其内涵和意義也因人而異。然而,面相學則将人的面部特征歸納為一種固定的模式,認為不同的面部特征對應着特定的性格和命運,缺乏對個體差異的認識和尊重。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C. 藝術理論的現代化與面相學的廢棄

随着科學的發展和人們對心理學、認知科學等領域的認識不斷深化,面相學逐漸被視為一種迷信和僞科學,并逐漸被社會所廢棄。相比之下,貢布裡希的藝術理論更加符合現代科學的認知和人們的審美觀念。

現代藝術理論強調藝術作品的多樣性和開放性,鼓勵人們以開放的心态去接受和了解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注重個體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表現欲望。與此同時,現代藝術理論也注重對藝術作品的觀念性和意義性的了解和解釋,鼓勵人們通過深入的思考和體驗去探索藝術作品的内涵和意義,進而更好地了解和欣賞藝術。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V. 藝術與了解的新視角

A. 藝術解讀的多樣性

藝術解讀的多樣性是現代藝術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同的觀者可能會對同一件藝術作品産生不同的了解和解釋,這種多樣性反映了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以及藝術作品的開放性和多義性。例如,一幅抽象畫作可能被某些觀者解讀為對情感的抒發,而被另一些觀者解讀為對形式和色彩的探索。是以,藝術解讀的多樣性不僅反映了觀者的個人經曆和文化背景,也反映了藝術作品本身的複雜性和多義性。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B. 貢布裡希對藝術解讀的啟示

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了解藝術解讀的架構。他強調個體在了解和解釋外界資訊時所采用的認知政策和心理機制,認為藝術解讀是一個個體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過程,涉及到感覺、記憶、想象等多個認知過程。

貢布裡希的研究啟示我們,藝術解讀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接受和了解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和互動的過程,個體在了解和解釋藝術作品時會受到自身認知結構和心理機制的影響,是以産生了多樣化的解讀和了解。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C. 當代藝術理論的發展與貢布裡希的影響

在當代藝術理論的發展中,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對藝術解讀和了解的研究産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個體在藝術解讀過程中所采用的認知政策和心理機制,探讨個體在了解和解釋藝術作品時所經曆的心理過程和認知過程。

另一方面,貢布裡希的理論也為藝術教育和藝術評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例如,通過研究觀者的感覺和情感反應,可以為藝術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政策;通過分析觀者的解讀和了解,可以為藝術評論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和評價。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VI. 結語

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為藝術了解提供了深刻的理論基礎。他的研究強調了個體在了解藝術作品時所采用的認知政策和心理機制,揭示了藝術解讀是一個個體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過程。這一觀點對于我們了解藝術作品的本質和意義具有重要意義。

貢布裡希認為,藝術作品不僅是一種外在的客觀存在,更是個體在感覺、記憶、想象等認知過程中所建構的主觀體驗。是以,藝術解讀不僅僅是對作品的了解和解釋,更是個體與作品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藝術與了解:貢布裡希的認知心理學視角

論文作者:蘆熙霖

參考文獻:

Zeki, S. (1999). Art and the brain.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6(6-7), 76-96.

Shimamura, A. P., & Palmer, S. E. (Eds.). (2012). Aesthetic Science: Connecting Minds, Brains, and Exper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聲明:本人賬号下的所有文章(包括圖文、論文、音視訊等)自釋出之日72小時後可任意轉載或引用,無需告知本人。如需約稿,可聯系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