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叫誰都叫“老師”?合适的職場稱呼怎麼選

作者:濟甯新聞網

相比于工作多年的人士,職場新人工作經驗少,應變能力不夠強,更容易對稱謂問題感到困惑。

90後李依依的工作群裡,“老師”以平均每天30次的頻率出現。李依依在北京從事市場營銷工作,這一稱謂已成為她和合作對象溝通的固定用語。

在河北廊坊工作的李盈瑩,有近10年職場經驗。多數情況下,她以“姓+職位”或“姐哥”稱呼對方,但在教育訓練或開會等需要請教他人的場合,她仍會叫對方“老師”,覺得既禮貌又親切。

日前,央視網在微網誌發起“你會經常用‘老師’稱呼别人嗎?”的投票,有10萬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有約三分之一的人經常稱别人老師。

作為建立良好職業形象的重要一環,職場稱呼影響着人際交往的效果。既顯尊敬又不易出錯的“老師”,可謂稱呼的“萬金油”。然而,“老師”被廣泛使用的同時,有不少人認為這是詞語亂用,是對教書育人的老師的不尊重。那麼我們應如何使用“老師”這一稱呼?如何選擇合适的職場稱呼?

當“老師”這個稱呼“通貨膨脹”

在某科技公司從事營運工作的王欣,很讨厭稱呼别人“老師”,覺得這是假客氣、裝文化。雖然她有時也用,但一般是為了“随大流”。在工作中,她更喜歡和同齡人以名字相稱,對于年長者稱呼“哥姐”或“老闆”。

起初,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授課教師範陽陽也對此不解。“為了一節課,我們前期查閱了很多書籍資料,歸納梳理,傳遞知識,才能被稱一聲‘老師’。然而現在很多人什麼都沒做,也被這麼稱呼。”她覺得,這是對這一職業稱呼的濫用。

不過,範陽陽後來逐漸接受并了解了這一現象。“三人行,必有我師。”她認為,如今群體溝通變多,上課不是擷取知識的唯一管道。如果一個人能從他人身上學到東西,那麼對方就是他的老師。“表面上看,似乎誰都能被稱為‘老師’;實際上,很多人心裡都有‘一杆秤’。隻有面對真正尊重的人,認可對方時,他才會用這個稱呼。”範陽陽說。

對于職場稱呼,95後東北女孩趙丘經曆了一番探索。上學期間,她從未稱呼學校外的人為“老師”。研三時,趙丘在某公考教育訓練機構實習,由于公司不少員工兼具職員和老師的雙重身份,她直接稱上司和同僚為“老師”。畢業後,趙丘進入哈爾濱某物流運輸相關公司工作,同僚多用“哥姐”相稱,她也沿用這一習慣。

趙丘真正稱呼他人為“老師”是在一年前。彼時她被借調到北京總部,同期過去的還有很多其他地區的從業人員。“當時的同僚都互稱‘老師’,剛開始我以為大家不熟,為了表示尊重才這麼叫,後來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的稱謂。”在她看來,很多時候大家就是在工作中互相學習,“特别是剛入職時帶你的人,相當于是你的師傅,稱呼‘老師’沒有什麼不好”。

作為一位深圳的中學教師,丁花能夠接受“老師”稱謂被廣泛使用。“姓比名好記,而且叫‘老師’比較恭敬。”由于在學校工作,和同僚互稱老師對于她來說,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不過偶有特殊情況,她說:“學校的财務和行政人員不是教師,但直接喊名字有點尴尬,是以最後我也喊他們‘老師’。”

在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工商與人力資源管理系教師來半分看來,“老師”是一種避免尴尬的稱呼方式。“在工作環境中,稱謂是伴随着職業的發展而發展的。有的時候你不一定清楚如何稱呼對方合适,而‘老師’這一稱謂不論男女、何種職級或行業,都能适用。”她說。

稱呼重要,但專業度更重要

來半分認為,稱呼定義了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系,也是一種文化的展現。通過稱呼能夠看出兩個人之間的親疏遠近,尊稱也能表現對對方的尊重。

記者觀察到,在不同的行業、面對不同的人,得體的職場稱呼有所差異:網際網路公司常以花名或“×同學”相稱;外企習慣使用英文名;有的行業偏好稱呼職業,如“×醫生”“×導演”;還有的行業則直呼其名或按年齡稱呼“哥姐”……

面對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稱謂給職場人士帶來了挑戰。因稱呼不當,尴尬的情況時有發生。

