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作者:學習大軍

壽甯縣警察局交警大隊

女子騎行中隊

建隊5周年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2019.5.7—2024.5.7

5月7日,當一縷陽光穿透清晨的薄霧,壽甯縣夢龍街前,一列熒光綠色的女騎隊伍已整裝待發。随着隊長一聲令下,這支平均體重約100斤的年輕女警跨坐上近400斤重的警用摩托,在轟鳴的引擎聲中奔赴各個執勤點疏導交通、查處違法。

壽甯縣警察局交警大隊直屬女子騎行中隊是甯德市首支女子騎行隊。自2019年建隊以來,該中隊踐行“善實、善柔、善戰、善創”隊訓精神,緊盯群衆訴求,緊扣交通痛點堵點,将“柔性社會管理”理念融入道路交通管理和隊伍建設,實作了“道路交通順暢、民意訴求通暢、交通安全曉暢、人人心情舒暢”的“四暢”目标。

因工作成績突出,壽甯女騎先後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1次,榮獲“福建省三八紅旗集體”“全警實戰大練兵省級标兵集體”等各級榮譽18次,湧現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青少年普法優秀輔導員”等先進典型。

“柔性執法”釋放“剛性力量”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這樣的措施更有人情味,比一張簡單的罰款讓我更受教育。”近日,在壽甯縣子來橋交警崗亭外,體驗了一把交通勸導員“角色扮演”的張女士對記者如是說道。

10分鐘前,張女士因未佩戴安全頭盔騎行被壽甯女騎當街攔下,本以為免不了一張罰單,不想卻被告知可通過“教育免罰四選一”免去繳納罰金。簡單思考後,張女士選擇穿上紅馬甲,從違法行為人“變身”交通勸導員,在女騎隊員的帶領下共同維護交通秩序。這是壽甯女騎以“軟功夫”浸潤交通治理“硬實踐”的生動一幕。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壽甯,素有“地僻人難至,山高雲易生”之說。随着城市建設的提速和人、車數量的快速增長,群衆出行需求問題也日益突出。如何提高群衆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壓降交通事故發生率?近年來,壽甯女騎積極探索基層交通安全治理新思路,讓“柔性執法”釋放“剛性力量”,為山城交通治理找到新解法。“早在建隊之初,我們便立足過往‘以罰代教、一罰了之’現象帶來的群衆抵觸情緒和社會沖突問題,轉變傳統生硬、冰冷的執法方式,創新推出‘分色提醒’柔性勸導執法。通過發放‘黃、橙、紅’三色提示卡,對一次、二次、三次違停的車主采取溫馨提示、教育勸導、警示處罰等分類管理。”壽甯縣警察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兼直屬女子騎行中隊隊長徐曉宇介紹,這種基于指導、建議、提醒、勸告等非強制性手段的違停整治方法,讓“刻闆”的執法轉化為了“人性”的服務,也收獲了顯著的成效。至今,該中隊共發放違法停車提示卡21535張,撥打勸導電話8652通,發放違法停車告知單7910次,柔性勸導違停車輛數量占總違停車輛的63%。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2022年以來,該中隊針對交通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現象,再次創新推出“四項清單”,将城區常見的37項交通違法行為按照違法行為對象、危害程度不同,列入“糾正後放行”“教育免罰”“首違警告”“嚴重違法嚴查嚴管”等“四項清單”,推行階梯式執法。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特别是在‘教育免罰’中,違法行為人可通過選擇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與交通文明勸導、參與學法考試、公開承諾不再違法等方式免除本次違法處罰。不僅給了違法行為人相應的選擇權,減少了群衆對強制執法的抵觸,同時也兼顧了警示鞭策,讓制度與規則更加入腦入心。”徐曉宇說,為進一步提升柔性執法效能,該中隊還通過建構“視訊巡邏+廣播喊話+電警抓拍”模式,推出“遠端執法”模式,以提升路面管理快速處置能力和執法覆寫面,實作柔性執法警務模式“智能化”。

如今,随着各項“柔性”管理舉措的持續推進,壽甯城市交通管理也實作了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的轉變。

“三校兩車”延伸宣傳“觸角”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3月28日,南陽鎮三角坪廣場上,一部搭載着螢幕的“大篷車”吸引了來往村民們的目光。人來人往中,女騎警們快速将大篷車内的折疊桌、折疊椅、互動道具、彈力展闆、刀旗等特色裝備放置在廣場中央,搭起了一個主題鮮明的交通安全宣傳台。

“現場誰能告訴我怎樣才是正确的戴頭盔方法呢?”“我來吧,我來吧!”村民王大伯走到宣傳員身邊拿起頭盔示範了起來。“鄉約警營大篷車”前,女騎警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将農村常見的交通安全知識點講解給南陽鎮的村民們,引起群衆的共鳴。

