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财政部長耶倫訪華之後,似乎并沒有和中國“握手言和”,反而對中國的企業下了狠手,搞起了制裁。這究竟是要鬧哪樣啊?難道美國覺得和中國“打太極”還不夠過瘾,非得來場“硬碰硬”才行?
耶倫在美國大使館的釋出會上說了,誰給俄羅斯提供對烏克蘭戰争的物質支援,誰就得遭殃,包括中國公司。這可真是話說得狠,行動更狠!這擺明了就是要和中國過不去嘛!
更過分的是,美國财政部在5月1日一下子制裁了近300個目标,其中很多是中國企業。這簡直就像是在中國企業頭上砸了個大錘子,讓人家怎麼活啊?
被制裁的企業名單裡,有做晶片的,有搞航空科技的,還有做電子産品的。這些企業平時都是勤勤懇懇地做生意,怎麼突然間就成了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呢?美國這是要幹嘛啊?
除了财政部,美國國務院也不甘示弱,一口氣制裁了80多個實體和個人,其中還有四家中國企業。這些企業有的給俄羅斯提供了電子零件,有的給俄羅斯賣望遠鏡熱瞄準器,還有的給俄羅斯出口制造零部件。美國這是要把中國企業和俄羅斯的關系給徹底攪黃了?
這下子,中國的這些企業可就遭殃了。它們不僅要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還要想辦法應對可能的業務中斷和損失。這可真是一場無妄之災啊!
不過,讓人奇怪的是,美國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制裁參與“向俄羅斯輸送軍事或軍民兩用商品重大交易”的中資銀行,但最新的制裁公告裡卻沒有銀行的影子。難道美國這是在給銀行們一個“緩刑”的機會?還是它們正在憋大招,準備來個更大的?
總之,美國的這些制裁行動給中國企業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但話說回來,做生意嘛,總得有點風險。這些企業能不能挺過這一關,就看它們自己的本事了。
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可不是靠制裁和打壓就能搞好的。希望雙方能夠坐下來好好談談,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兩國企業都能夠安心做生意,共同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畢竟,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合作才是共赢的關鍵啊!
你對此事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咱們一起交流,你的支援是我前進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