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作者:魔法孔雀u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蘊含着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辮子,不僅是一種發型,更是一種身份象征,一種政治認同。它曾經是滿清政權的權威象征,質疑它意味着叛逆;它也曾被視為漢族的傳統習俗,剪掉它就等于背棄祖訓。在漫長的歲月中,辮子見證了中國由落後到重新覺醒的曲折曆程。究竟是什麼力量終于讓大清屈服于時代潮流,允許臣民剪去這根"權力發繩"?讓我們一探究竟。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滿清入主,辮發成為政治象征

1644年,滿清攻陷北京,建立了統一的大清王朝。為了鞏固統治,滿清頒布了"剃發從政"的政策,強制漢人剃去頭發,留滿人的發式——辮子。這一政策給中原漢人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和習俗沖擊。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當時,大多數漢人都視頭發為生命之根,具有極高的身份象征意義。頭發一旦被剪,等同于"死人"。滿清新政權為了彰顯其合法統治地位,故意頒布剃發從政,目的就是要打擊漢人的文化自信,同化漢人思想。

對此,許多忠于明朝的遺民拒不服從,他們自豪地留着整頭青絲,被稱為"留發不留頭"。作為回應,滿清頒布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殘酷政策,意在徹底肅清異己。在北京及其他戰區,任何不肯剃發的漢人,無一幸免,要麼被殺頭,要麼被充軍服役。

湖廣等地的農民起義軍"發家軍",就是以不剃發著稱。他們高喊"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口号,對抗滿清的發制殘暴。發家軍意在号召大批農民參加抗清鬥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動武裝鬥争的作用。

面對漢人的抵抗,滿清動用了大量軍隊,對任何不服從者狠狠鎮壓。在北京東南的薊縣一帶,就有上萬名拒絕剃發的漢人被屠殺,屍骸遍野。類似屠殺在各地頻頻上演,震驚中外。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這一慘劇的發生,注定了辮發成為滿清政權的權威象征和統治工具。辮發從此徹底取代了原有的漢人發式,成為大清臣民不可或缺的身份标志。違者不僅會受到嚴懲,甚至會被視為"大逆不道"。

盡管如此,漢人的抵抗從未停止過。在漫長的歲月裡,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始終視辮發為恥辱的标記,對其心存不滿。每當統治不再強硬時,許多人就會偷偷剪去辮子,彰顯自己的身份認同。從這個角度看,辮發不僅代表了滿清統治的專制霸權,更折射了中國人追求民族尊嚴和自由解放的不屈鬥争曆程。

洋人反觀中國文化

16世紀以後,随着東西方交流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到訪中國,他們對中國古老的文化習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帶着敏銳的洞察力作出了各種評判。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在他們看來,中國男人的辮發和女人的纏足無疑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兩件事。英國人對此頗有微詞,他們認為辮發和纏足都屬于"荒謬""奇特",簡直就是給那些漫畫家提供了絕佳的滑稽素材。

1875年,日本公使森有禮攜妻子拜訪李鴻章時,就曾就服飾發型問題同李鴻章進行了一番辯論。森有禮認為,寬松的漢服和留長發辮對勤勞緻富的現代社會而言很不友善,是以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有意模仿西方的衣冠打扮。相比之下,李鴻章則固步自封,認為衣服和發型都承載了中華民族的祖訓,理應永垂不朽。

此前不久,大清朝廷曾派遣一批幼童赴美留學,但回國後發現這些幼童不僅剪掉了辮子,甚至還信奉起了基督教,被斥為"離經叛道"。為恐生變,朝廷連忙将他們召回,進行了長期的思想教育。

