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告人,柯文哲|台灣一周

作者:直新聞

柯文哲“三大案”是什麼?

5月2日,台北地檢署表示,據群眾舉報,以“A錢治罪條例”調查偵辦柯文哲擔任台北市市長期間有争議的政府招标案,并正式立案;台北地檢署将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列為被告,而所涉争議招标案為京華城改建案以及北士科設定地上權(出租使用權)案。

被告人,柯文哲|台灣一周

其中京華城的争議是該公司旗下一個改建項目的容積率在柯文哲任内“暴漲”,從一開始的560%升到840%,多出部分包括由台北市獎勵超容積面積5585坪(即原定容積率下面積的20%,約18463平方米)。但該獎勵部分後來被台灣監察機構判定“所依據條列不當”,而當時作出“獎勵超容面積”決定的台北市政府主管部門也是以涉嫌是否有“私相授受有所圖利”的問題。

所謂“士科設定地上權案”是指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内兩塊土地的使用權出讓,未經競标過程,直接被指定以“低于市價”的底價出租給新光人壽集團,且無需新光人壽送出投資計劃。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要求柯文哲就疑似“賤租市産”的情況進行說明。她質疑為何該項目在台北市地價不斷上漲的同時,招标底價僅為81億元新台币,低于此前招标的86億元,而新光人壽更是最終以44億元的價格獲得标案。

外界注意到,此案不僅有程式上的争議,還涉及台北市市長的具體權限問題。新光人壽集團董事長的女兒吳欣盈正是柯文哲所上司的群眾黨的不分區民代,曾與柯文哲搭檔在2023年參加島内上司人選舉,是以案件同樣涉嫌是否存在“私相授受有所圖利”。瓜田李下,影響确實不佳。且新光人壽獲得地塊後并未建設,目前還傳出為籌措資金,有意再次出讓得标地塊,一來二去,等同于從台北市的公共資源中套利。對于柯文哲而言,案件也就更難辯駁。

被告人,柯文哲|台灣一周

這兩個案子再加上前段時間吵得沸沸揚揚的“台智光案”,合稱柯文哲近來的“三大案”。“台智光案”始于郝龍斌任台北市長時期,是号稱“改善台北網絡使用”而進行的通信工程項目,包括光纖鋪設、硬體設定以及網絡使用收費,由當時台通光電、真毅營造、帆宣系統科技、皇輝科技、麟瑞科技5家公司合資設立的“台灣智慧光網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該工程。

前不久,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陳重文因為收取了智光公司賄賂而被逮捕,随後陸續牽扯出多達十四人涉案,也引發柯文哲與郝龍斌、蔣萬安等前後任台北市長的口水戰。柯文哲認為問題始于郝龍斌,郝龍斌則反擊柯文哲如果認為有問題就應該糾正,結果不但沒糾正,且柯文哲經手後的合約價格甚至遠高于郝龍斌時期。而台北市現任市長蔣萬安的态度,也決定了案件最終調查的深度。事件發生後,台北市政府中又傳出有“關鍵性公文遺失”,被認為是有人“故意盜取檔案”。最近一直針對柯文哲的島内媒體人吳子嘉就宣稱柯文哲“卸任後帶了很多公文回家,有滅證的企圖”。

柯文哲如果倒下,有何影響?

曾為醫生的柯文哲最早以打擊台北“五大弊案”獲得政治上的“第一桶金”,并以政治素人身份當選台北市市長。但他擔任台北市長後,卻被報查不出“五大弊案”的弊端,其中還因改動建造合約中的安全标準,導緻“五大弊案”中的台北“大巨蛋”停工,并是以引起建造商對于台北市政府誠信的疑慮,一度導緻台北的招标項目出現無人投标的尴尬境遇。這也導緻柯文哲八年任期,台北相對建設較少,被市民诟病為“台北史上建設最少的市長”。柯文哲後來解嘲自己一開始并不懂怎麼做市長,到後來才算有學習并有所改進,是以出現很多被認為是“政治雙标”的行為。比如他與資本方的關系,比如他一直主張的所謂“政治運作公開透明”的态度,這些行政上約定俗成的事情,但在政治上卻會形成前後不一的結果。

被告人,柯文哲|台灣一周

柯文哲素以清廉著稱,由此獲得年輕人的支援,并凝聚出島内第三大政治勢力,而最近的“三大案”直接沖擊了柯文哲的“清廉”人設。

民進黨籍前民代沈富雄稱柯文哲曾經讓人覺得“可愛”的部分現在已經消失,他表示柯文哲一向對外的人設就是“很節儉”,但實際上柯文哲是一個“非常羨慕名利的小醫生”。沈富雄談到:“或許柯文哲平時算正直,但當他碰到非常有錢的财團,柯文哲的骨頭可能就矮半截。”

與此同時,“三大案”還集中在黃珊珊任台北副市長期間,而柯文哲任台北市長後期,為了培養黃珊珊,大多将事務委托于黃珊珊,是以黃珊珊也大機率難逃幹系。去年島内上司人選舉,黃珊珊被視為“藍白合”流産的主要黑手。是以不僅藍營,連白營内部對黃珊珊的不滿者也大有人在。黃珊珊據稱有意于2026年再選台北市,但以現狀來看,黃珊珊已經出局。

外界注意到,柯文哲最近回應争議,稱之是以因為京華城案、北士科案而被起訴,是因為此前的“台智光案”更具争議,“且藍綠都有份”,自稱是被“圍魏救趙”,以其他兩案轉移“台智光案”的焦點雲雲。柯文哲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鲨魚理論”,即視媒體為嗜血的鲨魚,是以需要通過抛出有争議性内容來左右媒體的關注。然而,兩案并一案合成“三大案”,這種“熱度”可能并非柯文哲所希望的。

本來柯文哲已宣布還會參加2028年島内上司人選舉,是以現在就開始布局2026年的地方選舉。但這次“三大案”的集中爆發,對于柯文哲以及他所上司的群眾黨而言,絕不是什麼好事。台灣媒體人黃揚明稱,如果到最終司法部門宣布柯文哲“沒事”,當然會更加放大柯文哲的“清廉”形象,“但如果真的有事,那麼柯文哲2026就完了,以後的2028年地區上司人選舉也更沒戲了”。

被告人,柯文哲|台灣一周

無論2026還是2028,因為柯文哲和群眾黨“第三勢力”的存在,島内選舉目前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去年藍白分裂讓綠營從中獲利,而就2026年的地方縣市長選舉而言,提前拔除白營的潛在對手,避免被第三勢力分票,對于藍營而言也是樂于見到的,尤其是看到白營的競争者提前出局,為藍營争取連任的人士讓出道路。

島内民調專家戴立安就認為,柯文哲如果“沒落”下去,其實對綠營更加有利,因為白營的支援者雖然更多是對民進黨失望的人,但他們與綠營的意識形态更為接近。當柯文哲倒下後,白營的支援者可能更傾向民進黨,而非國民黨。是以随着調查的不斷深入,柯文哲“三大案”給台灣政治生态帶來的影響或許會更加複雜,就像投入河面的石頭,掀起的漣漪不斷擴散,一時之内不會平息。

作者丨許億,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主筆

編輯丨張思南,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