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原創 東鄉縣融媒體中心

新時代以來,東鄉縣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時代大潮中奮勇前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突飛猛進。作為“半邊天”的廣大婦女的社會地位、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們一個個走出家門勇闖廣闊天地,自立自強追求幸福生活,砥砺奮進綻放巾帼風采,并在各個領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女性代表。四川西遇憶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蘭梅就是其中一位。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蓉城四月,春意盎然。繁華喧嚣的街頭人流湧動,各式餐廳和小吃攤販讓人應接不暇,處處彰顯着美食之都的風采。初見張蘭梅,是在位于成都青羊區青龍巷的西遇憶品餐廳。樸實得體的着裝,特具親和力的微笑,讓人吃不準她到底是不是公司的管理人。此時的她正在店裡忙碌着,不時用娴熟的國語、四川話和東鄉話與不同的人員交流,而且切換自如。談到自己的創業路,90後的張蘭梅打開了話匣子。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出生于東鄉縣北嶺鄉貧困家庭的張蘭梅,和大多數大山裡的女孩子一樣,物質匮乏,讀書困難,十多歲就下地幹活,國中畢業隻能在家等待婚姻的到來。可大山終究沒能擋住她的視線,機緣巧合下她和同縣鳳山鄉的男孩馬路退相識相戀,随後喜結連理。面對家庭困難,婚後的張蘭梅毅然跟随丈夫外出,踏上了艱辛的打工路。幾年時間裡,他們東奔西跑,在新疆摘過棉花,在江蘇和陝西面館打過雜。因為沒有多少知識和手藝,夫妻倆的打工路走得異常艱難。張蘭梅記憶最深刻的是在新疆廠裡務工的一次遭遇。因為飲食不習慣,夫妻倆往往白米飯就開水,一口一口咽下去,緻使丈夫馬路退胃出血,她自己也生了一場大病,而且住院治療又欠下了不少債務。這次經曆讓這對小夫妻萌生了一個念頭,就是要學一門手藝,靠手藝改變窘迫的現狀。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作為東鄉人,最熟悉的手藝就在餐飲領域,而且夫妻倆在餐館打工過程中也有一些基礎。目标明确之後,馬路退在小餐館學拉面,很快就成了一名拉面師傅。張蘭梅也不拖後腿,平時洗碗打雜過程中,經常細心觀察學習,在數次央求廚師教炒菜技巧無果後,便偷偷将垃圾桶裡的廚餘垃圾倒出來,仔細研究調料搭配,并抽出時間試驗。就這樣慢慢學會了炒菜,并和丈夫一樣當了廚房裡的“大工”,兩人的收入也高了不少。

不想當将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等有些積蓄後,小夫妻倆便在西安開了一家拉面館,開始了他們的餐飲路。随後又瞄準了東鄉當地集市,開了一家特色小餐館。

沒有一條路是一帆風順的,創業尤其如此。由于種種原因,靠張蘭梅一人支撐的小餐館最終關門了,也将他們的本錢虧損殆盡。于是,夫妻倆一合計又踏上了餐館打工的旅途。而這次,他們的目的地是成都。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這次,夫妻倆鉚足了勁,承包了一家小面館經營,以一天16個小時的工作強度和精湛的廚藝,讓這家瀕臨關門的小面館轉虧為盈。之後便自立門戶,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拉面館,并且以東鄉人吃苦耐勞和熱情好客的品質逐漸讓小店有了收入,獲得了在成都的第一桶金。然後又以開成功便轉讓的模式積累了一定的資本,也讓他倆在成都站住了腳。

機會總是青睐有準備的人。随着東鄉縣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縣上把美食産業作為支柱與核心産業來大力推進,制定出台了多項支援和獎補政策,以東鄉手抓和東鄉貢羊為主打品牌的美食産業迎來了發展壯大的黃金期。由于拉面館生意遇到瓶頸期,一心想着開家餐廳的張蘭梅和馬路退便敏銳地發現了轉型之路,在政府和鄉親們的幫扶支援下,于2018年在青龍巷開了一家主營東鄉美食的西北菜餐廳,2020年成立了四川西遇憶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并且憑着東鄉手抓的金字招牌和妥善的經營管理熬過了疫情的沖擊。目前,公司旗下共有6家門店,包括青羊區青龍巷總店、錦江區合江亭店、武侯區九眼橋店,青龍巷西遇牛肉面、西遇牛羊肉銷售店及成華區西遇憶品烤肉店,各門店生意紅火,口碑良好。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四川西遇憶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現有員工200餘人,全部為東鄉籍為主的臨夏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50多名東鄉族婦女。她們之中有幾近花甲的奶奶輩,也有朝氣蓬勃的00後,相同的是作為土生土長的東鄉族婦女,吃苦肯幹、心靈手巧的她們從小就會煮手抓羊肉、炒各種家鄉菜,特别是精通傳統面食制作手藝,色香味美的油香、馓子、花馃馃、包子、手撕餅、雜糧餅等數十種面點,在餐飲店裡很受歡迎,但對她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的一部分。正宗的東鄉面點美食當然要交給東鄉婦女來做。張蘭梅首先發動身邊親朋好友來蓉助陣,并逐漸擴大影響,帶動更多姐妹加入,讓她們通過自己靈巧的雙手吃上廚藝飯。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在張蘭梅的帶領下,西遇憶品三家餐廳裡,前來務工的東鄉婦女們個個精神飽滿,幹勁十足。年歲最長的馬麥熱也有一手做馍馍的絕活,來餐廳已有4年多了,憑着做面點的工作拿到了7500元的月工資。現在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也來到餐廳務工,他們一家三口月收入已達2萬多。精明幹練的馬金霞經過4年多的磨砺,現在是青龍巷店店長,已經拿到了公司的股份。面點師何小梅來了一年多時間,有6000元的工資。剛來的做服務員的楊新蘭正在學習适應階段,給她開的工資是4700元。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她們剛來店裡的時候感覺啥都不會,但都會得到公司和鄉親們的幫助,并且鼓勵她們學習餐飲技能。公司給大家安排了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式宿舍,吃飯就在自家餐館,安全和食宿有了保障。細心的張蘭梅還經常和姐妹們談心交流,讓他們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努力在餐飲行業中實作自己的夢想。更為暖心的是,在開齋節等節日期間,張蘭梅通過公司為所有女性務勞工員遠在家鄉的長輩都發了紅包,送祝福、報平安,讓姐妹們感動落淚之餘更讓她們看到了自己努力獲得的價值。

【奮進新時代 巾帼展英姿】美食産業海闊天空 東鄉婦女大有可為 ——記東鄉族姑娘張蘭梅和她的姐妹們

采訪最後,張梅蘭動情地說:“打勞工很難,創業路更長,但能和家鄉姐妹們一起打拼,靠自己的雙手獲得收入、實作價值,我很知足。”“我們東鄉婦女是東鄉美食産業高品質發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在這項增收緻富的支柱産業裡,東鄉婦女大有可為,也必将大有作為。姐妹們,加油!”

編輯:張佛慈

記者:馬正海 馬金寶 郭豐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