這一切都反映出,長期生活在自我封閉的環境中,清朝上層對于外來文化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恐懼和排斥心理。辮發在他們看來,不僅是個人身份的象征,更是國家統一和政權合法性的展現。任何試圖觸碰它的行為,無異于對王朝的公開挑戰。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這種保守心态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1898年,維新變法領袖康有為寫下《斷發易服改元折》,分析了留辮子的五大弊端,建議清廷廢除這一陋習。他寫道:"所穿所戴,皆濫陋龌龊,為西人所恥。"但可惜的是,光緒皇帝最終還是拒絕了康有為的這一建議。

直到20世紀初,有越來越多的華人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逐漸認識到中國傳統習俗的落後面孔。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普遍希望能夠打破舊框框,抛棄桎梏發展的枷鎖。而辮發則成為了他們首先要鏟除的目标。

正所謂前事之師,後事之鏡。西方社會對中國文化的評判,雖然帶有不小的偏見色彩,但也透射出中華民族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沖突困境,為日後剪發風潮的到來做了重要的心理準備。

革命黨剪辮作為抗争标志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剪辮子的呼聲在中國民間不斷高漲。而最先響應這一号召,勇敢剪去辮發的,正是那些遭受壓迫的先鋒分子和革命黨人。

1905年,孫中山等人在日本東京創辦了振興會,号召推翻滿清政權,建立中華民國。作為革命先驅,孫中山等人都剪掉了辮子,以示決心擺脫滿清的統治。剪辮子不隻是一種發型的改變,更被賦予了政治色彩,成為反抗滿清、争取民主自由的象征。

1909年,俄國在東北擴張,引起中國人的憤怒。為抗議俄國侵略,大批留學生剪去辮發,投身抗俄救亡運動。著名愛國人士黃炎培就是在那個時候剪掉了辮子,成為革命前鋒。

此後幾年,各地先進分子和學生都陸續剪去辮發,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剪辮運動。1911年底,俄國商人在四川被殺,俄國借機擴大在華影響力。面對重重外患,四川學生争先恐後剪掉辮發,誓與列強作堅決鬥争。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1912年2月,黔軍殘部在貴州重鎮遵義集結,準備繼續反抗北洋軍閥。在革命志士向路曲的倡導下,這些将士們剃去了辮發,标志着徹底擺脫舊制度,開創嶄新局面。

1915年,北洋軍閥袁世凱稱帝,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抵制。抗議運動遍及全國,剪辮子成為全體抗袁分子的普遍行動。就在這一年,著名詞人黃遵憲終于下定決心,在六十四歲高齡時剪掉了辮子,成為革命陣營中的一員。

以上隻是革命黨人剪辮的一些著名例子。實際上,從1905年孫中山在東京剪掉辮發開始,剪辮運動就如一股洪流,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成為洶湧的愛國潮流。辮發從此不再是身份象征,而是舊時代專制統治的代名詞,剪掉它意味着徹底抛棄舊制度、擺脫思想束縛。

這場持續十餘年的剪辮運動,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反抗壓迫、追求民主自由的堅定決心。革命黨人用剪發這一看似微小的行為,引發了全民族覺醒的巨大力量,為辛亥革命的徹底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正所謂小小辮子,承載千年夢。剪掉辮發,不隻是一種發型的改變,更預示着中國步入現代文明的全新紀元。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清廷内部鬥争

清朝内部,圍繞剪辮一事也激起了熱烈的讨論和鬥争。一方面是堅持舊制、死守傳統的頑固派,一方面則是主張變革、贊同剪辮的開明陣營。雙方的角力過程,反映了時代進步與保守勢力之間的鬥争。

頑固派主力是親貴黨和保皇派大員,比如載恭、紀昀等人。他們認為,剪辮子等于徹底抛棄滿洲祖制,等同于親手推倒滿清王朝。一旦臣民都剪了辮子,滿洲貴族又有何立足之地?何況,漢人素有反複無常的習性,如果任其剪辮,定會引發王朝更大的動蕩。

