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作者:青雲塾

上接《禅宗人物志:六祖慧能大鑒禅師(七)薛簡訪祖》

上回說到薛簡雖然未能請得慧能進京,但卻得到慧能的開示,大悟禅法。告别慧能大師後,傳回皇宮,把慧能所說如實上奏。為此,朝廷還給慧能送來了磨衲袈裟、水晶缽等物,以感謝其在民間弘法做出的巨大貢獻。

慧能從儀鳳元年(676年)正月初八于廣州法性寺出山,第二年二月回到曹溪寶林寺正式開啟曹溪禅法的輝煌時代,直至先天二年(713年)回到新州國恩寺圓寂,共弘法利生達三十七年之久。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慧能法嗣

在曹溪弘法期間,慧能培養了大量的禅宗弟子,為禅宗的開枝散葉打下了堅實基礎。而這些弟子中又以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等最為著名。

他們得法後,均各成一家,其中又以青原行思、南嶽壞讓二家弘傳最盛。青原行思傳石頭希遷(700~790),南嶽懷讓傳馬祖道一(709~788),在石頭和馬祖手上,禅宗開始走向鼎盛時期。

馬祖道一傳百丈懷海(720~814),百丈懷海傳沩山靈祐(771~853),沩山靈祐傳仰山慧寂(815~891),沩山靈佑和仰山慧寂師徒一起創立沩仰宗,開出“一花開五葉”的第一個花瓣。

百丈懷海傳黃檗希運(不詳~ 855),黃檗希運傳臨濟義玄(不詳~867年),而臨濟義玄則開創了臨濟宗。 

石頭希遷傳藥山惟俨,藥山惟俨傳雲岩昙晟,雲岩昙晟傳洞山良價,洞山良價傳曹山本寂(840~901),曹山本寂開創出曹洞宗。

石頭希遷又傳天皇道悟,天皇道悟傳龍潭崇信,龍潭崇信傳德山宣鑒,德山宣鑒傳雪峰義存,雪峰義存再傳雲門文偃(864~949),雲門文偃創立雲門宗。

雪峰義存又傳玄沙師備,玄沙師備傳羅漢桂琛,羅漢桂琛傳法眼文益(885~958),開創出法眼宗。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到此,中國禅宗的“一花五葉”全部形成,這就是中國禅宗的五家宗派。但進入五代十國,北宋初年後,禅宗逐漸走入衰退,這和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經濟水準不無關系。

其中,沩仰宗、雲門宗、法眼宗三家最長不過傳了200年,隻有臨濟宗和曹洞宗延續至今。

臨濟宗經興化存獎、南院慧颙、風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陽善昭、石霜楚圓(986~1039)後再次興盛。石霜楚圓傳楊岐方會(992~1049),形成臨濟宗的楊岐派,石霜楚圓又傳黃龍慧南(1002~1069),形成臨濟宗的黃龍派。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因為楊岐派和黃龍派的再次興盛,中國禅宗又被稱為“五家七宗”。以上就是中國禅宗在唐、五代十國、宋初的大緻脈絡,也是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法關系。

從整個發展脈絡看,慧能對于中國佛教的貢獻不僅僅在于南宗頓教的興盛,而更在于他對中國禅宗的整體影響。中國的儒釋道三家,慧能在“釋”家有着孔子、老子一般的地位,就是源于他對禅宗的莫大貢獻。

而慧能禅法到底如何?還需要在他和弟子們的日常生活中去找尋。為此,就來看看那些流傳下來的禅門故事吧!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韶州法海

韶州法海在慧能法嗣中雖不如那些開宗立派的弟子著名,但他卻是《壇經》的撰稿人。他一直侍奉在慧能身邊,把慧能講的佛理、法語以及出世因緣等内容記錄下來(包括大梵寺說法内容),整理成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後世簡稱為《六祖壇經》或《壇經》。

