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自古以來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态就是比較關注的,比如秦始皇時期就曾經挖靈渠,現代也有很多水利工程,最出名的肯定是南水北調了,我除了南水北調以外,還有一個水利活動比較引人注目,那就是引漢濟渭工程。
其實說他是南水北調也可以,隻不過引漢濟渭工程是省内的南水北調讓漢江清流穿過秦嶺,為秦嶺大地帶來水源,這工程對比秦朝時期,秦始皇下令挖的靈渠工程難度有可比性,為什麼大陸會進行引漢濟渭工程呢?
要完成這個工程所消耗的資金和人力物力可都不少,國家去打造這樣的工程,多半都是為了人們的用水安全與狀态。
根據呂梁市離石區人民政府所引用的中國政府網的過往新聞消息來看,就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西安很多市民在用水方面都遭遇過困難。
水流的水壓不夠,有的時候還會停水,停水的時間還特别長,等到有水源的時候,人們就不得不被迫去慌忙的接水,接水的時間會在半夜出現。
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用水體驗,也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陝西省水源不夠充足,人均水資源儲備量也比較小,而且秦嶺把兩大水系分開,水源地區分布不均,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為了解決這樣的狀态,國家選擇在省内進行南水北調,橫在兩大水系中間的秦嶺,就成了一個阻礙,古有愚公移山,現有引漢濟渭打穿秦嶺。
這可是個不小的工程,根據環球網給出的報道,當時,為了解決陝西省内的用水問題,政府和相關人員對深受用水問題所擾的一些市民們進行采訪。
受采訪的西安居民郭某人回憶,用水不足的時候,家家都有水荒,無論是大人小孩,隻要在水源開放的時候,都要拿着小水桶去提水,因為用水不足,無論是學校,超市還是個人公司平時用水喝水都是個難題。
用水難算是一個讓市民們備受困擾的點,除了這一點以外,當時受采訪的市民還提出了一個安全問題,水資源不足,咱們用水量還不予減少,開采地下水使得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會帶來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比如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導緻的小型地震,以及當地的一些标志性建築物,會形成下沉,坍塌傾斜。
出于對人民的保護,省内的南水北調就刻不容緩,為了解決問題,水利廳就立刻對南水北調進行整體規劃,早在2007年的時候,設計工程隊就已經開始進行設計施工,2015年的時候,陝西省内的水源調配工程已經開始。
從原理上說,工程還是比較好了解的,但是要放大到行動上,該工程要注意的點還比較多,工程隊将引漢濟渭工程分為三大區域,既要解決人們的城市用水問題,還要改善地下水的狀态,同時還要解決橫在工程施工隊人們面前的難以逾越的秦嶺。
要鑿穿秦嶺,也算是一個難關了,鑿穿秦嶺的從業人員們每天都在工作場地進進出出,要把山給鑿穿,是要進行一些比較危險的爆破工作的。
根據環球網所給出的記者報道來看,當時進行施工的一些勞工平時所遇到的一些施工狀态都比較令人擔憂,進行研報的時候,石頭能直接飛出去20多米遠,這樣的作用力,如果碰到人,肯定會造成不小的傷亡,但根據光明網和環球網所給出的報道來看,進行該工程的勞工們無一傷亡,也算是一個小奇迹了。
除了工作地點比較危險以外,勞工們進行施工的地方,溫度,狀态也很讓他們難以忍受,進入隧道之後,開啟機器周圍的溫度會上升,加上隧道内又是封閉空間,勞工們在隧道内工作就像是進了三溫暖房一樣。
為了完成工程進度,他們隻好忍受這樣漫長而折磨人的工作,為了适應這樣的狀态,不讓身體因為溫度上升而脫水,他們一天要喝七八升水,筋疲力竭的時候,勞工們甚至還會倒在水裡降溫休息。
但就是這樣刻苦艱難的環境,勞工們依舊沒有放棄完成這項任務,在任務當中進行拼搏努力的勞工們,都抱有一個想法,隻要把這個工程幹成了,他們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更是有工程隊的勞工和工程師表述,在完成陝西省内的南水北調之後,他們對于隧道打通和施工方面的經驗又上長了不少,未來,對于這種情況的應對就會更加得心應手,這算是對他們的挑戰,也算是他們在工程中進行成長。
打通秦嶺的輸水工程難度很高,勞工們夜以繼日的努力,花費了相當長時間才打穿秦嶺,直到2023年七月份的時候,漢江水通過勞工們打穿的隧道流入到關中平原。
陝西省内的南水北調工程正式完工,耗時十餘年時間,共計參與人數有1.5萬多人,鑿穿秦嶺近百公裡,每年為上千萬人提供最起碼15億立方米的生活用水。
像是在回憶中,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人們抱着小盆小碗出門接水,或是在半夜的時候起來接水的尴尬狀況,現如今已經沒有了。
不過,人們的用水問題也不能隻靠着工程來進行解決,要想長時間的保證人們的用水問題,除了人為的進行水利工程以外,每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用水的人也要注意一些細節,像是以前宣傳片中所講的那樣,把水資源利用好,用淘米水來澆花或沖洗廁所,同時洗手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放水,這樣的行為都能夠讓水資源被節省下來。
打穿秦嶺的攻城可是不容易,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來源
引漢濟渭工程先期通水西安(經濟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線)--2023-07-17 環球網
先期通水目标達成!這一重大水利工程實作長江黃河在關中握手--2023-07-18 光明網
“洞穿”秦嶺調水 長江黃河“握手”——寫在引漢濟渭工程通水之際--2023-07-17 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