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作者:良辰美景

新中國成立後,因為剛剛建立的國家政權尚未穩定,再加上抗美援朝戰争的爆發,這讓彼時的中國無暇顧及戰犯問題的處理,尤其是對黨和人民造成巨大損傷的戰犯。

然而就在所有戰犯都以為自己将要在監獄裡,暗淡地過完自己的一生的時候。随着國家政治經濟秩序基本建立後,戰犯的處理再次被提上議程。在截止到1975年12月的時間裡,我黨接連在毛主席的訓示下特赦釋放了七批戰犯。至此,全部國内在押戰犯全部釋放完畢,在最後的這批戰犯中,絕大部分都選擇留在了大陸,而其中有10個人為了投親會友選擇去了台灣。那麼這10個人的結局如何呢?他們分别是誰?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醫治給中國帶來的創傷,中國共産黨帶着各族人民一起艱苦奮鬥。并快速完成了土改、鎮反、北韓戰争等重大舉措,并在蘇聯的幫助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此,中國大陸已經基本得到了解放。

各項工作都走上正軌之際。一直被擱置的戰犯問題也被國家提上了議程。在全國各地經過十餘年改造的戰犯們,通過在獄中的不斷勞動與學習,逐漸對自己的罪行有了認知,在忏悔的同時,也希望給受到創傷的祖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彌補自己的虧欠。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同時,在這個時期,中國的政權已經基本穩固。這些改惡從善的戰犯中,絕大部分是在此之前國民黨的高管等人士,盡管他們被關在獄中,卻依舊有極大的影響力,是以為了動搖、瓦解這些反動勢力,緩解台灣當局的關系,并為後世打樣。1952年周總理對最高人民檢察署與公安部,做出了要抓緊研究日、僞、蔣戰犯案,并限期提出處理意見的訓示。

1954年4月,毛主席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中表示;我們黨的政策,主要就是,以精神影響的形式,将消極因素化為積極因素。是以對于國内的戰犯,諸如宣統皇帝溥儀、康澤這樣的人都不殺。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可殺之罪,而是因為殺了他們對我黨不利。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是以,在毛主席的訓示下,為了國家的更好發展,我黨放下家國仇恨。在1956年6月,将中國境内關押的第一批改造之後,表現良好的355名日本戰犯進行了釋放。

當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全世界都為之感到震驚。并對中國寬宏大量的釋放,這些曾給自己國家帶來巨大創傷與恥辱的日本戰犯,贊歎不已。在日本戰犯被從天津送回日本後,越來越多牢獄中的戰犯,看到了有希望可以與自己家人團聚的希望。

與此同時,随着中國的局勢的穩定,我黨一直惦念着的解放台灣的事宜,再一次進入我黨的工作重心中。在1955年的在全國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了“采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的戰略方針。

是以,和平解放台灣的問題迫在眉睫,因為中央相信對于蔣介石集團戰争罪犯中,絕大多數人依舊留存着民族的立場,并擁有一定的愛國心。是以在這個時候,提出了這些國民黨戰犯與台灣有着十分重大的關系,如果處理得當的話,對于祖國的統一和平有着很重要的關系這一動議。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然而因為事關重大,是以我黨多次就此事進行了協商。1956年的政協二屆常委會第十九次擴大會議上,在對釋放戰犯這一提議進行讨論的時候。

周總理表示,對于這些在押的戰犯,如果都送到台灣去,台灣不僅可能不接受,還有一部分人還很有可能會被蔣介石殺掉。在這些人中,将官就有460人之多,現在在台灣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将孫連仲,都要依靠開飯館維持生活,将這些人送到台灣去,蔣介石哪裡養得起。而且,按照蔣介石多疑的個性,我們貿然将人送過去,這反而可能會讓兩岸的關系是以弄巧成拙。

是以,在對于這個事情的處理上,我黨決定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并對他們在釋放以後,工作生活要安排好,如果他們願意留在大陸,我們就安排工作,如果願意去台灣或者去香港,就送他們去,如果他們去了願意回來,我們也樂意歡迎。是以,在這樣的情形下,國内戰犯的釋放,開始有條不紊的開展着。

195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的日子,為了慶祝這十年來,中國各族人民以及共産黨人在這一時期中,做出的巨大的貢獻。在這個隆重的日子中,經毛主席建議,中共中央決定利用這個大好時機,對一批改造得比較好的戰争犯進行釋放。

9月17日,第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一緻通過了這個建議。并在第二天《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上,釋出了這一特赦令。很快,随着這一重大新聞的一經發出,立即在國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因為在此之前,我黨就已經釋放了窮兇惡極的日本戰犯,是以對于這些國民黨戰犯,群眾的接受程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在這一批特赦的戰犯中,有末代皇帝溥儀,國民黨進階将領杜聿明、王耀武、陳長捷、宋希濂等人。

在對國内特赦的第一批名單中進行訓示的時候,看到名單中沒有溥儀的名字的時候,毛主席曾表示“要特赦就先放皇帝,我們共産黨要有這個氣魄”。是以,在中國被毛主席稱為“大蔣介石”的溥儀,在這一期間也得到了釋放。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溥儀