經法韶州法海整理成的這本經書,成為中國禅宗唯一可以稱為“佛經”的經書,并流傳到海外,為中國禅宗成為“全世界的禅宗”起到了推動作用。

是以,就先來看看韶州法海眼中的慧能禅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法海是韶州曲江人,是以又叫“韶州法海”。這裡來說說禅師們的法名是怎麼構成的,以便在面對大量禅師法名時更好了解。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關于禅師的法名

禅師的法名通常都是兩個字,但是能用作法名的字并不是太多,通常都是“慧、淨、法、圓、智、空、通、道、妙”等等類似的字。由于當時寺院多,僧人也多,造成重名的情況就多了。

為了便于差別誰是誰,就把禅師的名号擴充為四個字,特殊文字+法名。特殊文字也是兩個字,通常有多種組合。

比如:

地名+法名,韶州法海就是這樣情況,韶州是地名,法海是法名。

山名+法名,寺院通常都在山中,是以山名也類似于地名,隻不過比地名更具體,黃檗希運,黃檗就是指的黃檗山,希運是法名。

寺名+法名,寺名還是指的地方歸屬,比地名、山名更加具體了。比如“羅漢桂琛”,羅漢指的就是羅漢寺,“清涼文益”,清涼就是清涼寺。

谥号+法名,比如法眼文益,文益是他的法名,生前他是“清涼文益”,圓寂後周世宗敕谥号“大法眼禅師”,後來就把清涼文益禅師稱為法眼文益。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總之,從兩個字的法名擴充為四個字的法名,就是為了便于差別誰誰誰,至于前面那兩個特定文字則有很多種類型,不僅僅是上述的四種,這裡隻是舉例說明。

韶州曲江離曹溪寶林寺不遠,曹溪也是在韶州的,應該屬于不同的區縣。當法海聽說慧能在寶林寺開壇弘法後,第一時間就過來了,他也是最早追随慧能的一批人,是以有機會作為“書記官”整理《壇經》。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

法海第一次見到慧能就問:“什麼是即心即佛?請師父給我明示。”

慧能說:“前念不生,就是“即心”,後念不滅,就是“即佛”;成一切相,就是“即心”,離一切相,就是“即佛”。當然還可以這樣說,住相“即心”,離相“即佛”;有“即心”,空“即佛”。”

“要是用這中相對概念的“二進制對立”講下去,講都講不完,是以你還是聽我的一首偈子吧。”

于是,慧能就說了一首偈: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要領悟慧能的回答關鍵就落在前面兩句“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上,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念,何為心,如何又是佛?

念是心攀緣當下外境一切緣所産生的想法,“前念”就是已經過去的想法,既然是曾經的想法當然已經脫離當下境況了。是以,“前念”是妄念,也可以說是虛幻不實的東西。

比如,常常會生出這樣的感慨:正吃着火鍋,卻想着還是上次吃的湯鍋更好,今天不該來吃火鍋的。

或者,還在試用期就覺得這份工作太累了、太苦了,與上一份工作相比差遠了,哎,不該換工作的。

諸如種種,就是脫離當下之境生起的“前念”,都是偏離實際的妄想,隻會徒增煩惱。相反,如果不生起對以往的眷戀、懷念,隻專注于當下,這個時候就是真心的展現了,無所謂好壞,無所謂高低。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其實這個話,慧能在南下途中開導惠明的時候就說過,隻不過說的話不一樣,但意思差不多。

慧能點化惠明時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不思善、不思惡”就是“前念不生”,即當下之心,就是人的“本來面目”,即為真心、本心是也。真心是“前念不生”的實時心,那“妄心”就是脫離當下之境的其他各種想法。

既然迷于“前念”是妄念、妄心,那麼脫離妄念的“後念”就是覺悟。“佛”不是特指的某種超人能力,僅僅就是一個稱謂而已,是“覺悟”的代名詞。

為什麼“念”會脫離當下呢?因為在識别當下之境時,調用的都是過往的經驗與感受,以此來對比、評價當下,注定了任何時候所産生的念頭都是“前念”,即過往的認知在當下的顯現。

