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災中步行百餘公裡救援近700人

作者:北青熱點
洪災中步行百餘公裡救援近700人

潭柘寺消防救援站建隊15年,隊員平均年齡28歲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近日,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名單揭曉,30名個人和20個集體獲獎,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榜上有名。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個建隊15年、隊員平均年齡28歲的消防站在守護着千年古刹潭柘寺安全的同時,還成功處置各類突發險情2000餘次,營救群衆千餘人。在“23·7”特大洪水災害中,潭柘寺消防救援站的指戰員們連續5天5夜,步行100餘公裡,輾轉多地,共營救和轉移了680多名被困群衆。

救援返程路上危險重重一天下來隻顧得上吃早飯

“我來消防之前在南方當兵很多年,每年都要參加抗洪,但是從來沒見過像‘23·7’這麼兇猛的水。我們去轉移不能動的老人,如果稍微晚兩分鐘,人和房子就都會被淹沒。”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戰鬥員熊耀志說。

2023年7月,京津冀地區遭遇百年一遇強降水,受這次降雨的影響,門頭溝區成了洪災的重災區,潭柘寺周邊的村鎮受災極為嚴重。潭柘寺消防救援站站長郭相坤告訴北青報記者,從7月30日開始,他們就不斷進行救援。30日晚上,郭相坤帶隊出了水災的第一次警,去的是旁邊的桑峪村,出發的時候,積水已經漫過了膝蓋。

更為艱苦的救援則是從31日早上開始的。當天早上7點半,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接到一起需要去房山區河北鎮增援的警情,指導員李戰坤帶着隊員出發,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在距離目的地還有3公裡的地方,車就走不動了。“當時洪水到處都是,而且水太急了,都已經到搶險車的擋風玻璃了。”與李戰坤一同出警的站長助理周文慶駕駛着搶險車不敢再往前開了,在請示後,他們停車避險。等雨小一點後,安全員去檢視情況,發現前面的路斷了,申請了傳回。

傳回的路上,周文慶覺得自己經曆了“九死一生”。“我們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次路面塌陷和山體滑坡。”周文慶告訴北青報記者,當他看見好好的路面一次又一次消失在湍急的河水中時,感到挺害怕,“我那天覺得,是不是自己真要交代在這兒了。”

從早上7點半出發,李戰坤、周文慶他們折騰到了下午3、4點才回到站裡,而站裡的其他隊員這一天過得也不輕松,幾乎所有人都在外奔波救援。看到這種場景,李戰坤、周文慶他們都沒顧上吃飯和休息,馬上就去參與其他的救援行動。“那天我們幾乎都是隻吃了早飯,結束救援回到隊裡就第二天淩晨了。”周文慶說。

跋山涉水尋找求助人5分鐘出村路走了一個小時

7月31日那天,郭相坤幾乎全天都“泡”在洪水裡,他在李戰坤一行走了沒多久就去了草甸水村出警。從潭柘寺消防救援站去草甸水村可以直接走潭王路,但行至一半,積水太深,消防車過不去了。“一整條路,都成了汪洋。”駕駛着車輛的特勤二班班長王宇飛說,見狀他便和郭相坤提議,改走平時他們跑步的小路。

走小路也不順利,一路上,水不斷地從山上往下沖,到了低窪的地方,他們隻能步行進村。“村子左手邊是河,右手邊是護坡,山洪下來,水一下子就全都灌進村子裡了。”在徒步進村的過程中,郭相坤他們曾被水流圍困,“進村不好進,想回也回不去。”郭相坤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貼着護欄站在路邊,3分鐘水就沒過了膝蓋。無奈之下,他們隻能另辟一條路,爬着往山一邊去。

等郭相坤他們爬到山邊再回頭看,剛剛站着的地方,水已經漲到二層樓那麼高了,電線杆被沖倒了,幾個大鐵皮房子也被沖走了。

此時,留下來看車的王宇飛和另一名隊員正為聯系不上進村隊員們感到焦急,他們遇到了一名從草甸水村出來尋求救援的村幹部。“一個大男人,見到我們就哭了,說水灌進村子裡,現在很多人都需要轉移,因為電話不通,他隻能冒險出來求救。”聽到男人的求救,王宇飛和隊員用衛星電話請示了上級,徒步向草甸水村走去。

郭相坤一行人到達草甸水村的時候,雨已經見小,但是村裡已經被洪水劃分成了幾塊。通訊中斷,報警人聯系不上,郭相坤他們隻能挨家挨戶詢問,他們還和村幹部一起勸導、幫助村民轉移。

