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王,每月淨賺20億
商業人物
2024-05-10 22:21釋出于北京商業人物官方賬号

作者:陳思美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市場不景氣,卻總有人在悶聲大發财。陳景河就是其中的“幸運兒”之一。
他所執掌的公司賭赢了周期、接住了潑天富貴,去年賺了211億,今年一季度又淨賺62個億。
陳景河現年67歲,福建龍岩人,相較他的老鄉張一鳴和王興,陳景河的光環與影響力都要略遜一頭。但提起他背後的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很多人就會瞬間熟悉了。這是一家有礦的公司,在全球坐擁15大金礦、11大銅礦、9大銀礦、2大鐵礦、3大锂礦、6大鋅(鉛)礦。
它還是一家富豪批量制造機。從2019年到現在,高毅資産首席投資官鄧曉峰因為重倉這家公司,豪賺獲超百億。鄧曉峰押注時,紫金礦業A股股價僅為3元左右,目前公司股價已超18元,市值約4800億。4年6倍,諸多散戶和知名基金經理因為投資這家公司賺的盆滿缽滿。
最為傳奇的是,它還締造了兩位地方首富。紫金礦業的前身原為一家地方國企(上杭縣礦産公司),原本技術背景出身的陳景河于1992年辭去福建省地質局進階工程師職務,就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成功将這家年利潤僅3萬元的小廠,幾年時間内利潤翻了600倍。之後,為了融資擴大經營,陳景河開始呼籲改制。
當時,身為紫金礦業土石方工程供應商的陳發樹和柯希平,因作為債權人而獲得股權。後續,這二人又出資參與了公司股改。其中,陳發樹的“新華都系”共出資3359萬元,成為紫金礦業第二大股東,柯希平通過廈門恒興持股5%。
到2008年紫金礦業A股上市時,陳發樹個人及公司的持股市值達155.29億元,柯希平最開始投資的1000萬元,也已經價值74億。這筆巨大收益,成為陳發樹和柯希平日後投資的“現金奶牛”。陳發樹在2009年一躍成為福建首富,柯希平也多次蟬聯廈門首富。
話題再回到陳景河。作為千億市值的公司董事長,陳景河極少現身于台前,近年他最為公衆津津樂道的是一段年齡差異顯著的婚姻——4年前,時年63歲的他與小自己25歲的錢冰女士締結婚姻,一時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綜合其個人創業經曆,他身上明顯具備閩商豪賭血拼、善觀時變的性格特征。敢于開采低品質的礦山,是他行走礦業江湖的一大利器。紫金礦業的起家地紫金山,原本是一座不被看好的貧礦,陳景河通過用千餘噸炸藥直接蕩平無用山頭等常人不敢想的手法,轟開了這座金山的大門。大手筆、大魄力背後,也讓早期的紫金礦業綁上了野蠻生長的标簽,陷入環境問題與輿論争議。
藝高人膽大、敢于下注,是陳景河的另一大特色。紫金礦業登上礦王寶座,離不開其敏銳的并購政策,特别是在資源價格低迷時期的大肆“買買買”。據相關媒體不完全統計,2009年以來,紫金礦業相繼發動了20多次并購,交易金額超過540億元。多年的全球并購,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礦王”。資料顯示,去年紫金礦業的銅、金、鋅産量分别居全球第5、第8和第4位,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礦業公司。
以銅價和金價相繼下行的2014-2016年為例,這幾年裡,紫金礦業的觸礁幾乎掃遍了全球,在海外收購了科盧韋齊銅業、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武裡蒂卡金礦、巴裡克(新幾内亞)公司、澳洲鳳凰黃金公司和諾頓金田等諸多礦産(其中有些是項目股權)。
金價低迷的2022年,紫金礦業又将蘇利南Rosebel礦區95%權益、招金礦業20%股權及海域金礦30%權益收入囊中。财報顯示,這一财年,紫金礦業的交易金額超過300億。
锂電的風口,它也沒錯過,在國内紫金礦業是次于天齊锂業和贛鋒锂業的锂礦大戶,擁有湖南道縣湘源硬岩锂礦、西藏拉果錯鹽湖锂礦、阿根廷3Q锂鹽礦等不少礦産。
手握大量同行羨慕不來的低成本礦源,又趕上今年黃金大漲,這場金價盛宴中陳景河理所當然成為大赢家之一。但客觀評價,紫金礦業的業績并不能隻籠統歸咎為膽子大、不差錢。除了一門心思挖礦,對沖風險也算得上一招。
衆所周知,無論金還是銅都存在很強的周期性波動。陳景河的多産品布局,讓他對沖掉了部分周期性風險。根據公司财報,2023年黃金和銅的業務營收分别占比42.09%和25.21%。換句話說,盡管黃金幫其賺了大錢,但銅也是重要支柱,貢獻了700多億的營收不說,毛利率也頗高,超過了47%。金和銅互相支撐,糟糕的時候能夠有效對沖價格波動,幸運的時候則能周期共振,真可謂是赢麻了。
當然,作為上遊礦資源公司,陳景河了逃離不了重資産行業的宿命。其負債規模一直被投資者诟病,去年在其淨利潤創曆史新高的同期,公司資本支出也達到了曆史新高的304億元。同時,由于融資規模擴大和外币借款利率上升,公司的長期借款已經高達775.3億,财務費用也激增不少。财報顯示,紫金礦業2023年的資産負債率已經到了59.66%。
是以盡管公司的造血能力很強,但資金依然不算充裕。幸運的是因為産量和價格的上漲,現金流暫時沒問題。另外,紫金礦業的海外礦産主要位于南美、非洲的一些欠發達國家,在投資安全性、經濟政策風險方面一直存在一些隐憂。
當然,短期之内頻繁的地緣政治沖突和全球經濟的不确定性,都在不斷增強黃金作為避險資産的吸引力。陳景河的這門礦産生意,應該還頗具想象力。這場惠及到公司經營者、投資機構以及衆多股民的潑天富貴,應該還能持續一陣。
*頭圖 | 視覺中國
檢視原圖 57K
-
黃金大王,每月淨賺2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