“我最糾結的是稱呼那些年紀相近但工作年限比自己長,且擔任一定職務的人。”丁花表示,面對這種情況,有人選擇用‘姐或哥’稱呼,然而包括她自己在内,很多人不喜歡這個稱謂,“起碼差個七八歲喊姐我才能接受”。

曾經有一個新入職的同僚,雖然和丁花同齡,但一直喊她“姐”。“可能在他看來,自己很恭敬,但這讓我非常不舒服。”待到和對方熟絡後,丁花說明了自己的困擾,甚至和對方詳細比較了出生年月日,最後發現同僚比自己的月份還大。

因職場稱呼陷入糾結,李依依和咨詢行業的劉芳也曾經曆。李依依剛工作不久,便被安排負責和一個重要客戶對接。溝通線上上進行,對方叫她“李老師”,李依依受寵若驚,覺得自己資曆尚淺,不配被這麼稱呼。“我要不要和他說,叫我‘依依’或者‘小李’就好?”李依依咨詢同僚,得到的建議卻是不要說,“這是在放低你的姿态,容易讓對方輕視你,不認真思考你的問題”。雖然不知說明稱謂是否真的會對之後的溝通産生影響,但為了保險起見,李依依沒有說出口。

實習期間,劉芳被派到乙方公司參與項目時,也被叫了一個不比對的稱呼——“劉總”。和李依依不同的是,她當即和對方委婉地表示:“您不用客氣,叫我‘小芳’就好。”劉芳覺得自己并沒有因為稱呼而被忽視。

“稱呼不合适可能影響對方的重視程度,但關鍵在于你本身的專業度。”來半分分析,如果你的專業度夠強,對方不會在乎你是“小李”還是“李老師”;如果對方本身對和你溝通的事情不感興趣,不論稱呼什麼,對方都會敷衍。“稱謂很重要,但沒有真正接洽的工作内容重要。”她說。

範陽陽認為,很多人特别謙卑,怕别人把自己高擡了。然而,既然雙方能夠合作,至少在交流的過程中,你和對方處于一種平視關系。在她看來,稱呼“老師”是平等的展現,“小+姓”的稱呼常見于上級對下屬、長輩對晚輩之間,在合作關系中用這一稱謂是不合适的。

如果想和對方拉近關系,範陽陽覺得可以主動說出自己偏好的稱呼。“你說出來後,對方會衡量兩人的關系,如果關系不到,對方可能還是保持原來的稱呼不變。”她說。

提前準備,避免尴尬

進入一個新環境或認識新人,如何選擇合适的稱呼?

來半分建議,從職業、地位和企業文化出發,将常見的幾種職業分類,而後根據類别了解該行業的社交禮儀。和對方關系的親疏也是稱呼的判斷标準,“關系較近時,稱謂可以随意些,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稱呼也要正式”。

範陽陽介紹,一些職業有特定的稱呼,比如工程師被稱為“姓+工”,導演被稱為“姓+導”等。“這些特定稱呼具有個性化,使用此類稱謂能夠展現你對對方的重視,但在你不知道或沒有特定稱謂的情況下,叫‘老師’是最保險的。”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前一天,範陽陽接待了一個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總監姓“付”,若直接稱呼“付總監”容易和“副總監”産生歧義,是以大家叫他“付老師”,避免了尴尬。

據來半分觀察,相比于工作多年的人士,職場新人工作經驗少,應變能力不夠強,更容易對稱謂問題感到困惑。她建議年輕人,面對不熟悉的人,可以提前咨詢前輩或做攻略,了解合适的稱呼。“如果真的出現了尴尬的情況,心理強大一點,及時調整即可。總體來說,大家對年輕人還是比較寬容的。”她說。

在介紹自己時,來半分認為,我們應依據場合而定。如果你由前輩帶領前往,不是這場社交場合的主角,最好不要太出風頭。根據整體交往的節奏,決定在多大程度上介紹自己。如果是自己獨自拜訪,一定要介紹。

來半分同時提醒,以上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産生的做法,對于外交外事場合并不适用。外事場合涉及到跨文化的問題,對于稱謂要格外注意,提前準備。

對于被稱為“老師”的人,範陽陽希望他們能扪心自問:自己能否對得起這個稱謂?“老師要對人帶來正向引導,希望每個被叫‘老師’的人可以配得上這一聲‘老師’。”她說。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除範陽陽、來半分外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