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頭條創作挑戰賽#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相關信源述于文章結尾,請理性閱讀。

【前言】

立陶宛作為一個歐洲小國,在“台灣問題”已經不止一次激怒中國,甚至還曾突破了一個中國原則。

幾年前,立陶宛被中國外交降級,之後的他們吃盡了苦頭,下場不可謂不慘烈。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如今立陶宛終于要繃不住了,已經真切感受到了做錯選擇的後果,立陶宛做出了改變。

當初立陶宛為什麼會被中國外交降級?這些年他們經曆了什麼?如今又做出了怎樣的改變呢?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被中國外交降級

2021年,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的勸阻,執意在國際上制造“一中一台”之舉,這樣的行為讓我們忍無可忍。

這已經不是立陶宛第一次在國際上公然“挑釁”中國了,他們不僅出言不遜,甚至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立陶宛宣布與台灣互設代表處,而這樣的外交行為,一般隻存在于兩個國家之間。

很顯然,立陶宛這是要把台灣省當成一個國家來對待了,台灣自然也喜滋滋的宣布了這則消息。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台灣當局聲稱,這是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當然是第一個,在此之前還沒有哪個國家敢這麼明目張膽在國際上違反一個中國原則。

在台灣吹噓這是他們一個重大的外交突破的時候,我方外交部發言人也立刻警告,我們堅決反對建交國與台灣省用任何方式進行官方往來的。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然而在中國警告之後,立陶宛仍然不當一回事,立陶宛的外交部還稱,他們将會在國際義務範圍内,用盡一切辦法幫助台灣。

即使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也發表了署名文章,告誡立陶宛方面台灣屬于中,然而這個所謂的代表處,還是挂牌開始運作了。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當天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就稱,立陶宛這樣的行為性質極其惡劣,中國政府強烈抗議堅決反對。

僅僅3天之後,中國外交部就發表聲明,宣布将與立陶宛之間的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不論是建交之前還是之後,我們與立陶宛之間都是無仇無怨,然而立陶宛對中國,卻一直都比較仇視。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對于中國的态度還沒有那麼明顯,直到設立了台灣代表處,幾乎已經是撕破臉了。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在中國發表了外交降級的聲明之後,立陶宛方面就有專家警告了政府,這樣的行為是在挑釁中國的底線。

中國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采取過這麼嚴厲的行動了,在此之前,中國進行外交降級還是在八十年代。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很明顯,立陶宛這次是踩到釘子了,我們不僅對立陶宛進行了外交降級,還對台灣方面發出了警告。

外交部在聲明中警告台灣方面,“企圖挾洋自重,搞政治操弄,最終必将是死路一條”。

中方多次警告立陶宛,稱“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立方咎由自取,必将自食其果”。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曾嘗試過玩文字遊戲

對于中國的警告和實際行動,原本立陶宛是不在意的,畢竟在中國進行外交降級之後,人家就立馬向歐美賣慘求援了。

但慢慢的,他們就發現了不對勁,中國說到做到,他們愚蠢的行為,正在将這個國家逼向絕境。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立陶宛隻是一個占地面積6.53萬平方公裡的小國家,就連人口也就幾百萬,對于中國來說,立陶宛不過就是一個縣級市。

曾經的立陶宛參與到中國的一帶一路當中,得到了不少好處,在挑釁中國之後,我們直接切斷了這些合作。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立陶宛的政府這才發現,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是多麼重要,但他們并沒有悔改,而是想要将這件事蒙混過去。

外交關系降級僅僅幾個月之後,立陶宛的總統瑙塞達就想改口認錯,但卻隻是想要給那個所謂的台灣代表處改個名字。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當初立陶宛會和中國鬧成這種場面,就與這個瑙塞達脫不了幹系,對于立陶宛這樣一個小國家來說,瑙塞達的從政之路确實能夠算的上一帆風順。

早年間的經濟學的教師,後來出國身在的時候,在德國人士了不少金融家,回到立陶宛,他也是利用這些人脈關系進入了委員會,并且負責的就是金融市場。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畢竟接近的是一個國家的錢袋子,瑙塞達慢慢接觸到了立陶宛的政治核心。

這還不夠,他要的不僅僅是權利,更是影響力,于是就開始頻繁上節目刷臉,多年的經濟新聞評論節目讓他獲得了群眾的熟悉。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當他參與總投候選的時候,他的形象早就已經家喻戶曉,在節目上對于經濟的評論,也讓群眾看到了他與政治經濟之間的聯系。