相比之下,剛毅王公和開明大臣則主張與時俱進。比如年羹堯就曾上書,希望能夠"革弊更新"。他認為,隻有放棄陋習,才能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欽敦閣下親王奕䜟也明确表示,人民如果願意剪掉辮子,政府就别加以阻攔。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兩種觀點在清廷内部遭到激烈的碰撞和交鋒。康有為在上書中分析,滿族人之是以如此抗拒剪辮,是害怕"習盡則同漢人"。此言一語驚人,道出了問題的本質。在有識之士看來,保留辮發就是保留專制,禁锢了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步伐。

尤其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剪辮的呼聲在朝野中達到了最高潮。内閣大學士陸紹曾說:"革命黨如果要求剪辮子,這是最容易實作的了。"就連親英王公載也認為,剪辮子隻不過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去勉強人民。

從某種程度上說,剪辮之争成了清廷内部保皇派和變法派最後的決戰。頑固派最終未能阻擋曆史前進的車輪,負于時代的洪流,并為日後的剪辮谕旨埋下了伏筆。

值得一提的是,因剪辮問題而引發的内耗,也加劇了清王朝的瓦解步伐。保皇派和剪辮雙方都在朝中尋求支援者,導緻内讧越發嚴重。載就曾質問紀昀等人:"你們這是在拖延變法,要毀壞朝綱嗎?"而紀昀則反唇相譏:"不革弊就等于要覆亡了嗎?朕何嘗無意于興革?"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正所謂"家徒四壁"。在剪辮之争當中,清朝上層階級已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和混亂。革命黨人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最終将這個腐朽的王朝徹底淹沒。從這個角度看,剪辮之争不僅是一場發型革命,更是社會變革的重要一環,推動了封建王朝的終結。

最後的剪辮谕旨

曾幾何時,剪辮子曾是天下最大的不臣之罪。然而随着時代變遷,保留辮發的舊習也終于不攻自破。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翌年1月,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釋出了《剪發夷務旨》,号召全國臣民剪去辮子,劃清與滿清的界限。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剪發運動面前,清室節節敗退。1912年7月,載下诏,準許臣民"無辮不問",堪稱剪辮事業的重大突破。8月,載連任總理閣下,宣布已經剪去了自己的辮子,成為剪辮運動的領頭人物。

大清是什麼時候允許臣民剪辮子的?

但就在此時,保守派依然不甘心服輸,企圖阻撓曆史前進的步伐。9月,時任内閣總理的紀昀力主重新頒布"留發诏書",矢口否認之前的剪辮诏旨。此舉立即在民間引發了軒然大波,各地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剪辮遊行。

面對民意的強大壓力,紀昀不得不連夜召開内閣會議,讨論如何化解眼下的危機。經過艱難的權衡,最終決定重新釋出剪辮谕旨。10月3日,戶部尚書丁日昌代表内閣宣讀了谕旨全文。全國男性臣民自此獲準剪發,規定為"梳理用鬒發,并不必留辮"。

這無疑是清廷在剪辮問題上做出的最大讓步。盡管依然存有一些保守色彩,但畢竟打破了過去"不留發即失身"的陋規。此後,全國剪辮運動如火如荼,風靡一時。據不完全統計,僅北京一地,就有三分之二的男性剪去了辮發。

值得一提的是,剪辮谕旨并非出自清室自身的意願,而是在民意的強大壓力下不得已做出的權宜之計。此前不久,各省都相繼響應民意,準許臣民剪辮。尤其是直隸、安徽、山西等地,更是直接下令全省男性一律剪去辮發,此舉直接導緻剪辮成為全國性的運動。

在這場席卷神州的風潮面前,滿清王朝已無力阻擋。1912年12月,宗室議政局最後一次開會,除了幾位固步自封的頑固分子外,其餘人均已剪去辮子。從此,剪辮在全國徹底得到了合法性,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和風氣。

可以說,剪辮運動标志着中華民族完全告别了舊制度,走向了現代民主文明的新紀元。曾經那根昭示王權的"權力發繩",就這樣在曆史長河中永遠地銷聲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