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作者: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950年11月底,二次戰役發起前,彭德懷提出指揮員的位置要靠前,并表示他要到第一線去直接指揮擔負打開戰役缺口任務的第38、第42軍作戰。

此言一出,鄧華、洪學智、韓先楚、解方都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彭德懷身為志願軍統帥,無論如何不能離開總部崗位。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盡管彭德懷一再堅持,但大家意見更為堅決,一緻強調黨中央已給志願軍黨委下了指令,要求必須保證彭德懷本人的絕對安全。

鄧、洪、韓三位副司令員都要求代彭德懷去前線指揮,最後确定由韓先楚前去第38軍軍部,代表彭德懷,統一指揮第38、第42軍作戰。

1、德川戰鬥

“麥克阿瑟總攻勢”開始後,西線“聯合國軍”一步步走進志願軍預設戰場,其陣勢縱深短淺,兵力分散,側翼暴露,後方空虛,對志願軍反攻企圖毫無察覺。

進至德川、甯遠地區的韓軍第 2軍團所屬 3個師位于第8 集團軍右翼,呈後三角配置:

第 7師在左,沿德川方向行動;第8師在右,沿甯遠方向行動:

第6師跟在後面當預備隊。由于這部分韓軍在第一次戰役中剛剛遭到志願軍沉重打擊,與左路、中路“聯合國軍”其他部隊相比,其推進速度更為緩慢,對前方的危險同樣一一無所知。

11月25日黃昏,第38、第42軍同時發起反擊。

第38軍攻殲德川地區的韓軍第7師。此時,韓軍這個師正在朝妙香山、熙川方向攻擊前進,所屬3個團一線擺開,隻在德川留1個營作預備隊。第38軍經過實地偵察,判明了韓軍第7、第8兩師接合部位置,并摸清了大同江徒涉場的情況。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興元決定,采取兩翼迂回結合正面攻擊的戰法圍殲第7師。

戰鬥發起後,剛剛完成誘敵任務未及休息的第 112師(欠仍在掩護第40軍集結的第335團),連夜翻越海拔1200米的兄弟峰,從敵軍左翼插向德川,沿途遇敵即打,奪路疾行,于26 日 5時到達德川西南指定位置,切斷德川與軍隅裡的聯系,堵住了德川之敵西逃價川、安州的道路。

第113師從敵右翼向德川以西迂回,利用事先探明的水下橋,冒着冰冷刺骨的江水徒涉大同江,以戰鬥行軍姿态邊打邊進,沿途擊潰多股敵人,于26日8時進至德川以南遮日峰等地,切斷了德川、甯遠兩地之敵的聯系及德川之敵南逃退路。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這兩支部隊均按計劃迂回到位,完成了對德川的合圍。

在兩翼迂回的同時,擔任正面攻擊的第114師自北而下,直逼德川,前進中突遭敵炮火猛烈攔阻。

經審俘查明,炮火源頭為沙坪裡以北一個榴彈炮陣地。師長翟仲禹即令第341團以1個營輕裝疾進,從側翼插向縱深,于26日晨沖入炮陣地,全殲韓軍第15榴炮營,繳獲105 毫米榴彈炮11門、汽車50餘輛,解除了敵炮火威脅。11時,第114師進至德川以北鬥上洞、馬上裡一線,将敵壓縮到德川地區。

按計劃,對德川的總攻将于26日晚發起,由于發現德川之敵有突圍迹象,為防敵逃脫,梁興初決定提前發起攻擊,當日拿下德川。

總攻發起後,被圍韓軍陣腳大亂。26日15時,在美軍12架飛機掩護下,第7師師部和兩個團殘部共約5000人分三路向西南突圍,遭到第112、第 113 師截擊,潰不成軍,散成小股四處逃竄,有多股殘敵竟誤打誤撞地跑到志願軍師、團指揮所附近。