這是避無可避的,是人感覺世界、認知外界的方式所注定的。人在攀緣外境時,第一時間生出來的念頭,都是“前念”,都是心“識别”外境後的産物。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如果當生起“前念”時,随後覺察到,這個“前念”不是真心,是應緣而起的種種有為,是心的必然妙用,是以不能把這個妄念當成絕對正确。

随“前念”而生的“覺察”之心就是所謂的“後念”了。當在抱怨這份工作沒有上一份工作好的同時,馬上警醒:“這個想法是片面的、是主觀的、過去的、不實的。要專注當下,做好眼前事,不要再打妄想了!”

“前念”有無數種,吃火鍋時對上一次湯鍋的念念不忘,換工作後對上一份工作的不舍等等都是。而“後念”隻有一種,即:“自己當下的任何念頭都不是絕對正确的這個想法”。

前念是具體的各種各樣的想法,後念是恒常不變的覺知。

因為“前念”都是住于境的,是以随境而生,當然有無數種,如果迷于前念,即是煩惱。而“後念”都是離于境的,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隻是恒常的覺知,即是菩提。也可以說“前念”着相,而“後念”不着相。

如果一直保持這種時時覺察、時時覺知,知道任何住境的想法都不絕對正确,就是“後念不滅”,當然就時時處于悟境了。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雙修是正

如果明了這兩句的意思,慧能後面說的話和偈就比較好了解了:

“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相由心生,一切相都是“心”的産物,“心生相”是必然的。是以有任何念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住在念頭上而信以為真。如果不住于相,就是覺悟之人,也就叫做“佛”。是以慧能為什麼聽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關鍵就在“無所住”,而不是“不生心”。

要知道,任何念想都是住相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人就是通過“心”去認識世界的,是以必有說生。

人心就如一面鏡子,要感覺世界、認識外界,必須用這面鏡子來照上一照。那麼注定得到的都是“鏡像”,當然不是實相。是以“成一切相即心”,這句話道出了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關系。

但與此同時,如果知道自己“心”相的顯現不是真相,不能執于自己的見解,能辯證的對待一切事物,這就是“離一切相即佛”。

是以,明白當下的相是“心”的随緣妙用,而同時保持“覺察”之心就是覺悟。真心是清淨的,而“覺察”是恒常不變的、一如既往的。是以,“定慧等持”才能保持“恒常清靜”。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随境生“念”是必然的,這是“心”的妙用展現,都是心或佛性在發揮作用。就像“蝶戀花、蜂采蜜,狗啃骨頭貓抓魚”那樣自然而然。

體悟到這一點就是“慧”。是以不要去刻意壓抑自己生起的任何念頭,不能把念頭當成可惡的“山賊”來除。隻要是念頭,就不可能絕對正确。

因為人類就是這麼認識世界的,一切念頭都是佛性的展現,人活着的證明、心智的結果。既然是心的妙有,慧也就是“有”的表現。

另外一面,也要知道這些念雖然是“山賊”,但不必除去,也無法除去。它們并不是真相,而隻是人在應對外境時的認知、回報而已。時刻保持這種警醒的念頭,就是“定”。既然時刻知道妙有都是虛幻不實,定也就是“空”的表現了。

慧能所說的“定慧等持”,就是不執于空,也不執于有,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間。不否定一切存在,也不執于一切心識認知的絕對性。

中國禅宗鼎盛時期的傳承脈絡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法海一聽,言下大悟,他開悟後,也作了一首偈子來表達自己的體會: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見真心就是佛,自己當初沒有領悟而費力不盡。”

後來,慧能應韶州刺史韋璩的邀到大梵寺說法,法海也同去記錄,記錄的内容就是《壇經》的主要内容之一。

法海在慧能大師圓寂後,把慧能大師的言行、法理,整理彙編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也就是如今還能看見的《壇經》,這對禅宗的發展有着重大貢獻。

未完待續......

禅宗人物志:六祖慧能大鑒禅師(九)慧能法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