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入夏預防

食物中毒指南

五月京城初入夏,半城綠樹,半城花。

夏天的味道,喝一口就知道,

冰激淩和西瓜,才是我愛夏天的理由,

……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其實

美食周圍一直潛伏着一批“刺客”。

它們或擅長隐形,

或擅長模仿,随口下肚,

不光“謀财”,甚至“害命”。

輕則上吐下瀉,

重則“有去無回”。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莫怕!莫怕!

請接收這份

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給你一個入口即化的夏天”。

轉到家族群,

還能保證今年夏天,

媽媽切的西瓜上,

沒有蔥姜蒜的味道!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指南第一篇

認識“隐形刺客”

氣溫的升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我們常吃海鮮、肉蛋奶等食品中就隐藏着許多隐形的“刺客”——食源性緻病菌。

海鮮隐形刺客——副溶血弧菌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俗話說夏天和海鮮更配,但副溶血弧菌和海鮮可能更“登對”。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的食品是海産品,包括多種海洋魚類、蝦、蟹、貝類等。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其表現的主要症狀為惡心、嘔吐(次數不多)、腹痛,主要特點是在臍周部呈陣發性絞痛,腹瀉,常呈水樣便,有些出現低熱。嚴重者可導緻脫水、血壓下降,甚至出現休克。

肉蛋奶隐形刺客——沙門氏菌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沙門氏菌主要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人會出現腹痛、腹瀉(黃綠色水樣便、有時為膿血或粘液便)并伴有發熱的臨床表現。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免疫力較弱的人群(比如兒童、老人和孕婦)感染症狀較重、會出現寒戰、驚厥、抽搐和昏迷等嚴重的并發症。

高蛋白食品隐形刺客

——金黃色葡萄球菌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常見的易被污染的食品為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品,如肉及肉制品、蛋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奶油蛋糕等。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金黃色葡萄球菌名字可愛,但卻有一個強大的武器——腸毒素,耐熱性強,加熱至100℃、30分鐘不能完全破壞[1],仍能使人緻病。

腸毒素中毒症狀常表現為惡心、劇烈嘔吐、腹痛等急性腸胃發炎狀,病程短,殺傷力強。

指南第二篇

小心“模仿刺客”

草長莺飛的季節,人們紛紛郊遊踏青,在奔赴大自然盛宴的同時,還要警惕一些“模仿刺客”——有毒植物。

石龍芮--水芹菜模仿刺客

石龍芮與水芹菜長相相似而容易誤食,石龍芮俗稱“野芹菜”,葉片像腎狀圓形,花小,花瓣黃色,全株有毒,花毒性較大,含有毛莨苷、白頭翁素等毒素。毛莨苷可引起光敏性皮炎。

人誤食中毒表現為口腔灼熱及腫脹、咀嚼困難、瞳孔擴大、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死亡。

而水芹菜葉片為羽狀複葉,開白花。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石龍芮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水芹菜

萱草--黃花菜模仿刺客

黃花菜是萱草屬植物的一種,萱草屬中除黃花菜外,其餘多不可食用。我們日常在花壇中見到的是大苞萱草或者金娃娃萱草等。

萱草中含有大量秋水仙堿,烹饪加工很難祛除,是以誤食後就會出現中毒現象。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萱草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黃花菜

曼陀羅--超級模仿刺客

曼陀羅又名洋金花、大喇叭花等,全株有毒,以果實特别是種子毒性最大。主要毒性物質為莨菪堿、東莨菪堿和阿托品等生物堿,莖、葉和種子等部位與一些食材(如秋葵、菠菜等)或藥材有相似之處,常因混用、誤食導緻曼陀羅中毒。

最早和最典型的臨床表現是抗膽堿能綜合征,即皮膚和粘膜幹燥、潮紅,以及瞳孔擴大和窦性心動過速等[2]。

曼陀羅中毒途徑還包括呼吸道吸入、眼部和皮膚接觸等。這種花兒雖美,但見到要遠離,不摸不摘不吃!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曼陀羅的花

指南第三篇

防禦篇

盡管美食周圍的“刺客”變化多端、隐秘作戰,但是我們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防禦秘籍就是食品安全五要點[3]!

