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楚霸八百年】從曆代君主看楚國八百年曆史(一):西周14代

作者:秦楚刊号

@秦楚刊号

請加關注下期繼續。

【楚霸八百年】從曆代君主看楚國八百年曆史(一):西周14代

根據史書記載,楚國的遠祖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他的後代有一支被帝喾任命為掌管火事祭祀的火正,名叫祝融。祝融的子孫後代中有一個叫季連的人,是楚民族形成的标志性人物。季連姓芈,後來的楚人以芈為姓就是從季連繼承而來。商末周初時,季連後裔中出現了一位叫鬻熊的傑出人物,曾對周朝建立做出過重要貢獻,被尊為楚國先祖。

鬻熊的妻子妣厲生兒子熊麗時難産,剖腹生子後死去,巫師用荊條(即“楚”)纏繞腹部埋葬,這就是楚人稱謂的來源。鬻熊的兒子熊麗開始以芈為姓、以熊為氏。熊麗及其子熊狂擔任首領時期,開始逐漸建立統治關系,樹立自己的權威,對土地和百姓實行有規模、有秩序的管理,但這一切并沒有得到周王朝的認可。至周成王姬誦即位,感懷熊氏數代效忠,将鬻熊曾孫熊繹分封到丹陽(今河南省淅川縣境内),建立楚國。楚國八百年曆史由此正式開啟,到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所滅,期間共經曆了43代君主。本文首先介紹西周時期楚國的14位國君。

1、熊繹(在位時間:約公元前1042—前1006,共36年)

熊繹因祖上三代之功,被周成王賜以“子男之田五十裡”,建立楚國,封為第四等爵号,稱為楚子,定都丹陽,成為楚國始封君。熊繹娶姬姓女子為妃,生下了熊艾、熊茂兩個兒子。對于一個幾經颠沛流離的民族來說,能有一個甯靜的生存環境,臣民們已經感到十分滿足了。此時楚國隻是方圓僅有五十裡的小國,盡管地位低下,曾受到周王室的不公平待遇,心有不滿,但受到先輩熏陶和教誨的熊繹選擇了默默忍受,“筚路藍縷一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發展生産,擴大疆土,率領楚國臣民艱苦創業,努力創造财富,增強國力,求生存謀發展,對周朝按時朝貢桃弧棘矢及苞茅等地方特産,奉事唯謹,充分展示了楚人審時度勢的機敏以及堅毅隐忍的意志。

2、熊艾(在位時間:前1006—前981,共25年)

熊艾,又叫熊隻,熊繹長子。熊艾娶姒姓女子為妃,生子熊䵣。熊艾在位期間,繼續以先王“筚路藍縷”的精神開拓創業,培育武裝力量。他吸納周朝的典章和周公旦的治國方略并加以運用,促進了楚國的發展速度和品質,丹陽成為早期楚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期間周昭王曾經率兵兩次攻伐楚國,但都被熊艾擊敗。

3、熊䵣(在位時間:前981—前970,共11年)

熊䵣是熊艾之子,娶秦國女子為妃,生下熊勝、熊楊兩個兒子。熊䵣具有膽識和魄力,在位期間,帶領臣民開疆辟土,建立規章,自力更生,使國家日益強盛,并中止了向周王室進貢,以緻于周昭王于公元前977年親率大軍第三次南征,全力打擊楚國,但遭到早有準備的楚軍痛擊,在渡過漢水時幾乎全軍覆沒,周昭王也墜落漢水而死。楚國從此逐漸走上了與周王室分庭抗禮的道路。

4、熊勝(在位時間:前970—前946,共24年)

熊䵣長子。在位期間,大力發展生産,群眾生活得以改善,國家實力不斷增強。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熊勝曾跟随周穆王一起出征,大舉攻伐徐國,進而也令楚人眼界大開。

5、熊楊(在位時間:前946—前887,共60年)

熊䵣次子,又作熊钖,其兄熊勝死後無子,繼其兄之位為楚君。熊楊娶趙女為妃,生子熊渠。熊楊繼續遵循幾代先王的路線和方針,開發礦産資源,聚集财力,改善民生,擴充兵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為擴大地盤作準備,蟄伏在山林之間的楚國人已經開始鋒芒初露了。

6、熊渠(在位時間:前887—前877,共10年)

熊楊之子,是楚國曆史上一位著名的國君,勇猛過人,膽識和謀略非凡,楚國後人一直把他當作神奇人物傳誦。熊渠娶姜姓女子為妃,生三子,即毋康、摯紅、執疵。熊渠善射,《史記》說其射功竟超過了神話人物後羿。一次,熊渠夜行,見卧石,以為是一隻蹲伏的老虎,彎弓射之,連箭矢箭镞都射到石頭裡去了。

