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合影“十八般武藝”、破解“天門陣”……中國戲曲文化周越辦越“年輕”

作者:北京日報用戶端
合影“十八般武藝”、破解“天門陣”……中國戲曲文化周越辦越“年輕”

《書說沙家軒》的跨界形式,讓觀衆沉浸在園林之美與跌宕起伏的雙重體驗中。本報記者 劉平正

說到戲曲,人們總會聯想到"老"字,但是在公園裡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戲曲文化周上,生機勃勃的氣勢洶洶,許多年輕人物、年輕面孔流淌在這裡,使得這個已經連續舉辦五年的活動, 看起來越來越年輕。

"如何最好地吸引年輕人一直是我們規劃中的首要任務。第五屆中國戲曲文化周藝術總監程輝表示,戲曲文化周期間的很多活動都是為年輕人量身定做的,很多設計都考慮到了年輕人的審美。例如,方形裝置組"劇場結構"在一座大型彩色透明劇院建築中,風格是中國古代劇院建築,但所用的材料卻反射出美麗的色彩,是一件非常現代的藝術作品,也是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喜歡的場景。

今年的戲曲文化周首次推出"英雄召喚令"活動,要求參會者在園區内12個不同地點找到12個古今戲曲人物,如嶽飛、齊繼光、花木蘭、阿青玉、楊子榮、李鐵梅等,并回答他們的問題,然後蓋章,一定數量的可以兌換獎品。許多年輕人和兒童從一個場所跑到另一個場所,尋找不同的角色。"你是嶽飛還是齊繼光?"很多來參加活動的人都是歌劇,他們猜不到演員的外表,經常給出讓演員發笑的答案。一些小觀衆在玩完紙牌遊戲後會對父母說:"下次你帶我去看看他們怎麼說這些玩的!它必須看起來不錯!"

今天的年輕人參觀景點,最喜歡的是打孔和拍照。歌劇文化周的組織者精心設計了許多适合在朋友圈中分享的場景,比如"一招一招"或"18式國術"。"十八式武道"在銀杏大道的一側,在那裡你可以看到綠蛇劍,像鼻刀,藍龍月刀,鼓錘,七星刀,楊家槍,方天畫等,在劇中經常聽到。當觀衆拍照時,他們隻是根據武器後面旗幟上的人的形象與貓擺姿勢拍照。

嶺南公園的互動,也讓遊客"起來"。《穆貴英》是一部經典的平劇,但這裡設計的互動遊戲《絕命毒師》很像年輕人喜歡密室逃生。整個過程令人費腦筋,充滿樂趣,每天都有許多年輕人來。"我對歌劇文化周的期望并不高,隻是和我的同學們一起來來去去,誰知道你看得越多,感覺就越好,就像你在一個傳統的主題公園裡,你走得越好。一位大學生觀衆說。

歌演文化周的戲曲演出也是"青春",受主辦方委托創作,北京平劇院與王偉博工作室聯合演出的園林版平劇《書說沙家璇》就是這樣。許多觀衆被鑼鼓聲吸引到園林的院子裡,看到了《沙家軒》中的經典段落《軍民魚水情境》。片段演出結束後,評審員出現,拿着評論書再講故事,引導觀衆走進帶舞台的院子裡,那裡會有一場"精打細算"。然後,評論家重新出現,繼續講述故事,并引導觀衆走出院子到水邊觀看下一場表演。移動場景,移動戲劇,可以聽評論書,可以看到平劇,可以看到主辦方的意圖。

"每年我們都會思考是什麼吸引了年輕觀衆,我們經常邀請年輕的評論員來聽他們,分析他們在年輕人中受歡迎的地方,為什麼他們受歡迎,他們明年會做得更好。"程輝說。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牛春梅

流程編輯 吳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