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作者:三秦青年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自從上了大學

我真的越來越怵和父母打電話了

每次和父母打電話的内容僅限于

“吃了嗎?睡得怎麼樣?生活費夠不夠?”

“嗯嗯”答完之後,就是令人尴尬的沉默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有時候也想和他們分享最近遇到的事情

但他們總是表現地很茫然

“哦,是嗎?”

想向他們傾訴最近遇到的困難

但每次都會被批評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是不是不夠努力”“多花點心思在學習上”

久而久之就越來越不知道說什麼

回想起來

這種情況其實從高中就開始了

父母隻會關心我的成績和衣食住行

僅僅想了解我學習有沒有進步、成績排第幾

可連聯考填志願也沒有給我建議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天

和父母打電話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我要去上課了,拜拜”

隻好找借口結束這重複尴尬的聊天

我和父母之間

仿佛橫亘着一條看不見的鴻溝

明明是至親之人

卻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很久沒有深度交流過了

可我也想和父母分享喜怒哀樂呀

唉...可我真的能改變這一切嗎?

溝通鴻溝背後父母的苦心

進入大學後

我們和父母的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

從小時候的如膠似漆

變成了長大後的隔岸相望

似乎每個人和父母之間都存在一些代溝

但我們卻很少關注到沖突背後父母的感受:

“家裡少了個人之後,心裡總是空落落的,整天也不想做别的事情了,想念孩子,又不敢給他打電話,怕打擾他。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孩子上大學後,溝通越來越難,和他打電話也很不耐煩,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看家長群裡,感覺其他父母都很厲害,幫孩子找很多資源,幫助他們做好規劃,但我也沒有這份力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完全不知道怎麼才能幫到他,有時真的很無力……”

其實我們的父母也在困惑,也在糾結

也想更好地表達對孩子的愛

可能不小心就用錯了方法

我們也需要換位思考

了解父母“笨拙”的苦心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以下溝通小技巧

(敲重點!)送給我們和爸爸媽媽共同成長為更好的孩子和父母

鼓勵父母适應角色的變化

在大學階段,個體會進一步完成與父母的分化,我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會增強。作為孩子,可以鼓勵父母适應角色的變化,尊重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放手讓我們逐漸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讓爸爸媽媽從“家長”變成“朋友”,與我們更平等地相處,從“主導者”變成“配合者”,從“決定者”變為“支援者”,做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哪怕我們遇到挫折、哪怕無處可去,但知道世上總有一片為自己遮擋風雨的屋檐,就足夠了。

另外,上大學後和父母的空間距離增強,可以讓爸爸媽媽把目光從我們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又沒時間做的事情,培養一些新的興趣和愛好,先成為自己,其次是父母。

聊天溝通不能少

在聊天時間上

我們可以和父母商量約定好溝通的時間和方式。不定期的零碎溝通要有,更應有完整的定期的溝通習慣。例如以一周或兩周為一個周期,或家長主動,或孩子主動,合約形成後要嚴格執行,家長可監督提醒。溝通提醒方式可以多樣,電話、視訊、微信等均可。

在聊天内容上

(1)作為孩子,我們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碎片,推薦自己經常浏覽的學校網站、公衆号,有關我們在校生活與學習狀況的連續報道等,幫助他們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前沿思想。

(2)與父母聊天的差異,甚至一個小小的表情包也展現得淋漓盡緻,我們要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和寬容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并幫助長輩了解表情包的意思,相信他們也能跟上我們年輕人的潮流。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我愛用的表情包)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我媽愛用的表情包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3)作為父母,可以從關心衣食住行,發展到關心孩子精神生活,比如: 關心孩子情感生活、休閑娛樂、旅行、自我價值等,當和孩子聊天時保持專注,不要同時幹其他事情,對孩子的分享做出積極回應,培養對青年人問題的敏感。

建議父母改變溝通方式

當我們分享自己的開心與難過時

有時會聽到父母評判對錯的說辭

隻判斷“行為”的好壞,不關注“感受”的存在

用說教一點點将我們的話堵了回去

當受挫時,我最讨厭這樣的對話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我最需要這樣的關心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父母對我們真正的感受與了解是:“我看見你了,我看見了你的努力,我也看見了你的挫敗。考試成績并不是最重要的,你的價值和閃光點不會是以而失了光芒。”

是以請爸爸媽媽對我們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認可的話語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讓我們可以分享大事小事、歡笑悲傷。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成長的過程就是

慢慢和父母漸行漸遠

當我們長大後離開家

能夠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

而父母對我們的唠叨

卻越來越多

父母有時很難了解年輕人的溝通方式

但卻很認真地關心着

兒女在外過得是否健康快樂

日常的電話

對父母來說

是寬慰,是安心

不要害怕與父母溝通時的冷場

他們隻是想你了

“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松的樣子

微笑着說回去吧轉身淚濕眼底”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

是人間最美好的表達

我們在奔向更廣闊的世界時

父母永遠是身後

最堅強的後盾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來源 | 中國大學生線上◆編輯 | 木子◆校審 | 從心、深海◆稽核 | 小草、劉思源

點亮“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和“
和父母打電話總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像每次都會變身“嗯嗯怪”......

記得給父母打個電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