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限電潮後深化改革信号漸強 改變電力行業底層投資邏輯

作者:大洋芋coco

行業表現:本期表現:公用事業行業失去市場。滬深300指數上漲0.35%,創業闆上漲1.15%,公用事業闆塊同比下跌0.24%,電力子行業上漲1.05%,水行業下跌4.33%,天然氣行業下跌0.46%,環境工程和服務行業下跌3.50%。

重要回顧:效用視角:深化停電後的改革信号,改變電力行業的基本投資邏輯。近日,國家和地方政府多次以檔案、講話、評論等形式表示要推動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

1)20年來煤電沖突集中爆發,生産要素市場化最後一個深水區。從往年的經驗來看,9月空調負荷大幅下降,供熱需求沒有開始,南秋加厚水電貢獻,是以9月往往是全年電力供需最輕松的月份,當爆發全國電力限制潮時,人們不禁擔心;

2)近年來,我國多次提出推進生産要素市場化,但持續近20年的煤電沖突始終突出,成為生産要素領域市場化改革的最後一個深水區;

3)新的電力系統需要新的電價機制,碳中和不僅可以改變供應而不觸及需求。

4)深化改革信号越來越強,電力行業底層投資邏輯有望徹底改變;以限制電力浪潮為契機,近期國家和地方政府多次以檔案、演講和評論的形式表達了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的現實意義,并建立了滿足中長期電力供需緊張的長效機制, 與碳中和目标相符;

5)從節奏上看,我們預計非公有電價要全面放開仍需時間。

在電價機制上有較強的改革預期,疊加了近期良好的新能源政策,全面惠及清潔能源營運商和火電轉型領跑者:

1)火電改造:先推華潤電力、華潤電力、内蒙古電力,建議關注華能國際。作為全國火力發電的上司者,上述企業依靠燃煤發電資産的巨額存量來提供充足的現金流,新能源裝機和利潤高速增長,目前市值處于絕對被低估的狀态。内蒙古電力新重點推薦内蒙古地區已有1000多萬千瓦煤電項目,其中一半以上通過超高壓輸電到華北電網。公司現存燃煤發電資産與開發新能源項目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公司目前擁有140多萬千瓦的優質新能源項目,未來有望成為内蒙古大型基地項目的重要發展對象;

2)純新能源營運商:推薦中光核電新能源、龍源動力、三峽能源。作為中廣核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和三峽集團分别的新能源旗艦開發平台,新能源裝機持續增長,依托全國大股東巨大的電力開發實力;

3)水電:推薦燕源電、長江電、華能水電、四川投資能源。預計龍頭水電企業将通過水景一體化項目切入新能源營運領域,開辟增長空間,水電資産存量價值也有望重估。燕源電力新重點推薦的目标,公司正在全面推進近兩年光伏項目的擴建,我們強調公司的光伏轉型目标是堅定的,廣闊的空間,切入新能源軌道,幫助公司實作良好的增長,具有更高的配置價值。

環保觀點:"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完善水價關聯機制,做好水務部門環保。2021年10月1日,《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施行,要求在"允許成本加合理效益"的原則下,建立健全供水價格關聯機制,節約用水,公平負擔。《管理辦法》規定,供水企業供水業務的允許收入由允許成本、允許收入和稅金組成,并詳細規定了三個部分的相應組成部分。同時,管理方法将以當地實際和社會負擔能力為核心依據,提供和調整水價。

港股觀點:

1)中遊儲運業務環境向上。液化天然氣價格飙升的真正反映是強勁的需求。我們認為,液化天然氣中遊儲存和運輸環節是主要受益者;

2)氣價進一步沖高,居民冬季供應壓力凸顯。目前,全球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我國LNG現貨CIF從1000萬美元/英國熱能進一步沖向26美元/百萬英熱的新高,對應終端零售成本約為4.5元/平方,4月至今價格幾乎翻了一番,形成了實價倒挂。城市燃燒供熱季節總差壓不容樂觀,我們認為下半年城市燃燒差進一步加壓;

3)天然氣銷售增長率居高不下。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資料,2021年7月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83.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2%。2021年1-7月,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1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1%。天然氣行業整體營商環境高企,領跑城市瓦斯銷售上半年表現亮眼;

4)綜合能源業務的長期前景保持不變。在2030年碳峰目标下,碳減排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煤炭減排,工業瓦斯轉化有望繼續加速,瓦斯企業積極布局轉型業務。

共同關注點

1)火電:中國電力、華潤電力、華能國際、内蒙古電力;

2)清潔發電:長江電、華能水電、國投電、四川投資能源、燕源電、三峽能源、龍源電力、富恩股份、中國光能、南網能源、水晶科技;

3)瓦斯:深圳瓦斯、新天然氣、華潤瓦斯、新奧能源。

4)電網:國網通信,淩陵供電。

環保重點目标

1)大氣與監測:第一條河流環境保護;

2)固體廢物:浙江福控股、高能環境、中金環境、金源股份、偉明環保、上海環境、漢蘭環境;

3)水處理:德林海、藍水、博世科、國軒環保。

免責聲明:投資是有風險的,入市時應謹慎,以上内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個人投資的依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