潭柘寺消防站的消防員們幫助轉移村民的工作持續了整整2天,有些行動困難的老人,被消防隊員們擡出來。“正常從村裡比較遠的村民家到村口,走路差不多五六分鐘就能走到,那天,我們擡人淌水走,單程一次就得走一個多小時。”郭相坤說。

帶着老人、孩子渡河轉移水流湍急險被洪水沖走

潭墅苑小區的救援也是一場“大戰”。受山洪影響,進入潭墅苑小區的道路全部被沖毀,接到求助的潭柘寺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隻能繞着洪水走,徒步3公裡,趁着河水水流變小,李戰坤和隊員冒險淌過近20米寬河道,架起5米多長的梯子爬進了小區。

“當時進小區的路全部都斷了,小區入口附近的幾棟樓,水都沒過一樓了。”李戰坤說,他們當時要去救一名1歲大的孩子和兩名老人,但是在救援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被困群衆希望消防員們能夠帶他們出去。

帶着老人和孩子還有需要轉移的群衆怎麼走,成了李戰坤他們面臨的新問題,“但是水流非常急,需要轉移的群衆裡,有不少都是年齡大的,行動不便的,我們隻能先把他們轉移到高處,然後再想辦法過河。”李戰坤說,他們沿用了來時的路,在等水流減緩後,一個一個帶着他們過到河對岸,然後再穿過叢林,徒步到大路上。

在渡河的時候,李戰坤遭遇了危險。“就是在這兒,在送完他們渡河後,我差點被沖走了。”在潭墅苑小區旁的一處水已經幹涸的河邊,李戰坤告訴北青報記者,渡河的時候他先把孩子送到河對岸,然後又傳回來接其他人,在将最後一名被困群衆轉移到岸上後,洪水一下子就漫過了河堤,湍急的水流一下把他卷走了,“當時身體是不受控制的,一直随着水來回翻滾,泥沙也灌進了嘴裡,頭盔被撞得‘咣咣’直響。”李戰坤說,幸好,在岸上的隊員将他拉了回來。

據了解,在這次水災期間,潭柘寺消防救援站多名指戰員連續工作了5天5夜,步行了100餘公裡,克服各種艱難險阻,輾轉了南辛房村等10餘個小區和村落搜尋被困群衆,營救和轉移被困群衆680餘人。同時,開展排澇500餘噸、清淤排障1500餘平方米、送水900餘噸、運送物資30餘噸。

守護千年古刹15年對景區情況了如指掌

除了搶險救災時的驚心動魄,潭柘寺消防救援站平時任務也不少。“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建于西晉懷帝永嘉元年的潭柘寺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機關,其具有的曆史和文物價值不可估量。因寺内建築大部分為磚木結構,四周山林環繞,火災是最大威脅,保護千年古刹潭柘寺的消防安全是潭柘寺消防救援站的重要任務之一。

針對潭柘寺景區的特點,潭柘寺消防救援站制定了“日巡、周查、月檢”和節慶活動不定時檢查的工作機制。每天都會安排兩名指戰員對景區進行防火安全巡查,并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和寺内僧團開展消防知識教育訓練,確定火災隐患發現一處、整改一處,確定從業人員和寺内僧團掌握基本的防火常識和初期火災撲救的技能。特别是重點時段遊客集聚時,指戰員不間斷巡視檢查,對635間殿宇、34座消火栓以及268個滅火器逐一檢查。潭柘寺消防救援站的隊員們對寺内殿宇、路線分布,消火栓、滅火器以及水源位置爛熟于心、了如指掌。

同時,消防救援站還結合古建築體量大、建築高、道路條件有限,大型、重型消防車輛難以抵近火場開展作業,撲救難度大等特點,将“小、快、靈”裝備投入到滅火救援實戰演練中,旨在檢驗滅火救援應急處置預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做好文物古建築災害事故救援準備工作,提升火災防控和滅火救援的實戰能力。

15年來,在消防救援站全體指戰員全天候、無縫隙、不間斷的忠誠守護下,國家文化瑰寶、千年古刹潭柘寺未發生一起起火冒煙情況。

對于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從2015年畢業起就在潭柘寺工作至今的李戰坤說,這份榮譽是屬于潭柘寺消防救援站的每一個人的,接下來的工作中,他們也将繼續發揚“五四”精神,嚴格訓練、嚴格要求,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文/本報記者王天琪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