上任之前,他就一直都在宣揚要親近歐盟和北約,之後更是用自己的德國求學的經曆,強調自己主張立陶宛與北約、歐盟緊密聯系。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當選總統之後,瑙塞達更是為了之前的主張,不斷親近美國,甚至成為美國宣揚中國與俄羅斯威脅的馬前卒。

當時美國還是特朗普執政,立陶宛的政治立場就一直在接近美國,之後拜登上任,美國在歐洲的戰略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立陶宛畢竟隻是一個小國家,此時他們想要提升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就必須得到美國的重視。

美國将中國視為眼中釘,對付中國的切入口是台灣,于是立陶宛也從台灣下手,不得不說,這個瑙塞達在這個方面看的還是比較清楚的。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但他們隻看到了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拼命讨好美國,甚至不惜在國際上公然挑釁我們的一中原則。

他們毫無原則的跪舔美國,卻沒有發現,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也是他們經濟發展的一大闆塊。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中國将與立陶宛的外交關系降級幾個月之後,立陶宛的經濟和貿易一落千丈,此時瑙塞達才想起來要補救。

但他們并沒有撤掉那個沖突的開端,也就是“台灣代表處”,而是想要給這個地方換個名字。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瑙塞達當時的意思,是想将這個“台灣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人代表處”,甚至連英文翻譯都不願意一起改了,隻是在中文上稍加變動。

因為在英文中,不論是台灣代表處還是台灣人代表處,都是一樣的表達“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n”。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他們隻是想将翻譯之後的台灣代表處稍作修改,畢竟“Taiwanese”在這個語境中是“台灣的”,但單獨拿出來,也有台灣人的意思。

這就是在玩文字遊戲,但他們竟然還妄想通過這樣的方式重新與中國交好。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他們以為這樣的表述幾句能夠避免與“政治實體”挂鈎,事實上,這樣的經貿代表處,按照規定是隻能用“台北”命名的。

立陶宛冒天下之大不韪,打破了原本的慣例,用了台灣來命名,他們的行為也已經付出了代價。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終于繃不住了

立陶宛的大選又要開始了,在這樣一個關鍵節點上,他們自然是希望能夠緩和與中國之間的關系。

在選戰辯論當中,與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關系,也成為了候選人當中的熱門議題。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對于現在的立陶宛來說,誰能夠緩和與中國大陸的關系,挽回一些貿易往來,自然誰就更有可能獲得群眾的支援。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自然明白這一點,是以他也表示,有必要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字,進而穩定對華關系。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在歐洲的其他國家,台灣的代表處都是以“台北”命名,立陶打破慣例的行為直接換來了外交降級,現在想要穩定關系,改名字确實非常有必要。

但有必要歸有必要,改名字與穩定對華關系之間從來都不是充要條件,想要穩定關系,改名字有必要,但并不是改了名字就一定能夠達成所願的。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不過立陶宛能夠做出這樣的表示,已經說明他們态度的軟化,這幾年,想必他們的日子也不是太好過,如今又到了大選的節骨眼,已經繃不住了。

瑙塞達表示,當初起名字的時候,并沒有明确代表處的名稱,而這種說法其實就是為了給成“台北”一個合理的原因罷了。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立陶宛将台灣代表處的名字改成台北,這還僅僅隻是第一步,因為對于中國來說,這個名稱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之處在于立陶宛的态度和立場。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中立之間的關系變成現在這樣,并不完全是因為一個遠在他國的代表處的名字,更是這背後所代表的立陶宛方面的态度和選擇。

他們當時敢用這樣的名字,就意味着他們站在了台獨的立場上,這就是在挑釁中國的原則,關系惡化也是必然的。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結尾

立陶宛現在繃不住了,在大選的時候說出給代表處換名字,我們也不能就這麼輕信,聽其言也更應該觀其行。

想要緩和關系并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辦到的,還要拿出實際行動來,隻有嘴上說說,我們看看也就罷了。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如果你喜歡我的寫的文章,麻煩請點個“關注”,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一同探讨,願世界和平。

END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在2024年5月9日《“有必要給‘台灣代表處’改名”》的報道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觀察者網在2024年5月29日《立陶宛總統提議“台灣代表處”改名,“以穩定對華關系”》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台海網在2024年5月10日《立陶宛總統拟改“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對華關系”》的報道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觀察者網在2022年1月26日《退縮了?英媒爆料:立陶宛考慮要求台當局給“台灣代表處”改名》的報道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北青政知新媒體在2021年11月21日《中立關系降為代辦級!中方明确釋放一個信号》的報道

立陶宛繃不住了!被中國外交降級3年後對華服軟,看來嘗到了苦頭

環球時報在2021年11月22日《中國宣布外交關系降級,專家:若立陶宛一意孤行,不排除斷交可能》的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