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發生在溫州的真實案例,當事人是陳先生和他的獨子亮亮。
亮亮如今讀國小三年級,那天妻子加班晚歸,陳先生臨時接手了輔導孩子作業的任務。
一開始還好,陳先生耐心細緻講解着數學題目,可漸漸地他感受到了教導孩子的艱難。
亮亮顯然還沒完全了解題意,總是東張西望分心走神。
陳先生一再重複講解,足足講了半個多小時,可亮亮依舊面無表情一臉茫然。
陳先生的耐心終于燃盡,他開始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和憤怒。
桌上正好放着一個硬質石榴,他雙手一把抓起就對準亮亮的腹部用力擲去。
石榴狠狠砸中孩子左側腹股溝,亮亮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好痛"。
情緒激動之下,陳先生顯然低估了這一沖動行為的後果嚴重性。
看到亮亮随後似乎"乖乖"做起作業來,他就草草對待了這次家庭暴力事件。
可誰料到第二天一大早,亮亮就捂着肚子大聲喊痛。
緊急就醫檢查,結果讓人觸目驚心——亮亮的脾髒遭重創,整個器官都嚴重破裂出血了!
醫生無奈告訴陳先生,造成這種情況的最大可能就是他砸出去的那個石榴。
脾髒這個器官雖然平常有肋骨和肌肉保護,卻質地極為脆弱細嫩,就像嫩豆腐一樣。一旦遭受猛烈撞擊,很容易像豆腐般被撞破。
脾髒作為人體儲血器官之一,上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血管。
一旦發生破裂,裡面的大量血液就會像開了閘的洪水般狂湧而出,很快就會造成嚴重失血、休克,危及生命。
陳先生懊悔不已,面對孩子瀕臨生命危險的情況,他有苦說不出。
醫生最終下了個艱難決定——亮亮的脾髒徹底報廢,必須整個切除才能保住孩子一命。
這是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真實案例,卻也折射出當下社會一個普遍問題——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常常會失去理智和耐心。
對于像陳先生這樣的家長來說,再難再煩人的題目,也無法成為傷害孩子的理由。脾髒一旦破裂出血,修複困難且危及生命,家長們一定要引以為戒。
事實上,孩子作業出現難題很正常,這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個小阻礙。
家長不應當操之過急,更不能走極端。可以先讓孩子歇口氣,換個環境重新思考。也可以耐心講解一些解題思路和方法,而非直截了當地給出答案。
專家表示,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最應該具備的素質就是——無限耐心。
和孩子好好溝通是最重要的,不要指令式式地壓迫他們,而要互相了解。
輔導應該是一個親子互動的過程,而不是家長在那裡指手畫腳。
易怒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方式了。
如果僅僅是因為教孩子一道題目就失去理智,當孩子長大遇到更多難題時,這樣的家長又将如何面對?是不是每次都要動手打罵孩子?那未免有些太過分了。
總之,無論教育孩子遇到什麼困難,家長們都要保持冷靜、理性。
适當地引導、開導、鼓勵孩子,而不是傷害他們。
家長和孩子是最親密的關系,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才能讓家庭教育之路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