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以談判宣告破裂,以軍坦克開進拉法,真主黨報複炮擊以色列軍營

作者:傑說軍事
巴以談判宣告破裂,以軍坦克開進拉法,真主黨報複炮擊以色列軍營

圖為巴以沖突

本期話題,巴以談判破裂,下一階段戰鬥打響。

近幾個月來,哈以之間的停火談判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5月4日,哈馬斯代表團前往開羅,與埃及和卡達等斡旋方展開新一輪磋商,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5月6日,哈馬斯發表聲明,表示同意卡達等斡旋方提出的停火協定。該方案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雙方互換部分人質,哈馬斯表示願意釋放33名,同時以方撤出部分軍隊。第二階段雙方繼續釋放人質,以軍繼續撤出,恢複加沙的平靜。第三階段雙方釋放所有人質,實作可持續平靜,并在聯合國的監督下重建加沙。

巴以談判宣告破裂,以軍坦克開進拉法,真主黨報複炮擊以色列軍營

圖為哈馬斯上司人哈尼亞

哈馬斯同意了停火方案,這就把球踢到了以色列這一邊,巴以沖突能不能結束,就要看以政府是否點頭。在全世界的等待下,終于在5月9日迎來了以方的表态,一名以官員說,之前在開羅舉行的停火談判破裂。也就是說,哈馬斯同意停火,但是以色列給拒絕了。

這次停火談判失敗,也是意料之中,就在哈馬斯發表同意停火協定的當天,以色列就公布了攻打拉法的作戰計劃。哈馬斯表示,隻要以色列執意将軍事行動持續下去,停火談判就很難成功。

加沙停火失敗具體原因其實很複雜,首先從以色列願意和哈馬斯談判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以色列是有一定停火意願的,不然也不會坐在談判桌前。4月29日,當時通路沙特的布林肯說出了以色列停火的條件,大緻分為兩步。

首先,哈馬斯在幾個星期内釋放20至33名以方人質,以軍暫時停火,同時釋放巴勒斯坦人質。然後,哈馬斯釋放其餘人質,并把已死亡人員的遺體交給以色列,以方釋放更多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恢複可持續的平靜。

巴以談判宣告破裂,以軍坦克開進拉法,真主黨報複炮擊以色列軍營

圖為加沙的以軍

不難看出,以色列的條件和哈馬斯同意的條件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出入,都是雙方互換人質,然後實作停火。但有一點不同,就是以方提出的方案中沒有全面撤軍。可能這就是雙方這次停火談判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

實際上,以色列對于停火的條件也是在一步步做出退讓的,在沖突最開始時,以色列的停戰條件是哈馬斯交出所有武器無條件投降,并釋放全部人質。到了去年底,以色列的條件轉為了哈馬斯實作非軍事化,加沙非軍事化,巴勒斯坦去激進化。

而現在,以色列的條件中已經沒有讓哈馬斯投降或者放下武器這一說。這說明随着國際社會以及以色列國内的各種指責之聲,内塔尼亞胡也感受到了巨大壓力,不得不在停火條件上做出讓步。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以色列有停火的意願,為何談判還會破裂呢?

從大的背景上來看,巴以沖突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之間的沖突,背後是中東各國與美西方之間的利益角逐,牽扯了很多的國家,美國、伊朗以及其它的中東各國都在明裡暗裡的激烈角逐,是以哈以之間是否停火,這兩個直接參與者已經沒有過多的話語權。

巴以談判宣告破裂,以軍坦克開進拉法,真主黨報複炮擊以色列軍營

圖為内塔尼亞胡

從小的層面上來看,以色列還是想以戰止戰,通過強大的軍事施壓,迫使哈馬斯繼續做出讓步,這也是為何以色列要執意進攻拉法。對于内塔尼亞胡來說,這可能是當下最好的方式。雖然進攻拉法很可能會導緻局勢更新,以色列的壓力會更上一個台階,但同樣的,哈馬斯也會感到巨大壓力。

同時,不管是以色列背後的美國,還是哈馬斯背後的伊朗,都不想事态擴大。以色列進攻拉法也是在給伊朗和美國施壓。當局勢不可避免的走向更新時,美伊肯定會站出來給局勢降溫,到那時,以色列就有了更多的籌碼。這裡面考驗的就是各方的抗壓能力,誰能扛到最後,誰就能掌握主動權。

不過,這樣做也有很大風險,就好比是兩個人在鋼絲上打架,誰先害怕誰就輸。

萬一出現誤判或者失控,局勢更新就是必然的,以色列這一招可以說是走了一步險棋。

巴以談判宣告破裂,以軍坦克開進拉法,真主黨報複炮擊以色列軍營

圖為以坦克開進拉法

據以方表示,停火談判破裂之後,以軍将繼續在拉法展開軍事行動。自5月6日戰時内閣通過了攻打拉法的決定之後,當日晚間和7日淩晨,以軍對拉法實施了轟炸,造成至少20人死亡。同時以軍地面部隊開始在拉法口岸集結,在與哈馬斯發生了激烈的戰鬥後,占領了該口岸的加沙一側。5月8日,以軍發表聲明稱,他們在拉法已經打死了30名哈馬斯武裝人員。

拉法是一個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區,以軍在這裡行動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國際社會一直堅決反對,美國還為此暫停了對以色列大殺傷武器的援助。與此同時,中東的武裝組織也做出了實際行動,5月8日,真主黨遊擊隊向加沙北部的以色列軍營發射了飛彈和無人機。

現在以色列所面臨的壓力是四面環繞,巴以沖突以來,伊朗組織多支武裝先後參戰,給美國和以色列制造了極大的戰略壓力。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葉門胡塞武裝在多條戰線上同時戰鬥,襲擾并牽制美以。據公開資訊,以色列在黎以邊境部署了3到4個師的兵力。美國在紅海地區部署的“艾森豪威爾”航母已經4個多月沒有離開,這些都是被牽制住的力量,使得以色列和美國的力量大大被分散。

巴以談判宣告破裂,以軍坦克開進拉法,真主黨報複炮擊以色列軍營

圖為伊朗總統萊西

由此可見,在伊朗的這一套戰略體系之下,已經對美以形成了一定的威懾,盡管這些武裝組織力量都不強,但奈何他們都處于分散之勢,四面開花,美以要想打擊,隻能一個一個的拔,但是當對其中一個動手時,其它的組織就會站出來形成合圍之勢,美以要想破局,并不容易。

正所謂:“複雜是博弈的一種性質。”伊朗要想與美以長期“鬥而不破”并非易事。如何拿捏尺度、維持威懾力度、用好“抵抗之弧”,都需要謹小慎微,審時度勢。目前來看,雙方發生更大規模沖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未來的博弈也更加艱險,這将更加考驗各方的戰略智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