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道士喜歡和尚,寫下短短24字情詩,結尾6個字成愛情經典名句

作者:國學大觀園

#以書之名#

大唐的詩壇,仿佛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星光璀璨,才子佳人如繁星般點綴其中。不僅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如雷貫耳的大詩人,更有不少才情橫溢的女詩人點綴其間,猶如繁花似錦的春天。其中,唐代的四大女詩人李冶、薛濤、劉采春、魚玄機,便是那璀璨星辰中的佼佼者。

李冶,字季蘭,自幼便對詩詞懷有濃厚的興趣,天賦異禀。在她六歲的那年,她曾寫下一首詠薔薇的詩,其中一句“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展現了她過人的才華。然而,這首詩卻讓她的父親心生憂慮,因為“架卻”在古代通“嫁卻”,父親擔憂她小小年紀便了解待嫁女子的心緒,恐将來行為失當。于是,在李冶十一歲那年,她的母親送她到玉真觀修行,成為了一名女道士。

女道士喜歡和尚,寫下短短24字情詩,結尾6個字成愛情經典名句

然而,盡管李冶身在道觀,她的心卻向往着文學與藝術的世界。據《唐才子傳》記載,李冶不僅生性灑脫,醉心于翰墨之間,還擅長彈唱,對格律押韻有着獨到的見解。她與茶學家陸羽、僧人皎然志同道合,經常一起探讨詩詞歌賦,互相唱和。

皎然,俗名姓謝,字清晝,乃是東晉名将謝安的十二世孫。他與李冶、陸羽三人常常相聚在一起,揮毫潑墨,談詩論道。在這段時光裡,李冶逐漸情窦初開,暗戀上了一位僧人。然而,她羞澀于表達自己的情感,于是寫下了一首名為《八至》的詩。詩中短短二十四個字,“至”字出現了八次,寓意着李冶深深的情愫。雖然傳說中她暗戀的和尚是皎然,但真相如何已無從考證。然而,這首《八至》卻流傳了下來,成為了李冶情感的見證。

女道士喜歡和尚,寫下短短24字情詩,結尾6個字成愛情經典名句

這首詩全文通俗易懂,卻蘊含着深刻的意蘊。它在藝術造詣上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展現了李冶獨特的才情和情感世界。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首充滿魅力的奇詩吧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詩的首句“至近至遠東西”,便如神來之筆,直戳人心。在這無邊的宇宙中,最遙遠的距離,或許并非千裡萬裡,而是東西之間那無形的隔閡。它們背道而馳,仿佛永無交集,象征着人生中的悲歡離合、聚散無常。正如兩個人,一東一西,時而靠近,時而遠離,這種難以捉摸的距離,正是人生至近至遠的真實寫照。

女道士喜歡和尚,寫下短短24字情詩,結尾6個字成愛情經典名句

詩的第二句“至深至淺清溪”,則巧妙地将清溪與人心相連。溪水清澈見底,似乎一目了然,但夜深人靜時,倒映的日月星辰卻讓人感受到其深邃無比。這正如人際關系,有時兩人心意相通,仿佛無所不知,有時卻如同隔着一層薄紗,難以窺視對方的内心世界。

而詩中的第三句“至高至明日月”,更是将日月比作人生中最遙不可及的目标。它們高懸天際,光明照耀,我們隻能仰望,無法觸及。這正如人生中的某些理想和追求,雖然明知難以達成,但我們仍會為之奮鬥,努力追求那份至高至明的光明。

女道士喜歡和尚,寫下短短24字情詩,結尾6個字成愛情經典名句

整首詩以“至”為主題,通過東西、清溪、日月三個意象,巧妙地表達了人生中的距離、深淺和高明。它讓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提醒我們珍惜眼前人,把握當下時光。

日月,如同天地間的明燈,它們高懸于天際,灑下明亮的光芒,象征着高遠與明亮。同樣地,當我們觀察人事,也不難發現,那些能夠洞察秋毫的人,往往都是站在高位,因為唯有站在高處,才能看得更遠、更清。而若是身處底層,視野受限,就如同井底之蛙,難以窺見事物的全貌,更别提洞察其本質了。

“至親至疏夫妻”這句詩,如同愛情的千古絕唱,它訴說着夫妻間情感的複雜與微妙。有的夫妻,彼此相知相守,攜手共度一生;而有的夫妻,卻如同陌路人,分道揚镳。這樣的故事,在古今中外層出不窮,讓人感歎不已。

女道士喜歡和尚,寫下短短24字情詩,結尾6個字成愛情經典名句

李冶的這句詩,雖然隻有短短的六個字,卻将整首詩的意境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她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領悟,诠釋了愛情的真谛。這種境界,絕非一般人所能及。這六個字,如同愛情中的箴言,流傳千古,讓人回味無窮。

回顧整首詩,我們不難感受到李冶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在那個年代,她勇敢地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發出了“戀愛自由”的呐喊。她的這種勇氣和決心,值得我們敬佩和共鳴。

千百年後,當我們再次品讀這首詩時,依然能夠感受到那位白衣飄飄的女子的翩翩舞姿和至情之語。她的詩句,雖然平凡,卻蘊含着人生的真谛,讓我們在愛情方面得到了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