1.保持清潔

飯前便後要洗手,做飯前和做飯過程中也要洗手,尤其是在生熟食品交叉處理過程中或者接打電話以後。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注意保持廚房的衛生清潔,保持幹燥,比如餐具、筷子籠、刀具和砧闆,尤其是抹布,要經常清洗和消毒。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避免昆蟲、害蟲、及其它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觸食物,如将食物蓋好或存放于密封容器中,保證垃圾桶蓋嚴并定期清除垃圾,保持家中動物遠離食物制備區等。

2.生熟分開

“生”是指還需要進行熱處理的原材料,比如生肉、禽和生海鮮,烹饪配料蔥姜蒜等。

“熟”就是直接入口的食品,比如西瓜等水果。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生熟分開就是避免生的食品上攜帶的緻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除了将生熟食物分别存放在器皿内,避免互相接觸。還要特别注意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也要分開,例如刀具、砧闆等;浸泡過生肉的水不要濺到烹饪過的和即食的食物上。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是以,盡量不要用切過“蔥姜蒜”的刀具再切西瓜,不僅影響風味,還可能有食物中毒的隐患!

3.燒熟煮透

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烹調家禽至汁水變清、肉内不再有粉紅色。烹調蛋和海鮮類直到全部達到沸騰。燒湯或炖菜,則應持續煮沸至少一分鐘。

如果是大塊肉,比如整雞,開鍋後炖煮時間要更長一點。熟食二次加熱時,也要徹底熱透。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在食用螺蛳、貝殼、螃蟹等水産品時,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後直接食用的方法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孕婦、兒童、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盡量避免生食的飲食方式,雞蛋建議煮熟後食用。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加工扁豆要煮熟煮透至失去原有的綠色,鮮黃花菜須用水浸泡或用開水燙後棄水炒熟後食用。

4.在安全的溫度下儲存食品

絕大多數微生物喜歡室溫的環境,高于70℃,或者低于4℃就很難存活。夏季,熟食在室溫下存放的時間不宜超過2個小時,所有熟食和易腐食物應及時放入冰箱内儲存。不要在冰箱中存放剩飯菜超過3天,重複加熱不能超過一次。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食物化凍應在冰箱中或冷的環境下進行,不要在室溫下化凍,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

但冰箱不是保險箱,有些嗜冷菌如單增李斯特菌等在冷藏環境下依然可以生長,是以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徹底加熱或清洗幹淨後再食用。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要到正規超市或市場購買食品,購買食品要注意生産日期、保存期限、儲存條件等食品标簽内容。

不食用超過保存期限的食物,若罐裝食物包裝鼓起或者變形,堅決不食用。已經黴變水果,即使切掉爛掉的部分,剩下的也不建議繼續食用。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很多野菜與有毒植物極其相似,采摘時辨識錯誤的機率大,不建議大家野外采挖。現在很多野菜都已經實作了人工種植,要想安全食用野菜,建議市民到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購買野菜,不要随便在散商遊販處購買。

以上知識雖然能幫助我們避免許多“被刺”風險,但是美食琳琅滿目,隐藏在美食裡的“刺客”也是多種多樣。特别是夏季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更給了“刺客”們舒适的生存空間!

如果飲食過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或者過敏症狀,應及時就醫,并向醫生描述可疑就餐史。

這個夏天,希望大家都可以放肆一“夏”,安心吃“瓜”!

【營養與食品】入夏預防食物中毒指南

參考文獻

[1] Li, Y., Yang, X., Zhang, H., Jia, H., Liu, X., Yu, B., ... & Yang, D. (2020). Prevalence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Salmonella in the commercial egg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325, 108623.

[2] 中華預防醫學會中毒控制分會,急性曼陀羅中毒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組.急性曼陀羅中毒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3, 32(12):1610-1616.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12.005.

[3] 世界衛生組織. 《食品安全五大要點》教育訓練手冊[EB/OL]. (2007).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43546/9789245594634_chi.pdf?sequence=3&isAllowed=y.

供稿:市疾控中心食衛所 姜金茹 王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