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産樓蘭這款車,曾經被國人認為是最具詩意的車名,也是國外車企引入國内之後,最成功的中文譯文之一,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那句詩——“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可惜的是這款曾經被寄予厚望的車型,如今已經逐漸被主流市場所遺忘。
樓蘭銷量暴跌 低價也難掩市場頹勢
日産樓蘭,這款曾以豪華品牌中的奧迪Q5、寶馬X3等車型為對标對象,展現出其不凡的實力。但時光荏苒,如今的樓蘭卻已經被主流SUV市場所抛棄。盡管其廠商指導價已經降低至23.88-28.38萬元,市場優惠更是高達7.5萬元,起售價僅需16.38萬元,與一些緊湊級SUV相差無幾。然而,上個月,樓蘭僅僅賣出了1輛車,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高達99.99%,可以說是經曆了一場銷量的“冰雪崩塌”,昭示了樓蘭在市場上的競争力正遭遇嚴峻挑戰。
樓蘭曆史回顧 曾經的高端選擇
回望日産樓蘭的市場曆程,它于2011年首次亮相于中國市場,并以國産身份進行銷售。但與衆不同的是,它選擇了CKD(進口配件、國内組裝)的形式,且僅有一款3.5L車型可選,是以官方指導價高達48.88萬元。然而,即便價格不菲,樓蘭依然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甚至有人願意加價購買。在銷量方面,樓蘭也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績,巅峰時期銷量達到了數千輛,對于一個高價位的車型來說,這算是一個令人滿意的成績。
産品力不足 樓蘭的動力與舒适性雙重困境
日産樓蘭的産品力問題成為其銷量下滑的關鍵因素之一。動力性能方面,樓蘭全系搭載2.5L自吸發動機,最大馬力僅有186匹,最大扭矩為243N·m;動力參數在同級别車型中顯得羸弱,不少車主反映其動力輸出遲緩,尤其是在起步和中低速階段。此外,樓蘭的空間設計也遭到批評,盡管車身尺寸較大,但後備廂空間局促,車内儲物能力不足。在舒适性方面,樓蘭同樣表現不佳,車主普遍抱怨發動機噪音過大,尤其是在高速行駛時更加明顯。此外,低速時的共振問題也影響了駕駛體驗,這些問題的存在,無疑削弱了樓蘭在市場上的競争力。
品質問題頻發 樓蘭口碑受創
品質問題成為影響日産樓蘭口碑的重要原因。以前的樓蘭車主普遍反映車身存在低頻共振現象,尤其在1500轉速區間時,車輛抖動問題尤為嚴重,不僅影響駕駛的舒适性,還對駕駛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另外,變速器故障也是樓蘭面臨的另一個品質難題,多個車型的車主投訴變速器存在挫折、異響甚至無法加速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與CVT變速器的設計和制造有關,成為樓蘭的家族通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對該車型的信任。
市場競争加劇 樓蘭如何突破重圍
随着汽車市場的競争日益激烈,樓蘭所面臨的市場壓力不斷加大。近年來汽車市場呈現複蘇迹象,但樓蘭未能從中受益。在乘用車、SUV、MPV均實作正增長的大環境下,樓蘭的銷量卻持續下跌,市場排名和份額均大幅下降。面對越來越多的競品車型,消費者的選擇變得更加廣泛,而樓蘭由于産品力不足,品質問題頻發,導緻其市場佔有率被逐漸擠壓,銷量大跌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
市場新寵凸顯樓蘭困境
與樓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起大衆途觀L、瑞虎8、唐DM-i和捷途X70等車型,它們以其全面更新的設計、動力和空間,赢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在市場上的表現令人矚目。銷量資料顯示其近一年的銷量均突破了100000台;這些成績反映出這些車型在中型SUV市場強大的競争力。與之相對的是樓蘭,即使在大幅降價的情況下,銷量依然低迷,這一對比更加凸顯了樓蘭面臨的市場困境。
未來展望 樓蘭的自我救贖之路
樓蘭若想重回市場競争的主流,必須從産品力和品質把控兩方面入手。首先,提升動力系統性能,滿足市場對駕駛體驗的需求;其次,優化空間設計,增加實用性;再者,嚴格把控裝配工藝,減少品質問題的發生,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通過這些改進,樓蘭還是有望增強市場競争力,赢回消費者的心。你認為呢歡迎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