而這其中,杜聿明得到釋放,是無數人想不到的。作為黃埔軍校一期中的将領,杜聿明在國民黨中深受蔣介石的重視,是以在解放戰争中的多次重大戰役,他都有參與,其中淮海戰役,他更是國民黨方面的實際指揮官。在1949年1月,在被捕的時候,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刺頭”,甚至拒絕與大陸國家上司人見面。

那麼為什麼杜聿明會被釋放呢?這主要還是與他在獄中受到了極大的感化所緻的。作為國民黨進階将領,杜聿明盡管位高權重,卻無法抵禦在戰時落下的一身毛病。

然而,對于杜聿明的傷痛,蔣介石并非不知道,隻是在國民黨中哪裡會有體貼這一說,都不過是為蔣介石王朝貢獻利益的工具罷了。但是,在獄中的時候,是我黨盡心盡力的為杜聿明治病,甚至為了他花大價錢,從香港買回美國進口藥,将他的病治好,不然他根本沒有可能能活到出獄。

也正是因為如此,杜聿明在獄中思想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并說中國共産黨是自己的再生父母。而後在周總理的安排下,杜聿明、溥儀、王耀武等第一批受特赦的人,還在周總理的邀請下,來到周總理的西花廳與周總理進行了會見,并與他們就立場問題、觀點問題、工作、生活問題以及前途問題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談話。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杜聿明

在這一次談話後,衆人思想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參加了這一次會議的楊波濤,還将與周總理談話的記錄正常在身邊,并一直堅持做對台工作,并多次勸導過去的同僚與部下回到家鄉中來,而後他還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撰寫了數萬字的重要資料,為大陸對争取台灣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杜聿明也在這之後,在與其他人一起為編寫自己親曆的史實進行努力的同時,他還寫信勸與自己剛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女婿楊振甯回國,為新中國的統一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楊振甯

在中央的關注下,特赦戰犯的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1960年11月我黨特赦了第二批戰犯,而這其中包括了範漢傑、李仙洲等在戰場時期叱咤風雲的國民黨将領。1961年12月,特赦了第三批包含廖耀湘在内的68名戰犯。并在1964年到1966年期間,我黨還兩次特赦了包括了國民黨特務頭子康澤在内的數百名戰犯。

在受到特赦的這些戰犯中,獲得自由并取得一定政治地位的他們,通過書信、廣播、撰寫回憶錄等方式,為祖國的貢獻自己的力量。而正是因為這些重獲第二次生命的他們,對我黨的再造之恩心存感激,很快他們把黨的政策與自己的情況帶到了港澳台以及海外,并是以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而在這期間,因為國家動蕩的時期的到來,是以戰犯特赦的工作也是以停滞了。與此同時,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人因為上了年紀,在獄中漸漸去世。

1974年12月,周總理拖着病體飛赴長沙向毛主席彙報四屆人大的工作時,毛主席在談話期間再一次提及了戰犯的問題。根據毛主席的訓示,最後一批戰犯的特赦準備工作也是以提上了日程。

1975年2月,毛主席在中央請示戰犯特赦的問題的時候表示,“一個不殺”“都放了算了,強迫人家改造也不好”。而後在具體政策和特别待遇方面交代道,在釋放他們的時候要給他們開歡送會,多吃點魚、肉,每個人發100元的零用錢,每個人都有公民權。

是以,我黨在3月19日,将293名戰犯全部特赦,而這其中包括了括國民黨第十二兵團中将司令黃維、第十三兵團中将副司令李九思等人。

與前幾批特赦的戰犯一樣,我黨對他們并不是一放了之。而是再一次謹遵,有工作能力的,都安排工作,喪失工作能力的,都養起來,願意回到台灣去的給足路費,去了以後願意回來的,我們歡迎的處理準則,一一妥帖安排好。

在這樣的情形下,大量受到特赦的人都擁有了自己的新生活。而這其中,也有部分特赦釋放的人員的命運十分曲折。在最後一批釋放的人員中,王秉钺、陳士章、蔡省三、周養浩、王雲沛、段克文、楊南村、趙一雪、張鐵石、張海商十人個人為了與家人親友團聚,選擇去了台灣。

最後一批國民黨特赦戰犯中,有10人選擇了去台灣,他們下場如何?

因為彼時大陸與台灣的關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緊張的,是以選擇到台灣去的他們受到了比較大的關注。在送他們到台灣之前,我黨在著名飯店為他們辦理了歡送會,為他們制作了新衣,發放了2000元的港币。并一路護送他們到羅橋湖進入香港。

然而,這些對于國民黨而言的有功之人,在抵達台灣後,非但沒有受到歡迎,台灣當局還覺得是我黨“統戰陰謀”,覺得他們是“共諜”,“通脹分子”,拒不接納他們回台灣。

不僅如此,台灣當局還千方百計地阻撓他們回台灣。盡管在各方媒體的施壓下,雙方僵持一個月,台灣當局卻依舊拒絕松口,這讓這些想要到台灣與家人團聚的十人感到心灰意冷。

但好在部分人與自己的親人取得了聯系,在香港實作了團圓的願望。而張鐵石因為現實的沖擊,在與家人團聚無望後,萬念俱灰的他選擇了在香港的住處自殺。趙一雪、楊南村和張海商三人在認清現實後,選擇重新傳回了大陸,并在我黨的幫助下,安排了工作,而陳士章、段克文、周養浩和王秉钺則遠渡重洋去了美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