“受地緣因素和農耕生活習俗影響,山區村民大多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而傳統的交安宣傳在宣傳管道、傳播閱聽人、活動頻率、持續時間等方面都有局限性。”壽甯縣警察局分管交警大隊副局長詹炳生表示,是以,搭建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基層宣講體系十分必要。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經過多年探索,該中隊利用每年春耕至秋收的夜間農閑時間,把“公安夜校”搬進“田間地頭”,通過“6個1+N”(即1支宣講隊、1部多功能宣傳車、1個快闆節目、1場觀影活動、1組互動遊戲、1套展闆、N把小闆凳)的模式,面向農村群衆進行有針對性的宣講。同時依托“壽甯交警微釋出平台”設立“普法網校”,拓寬宣傳管道,推出“黨史故事周周講”“定格動畫”“騎警說”“志願者小講堂”“曉警之窗”等線上宣傳品牌,将傳統宣傳的“單一供給”變為“多元選擇”,讓群衆在“線上”也能享用交安知識“大餐”。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為了将宣講力量下沉至一線,壽甯女騎還積極開辟生活化、日常化場景,探索引入“宣講+服務”主題專車——“鄉約”警營大篷車,以放電影、說快闆、講案例等群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将理論課堂搬到街頭巷尾、公園廣場和農村集市等。同時發揮警用機車機動性強、覆寫面廣的優勢,建立“騎行巡邏+移動宣傳”平台,依托警用摩托喊話系統動态播報錄制廣播,以小切入點、移動式的宣講方式讓黨的方針政策、法律常識傳遍大街小巷。

僅2023年,“壽甯公安夜校”已開班30期,直接閱聽人達1萬餘人;“普法網校”網絡浏覽量達2億餘次,多次形成網絡輿論宣傳熱點;“鄉約”警營大篷車開展宣講、服務45場次,閱聽人2萬餘人,真正做到“群衆走到哪,課堂開到哪,宣傳觸角就伸到哪”。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念茲在茲,此心不越。2021年,壽甯女騎針對兒童道路交通安全宣傳,結合自身業務工作,創新打造全市首個兒童駕校——“安安兒童駕校”,通過沉浸式的場景體驗,搭配知識點和法律常識的講解,進而加深兒童對知識了解和掌握。

“上車系好安全帶、斑馬線前要減速、保持安全車距……”在這裡,孩子們可以身臨其境體驗交通駕駛各個環節,通過玩中學,學中玩,讓文明交通的意識深入童心。

從廣場巷道到田間地頭,從警用機車到“鄉村大篷車”,從“公安夜校”到“普法網校”“兒童駕校”……5年來,壽甯女騎深耕細作久久為功,創新打造的“三校兩車”宣講格局,實作了“大水漫灌”與“精準滴灌”同步發力,讓安全出行的文明意識沁潤人心。

創新服務力解“急難愁盼”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近年來,随着公安“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推進,壽甯女騎也進一步轉變工作思路,以改革踐行者和推動者的雙重角色,大膽創新管理,将讓更多的改革紅利、更高的服務效能惠及群衆。

改革成效如何?群衆最有發言權。

3月29日,在南陽鎮東吉洋,女騎隊員在開完交通安全夜校普法課堂的返程路上,發現一名老人駕駛三輪電動車在山路間行駛,由于夜間山路照明條件惡劣,加上老人身穿深色衣服、車上無反光材料,十分危險。

擔心老人安危,隊員們于是放慢車速,一路跟在老人身後,借助車燈護送老人行駛至燈光明亮處。待老人停車後,又拿出背包裡的反光車貼,給三輪車後部貼上反光辨別,并用方言向老人講解夜間行車的注意事項。交談中,女騎隊員得知東吉洋村不少三輪車都存在車身缺少反光辨別問題。針對該情況,壽甯女騎背包交警們現身茶山、茶企、茶葉收購臨時市場以及農戶家中,開展“亮尾”行動,逐一為無反光辨別的車輛粘貼反光貼。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背包交警就像一個流動的‘警務站’,包内配備法律宣傳冊、便民服務卡、反光标示貼、交通安全宣傳紀念品、便民服務用品、應急用品等。東西雖然不多,卻将普法宣傳、交管業務、資訊采集、便民服務等基層警務‘沉’入了為民服務中,送到了群衆‘家門口’。”壽甯縣警察局交警大隊大隊長何幫貴說。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向下紮根”方能“向上開花”。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程序中,壽甯女騎還聚焦群衆交通出行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協同創城辦等職能部門,印發了《壽甯縣“路路通”實施方案》,建立民意互通、分流分治的關聯共治柔性服務體系,形成民意訴求收集分類、流轉處置、意見回報全流程、閉合式辦理。

借助警用機車“小、快、靈”的優勢,女騎隊員以“勤務+服務”模式,在日常巡邏中面對面收叢集衆的意見建議和困難訴求,當場能答複或解決的第一時間予以處理,無法現場解決的,分類登記造冊,開展分流處理。

用“速度”與“溫情”繪就山城最美“楓警”

以民意倒逼服務,以服務赢取滿意。“路路通”方案實施以來,該中隊已收叢集衆建議、意見、咨詢和求助等訴求732條,其中現場解決493條,群衆回訪滿意度達100%。

江山如錦繡,麗姝勝英雄。5年來,壽甯女騎以一次次探索證明柔性管理的無限可能,用一項項創新服務在群衆中驚豔“出圈”。車水馬龍中,她們用“速度”與“溫情”展現着公安交警的執法新形象,将青春的“她”力量,化作了山城的最美“楓警”。

來源:壽甯交警微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