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枝頭,鳥語花香
最高氣溫還在25℃的邊緣“試探”
一衆吃貨已經迫不及待地問:
“夏天的美食上新了嗎?”
視訊加載中...
要說本幫菜裡的春夏滋味,有一口面最是撩人:上海冷面。涼涼的面條淋上花生醬、醋、醬油、辣油等,再澆上一大勺現炒的澆頭……最近,位于楊浦平涼路上的老字号一心齋清真飯店就搶“鮮”上新了——冷面,來一碗!
“不論時令,你上了我就吃”
中午十一點,一心齋大堂裡生意正旺。穿梭的人流中,有一群熟客動作尤其老練:櫃台前點單付賬、拿着發票到角落視窗、遞票取餐。有一句囑咐不能少,“幫我多澆一點花生醬!”
他們是在買冷面。今年,一心齋将年年大受歡迎的冷面提前上架。飯店負責人馬旺林說,這是為了回應食客們的需求,“千呼萬喚始出來”。“一直有客人問我,什麼時候上冷面?當然,大多數是年輕客人,吃冷面是不在乎氣溫高低的。我就想幹脆早點開賣,大家想吃就能随時吃上。”
冷面少不了各色澆頭。在一心齋,澆頭共有13種,濃油赤醬的如鳝絲、蚝油牛肉、紅焖牛筋、宮保雞丁,口味偏辣的有辣牛肉、辣醬,清新爽口的又有三絲、羅漢香素、綠豆芽、雪菜牛肉等,滿足不同食客的不同偏好。市民們也可以買清冷面,10元2兩,自行搭配其他菜吃。
“他們家一上冷面,我就來吃了。今天已經是今年第4次了。”陳先生這次買了一份芹菜牛肉冷面,他說,自己是一心齋冷面的忠實愛好者,已經吃了很多年。“他們家的面條筋道,澆頭給得也很實在,幹淨、份量足,現在我基本每周都來,吃習慣了。”
從煮到拌
幾十年琢磨出來的美味秘訣
在上海,春夏時節賣冷面的點心店不在少數,但要把這一碗看似簡單的面條做好,其實并不容易。
冷面的底子,在于面條本身。這與面條本身品質、下面手法、工序等都有關。在一心齋,一份冷面從後廚到配餐視窗要曆經三步:煮、拌、晾。師傅們一次性最多取5斤雞蛋面,分段下鍋,倒入70多公升水,再用長筷快速攪拌。全程水清、面少、火大,才能把面條煮得強韌筋道。
/
面條出鍋後,進入拌面步驟,勤快是關鍵。“我們師傅會把面條直接放在電扇前晾幹,然後加入蔥油同步攪拌,確定面條之間不會因長期放置而粘連,口感更爽滑。”大廚高亮表示。
冷面的靈魂,毋庸置疑,是醬料。一心齋的花生醬由負責人馬旺林親自研發配方,用到8斤花生、2斤芝麻一起炒制磨粉,再混合調配而成。“我們每天都會現做花生醬,確定醬料新鮮,入口絲滑,香氣更濃郁。這是我家的秘方。”馬旺林說。
傳承了幾十年的老味道,如今不僅擁抱老食客,也源源不斷地迎來了新客人。門店内,兩位廣東遊客聞名而來,吃完一桌子點心,又被冷面吸引了視線,笑言下次要嘗嘗。“看到很多客人都在吃,相信一定很好吃。”
春日未晚,好在吃冷面不必看時節。這碗下了幾十年功夫的上海冷面,就在平涼路1503号,感興趣的市民不妨去親自嘗嘗看。
香
上海一心齋(平涼路店)
位址:楊浦區平涼路1503号(近甯國路)
營業時間:7:00-21:00
文字/圖檔:湯順佳
視訊:郭心華
編輯:周夢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