熊渠即位後,趁着周王室衰弱和中原動亂之機,采用近交遠攻的政策,攻伐庸、楊越、鄂等國,大肆開疆拓土,使楚國由一個方圓僅有五十裡的小國,擴充成為控制着江漢平原的大國,走上了反叛周朝和獨立發展的道路。熊渠對周王室一直未能晉封楚君極為不滿,公開宣稱“我蠻夷也,不以中國(中原)之号谥”,公然以天子自居,封長子熊毋康為句亶王、次子熊摯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到周厲王時,熊渠擔心暴虐的厲王攻打楚國,又主動去掉了這些王号。(注:按《史記·楚世家》記載,熊毋康、熊摯紅、熊執疵即熊延均為熊渠兒子;但根據清華簡《楚居》,則熊摯紅、熊延為熊毋康兒子、熊渠孫子。)

7、熊摯(在位時間:前877—前876,共1年)

原名熊摯紅,熊渠次子。熊渠去世後,由于其長子熊毋康也早逝,按制度立次子熊摯繼承楚君之位。由于熊摯體弱多病,即位次年其弟熊延發動政變,逼迫在位不滿一年的熊摯退位,熊摯兵敗失權,逃奔出國,幾經流浪,最後逃到了夔國(今湖北秭歸境内)。

8、熊延(在位時間:前876年—前847,共29年)

原名熊執疵,熊渠少子,通過暴力奪取政權成為楚君,改名熊延。熊延娶姒姓女子為妃,生子熊勇、熊嚴。熊延雖然在位時間很長,但史書資料中幾乎沒有關于他事迹的任何記載。

9、熊勇(在位時間:前847—前838,共9年)

熊延長子。熊勇在位時期,西周王朝于公元前841年發生了一場席卷全國、震驚天下的“國人暴動”,造反的群眾憤怒地沖進王宮,周厲王隻得狼狽逃竄至彘邑(今山西霍州境内)避難。國人擁立召公、周公二相攝政,史稱“共和”。此時的楚國則趁周王室内亂之機繼續發展自己,國内政局相對穩定。

10、熊嚴(在位時間:前838—前828,共10年)

熊勇之弟,熊延之子。因熊勇膝下無子,由其弟熊嚴繼承國君之位。熊嚴在位期間,把主要精力放到發展經濟方面,在提高國民生活水準的基礎上使國家财力有了較大的增強,對周圍鄰國不侵不犯,保持較為平靜的狀态,楚國人口也增加很快,熊延本人就有四個兒子和三個女兒。熊嚴的四個兒子伯霜、仲雪、叔堪、季徇在熊嚴去世後曾為了争奪君位長期互相殘殺。

11、熊霜(在位時間:前828—前822,共6年)

熊嚴長子,又名伯霜。熊霜即位後,被三個弟弟結成同盟共同反對。為了穩定局勢,熊霜操勞過度,在位僅六年就遺憾病逝。熊霜無子,在他去世後三個弟弟都想奪得君位,開始各自為政,骨肉相殘。最終老二仲雪被殺身亡,老三叔堪兵敗不得不逃亡到百濮之地去避難,直到老死于斯。老四季徇以強暴手段奪取了楚國政權,自立為君。

12、熊徇(在位時間:前821—前800,共22年)

熊嚴之子,熊霜之弟,又稱季徇。熊徇娶宋女為妃,生子熊咢。熊徇頭腦清醒,思維敏銳,善于洞察國内外形勢。他即位後,因勢利導,對内實行親民政策,大力發展農牧業,積聚财力,使國内政局穩定,國勢一度複興;對外開始了由守轉攻,使楚、周關系又重新緊張起來。周王室為了加強對楚的控制,陸續在漢水以東、以北和江淮間分封了數十個姬姓或姻親諸侯國,即所謂“漢陽諸姬”,形成一道屏障,嚴重地阻礙着楚國的發展。

13、熊鄂(在位時間:前800—前791,共9年)

熊鄂,亦稱熊咢,熊徇之子。熊鄂娶胡女為妃,生子熊儀、熊倫。因周王室利用“漢陽諸姬”對楚進行嚴密控制,熊鄂即位後自稱為“公”,

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率臣民發展生産,壯大實力,為尋找機會向外擴充創造條件。這時楚國冶鑄業初具規模,已能鑄造成組編鐘等,從其銘文看,文字風格與用語同于中原;楚曆以數詞紀月、幹支紀日,亦與中原周、魯相同。

14、楚若敖熊儀(在位時間:前791—前764,共27年)

熊儀為熊鄂之子,西周時期最後一位楚君,死後葬在若,被尊為“若敖”,這是楚君有谥号的開始。熊儀娶姬姓、姜姓兩女子為妃,共生四子,即熊坎、鬥伯比、鬥射師、成得臣。熊儀繼承先王遺志,繼續艱苦奮鬥,勤儉治國,楚國開始向外擴張,首先攻滅若(鄀,今淅川縣西南)國。敖的本義是軍事首領,而早期楚君一般兼任軍事首領,這是熊儀被稱為若敖的原因。楚若敖的後人中,出現過不少有名軍事家,都曾在楚國對外擴張戰争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前771年(若敖二十年),申侯聯合鄫與犬戎等部落方國,攻打周王朝直至鎬京,周幽王被犬戎所殺,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被迫東遷,徙都洛陽,史稱“東周”,周王朝從此更加衰弱,“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中國曆史進入了諸侯争奪霸主的春秋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