一時間,各指揮所所在地均發生與韓軍散兵的小型戰鬥。至 26 日 19 時,被圍之敵大部被殲。

德川戰鬥曆時1晝夜,第38軍各部分别前進50~70公裡,斃傷敵1041人,俘敵2087人;繳獲各種炮 156門、汽車 218 輛、電台 33 部。美軍派駐該師的 7名顧問全都成了俘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第38軍作戰編組内有一個特殊成分:由2個偵察連和2個工兵排組成的偵察支隊。

該支隊于戰鬥發起前隐蔽滲透敵後方,在規定時間内炸毀了德川西南的武陵裡大橋,封閉了敵軍南逃北援的通道,對保證作戰勝利起到重要作用。

2、甯遠戰鬥

第42軍圍殲甯遠之敵的戰鬥于同時打響。

該軍主力(第 124、第 126 師)是在完成東線黃草嶺、赴戰嶺阻擊任務之後,于11月16日開始向西線戰場轉移的。當時天降大雪,濃霧彌漫,美軍飛機連續3天不能出動。第42軍利用這一惡劣天候,晝夜行軍,橫越狼林山脈,長驅200餘公裡,于20日進至甯遠東北舊倉裡地區。此前配屬第38軍作戰的第125師,亦歸還該軍建制。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第42軍的作戰部署與第38軍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正面突擊加翼側攻擊。

擔任正面攻擊的是第125師,從北面向甯遠實施突破;擔任翼側迂回的是第124師和第126師,從東北向甯遠以南實施迂回。不同之處在于,第 38 軍是以 2 個師分别從兩個方向迂回,最終在敵側後形成鉗形包圍圈,而第42軍擔任迂回的2個師則是在同一方向行動,一個内層迂回,一個外層迂回,在敵側後形成雙層包圍。

按戰前部署,迂回部隊進到預定位置後,軍主力即轉頭向北攻擊,協同正面攻擊部隊會殲甯遠城之敵;同時,以一部切斷敵退路,并阻敵北援,條件許可時相機攻占孟山。

為加強對迂回部隊的指揮,吳瑞林軍長決定,副軍長胡繼成随第124 師行動,統一指揮第124、第126師的迂回行動。吳瑞林本人和政委周彪率軍指揮所在第125師之後跟進。攻擊甯遠時,軍指揮所位于都坪裡以北。

戰鬥發起前一天夜間,韓先楚來到第42軍指揮所,當面聽取吳瑞林關于作戰部署的彙報,并轉告彭德懷對該軍的要求:

這次戰役要比上次戰役殲敵更多,配合其他部隊打個更漂亮的殲滅戰。

24日12 時,第42 軍下達攻擊部署令,起初目标定為“先殲甯遠敵、孟山敵,而後全殲德川敵,阻住北倉敵”。

同日 16 時 30 分,根據韓先楚訓示,将目标聚焦為“全殲僞八師”,同時明确:

以第 124、第125師全部參加對甯遠的攻擊,第126師除以1個團作為第124師第二梯隊随時準備參加攻擊甯遠外,其他2個團分别進到預定位置阻擊北援、西援之敵。

此時,甯遠地區韓軍已發覺志願軍正向其側後迂回,急忙收縮防禦,除以一部堅守側翼防線外,主力退向孟山。擔任正面進攻的第125師趁敵調整部署時出現的混亂,兵分三路突然發起攻擊。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第374團尖刀連禊入敵防線間隙,直接撲進甯遠城内,在激烈的巷戰中打掉韓軍一個團指揮所。城内韓軍失去指揮,頓時潰散。第125師其他部隊趁勢發動猛攻,将甯遠以北之敵大部殲滅。

遺憾的是,由于側後迂回部隊,因途中與敵相遇發生糾纏而延誤了時間,未能于24日拂曉前到達隐蔽集結位置,暴露了作戰意圖。

在攻擊過程中,第126師第376團遭敵多次阻攔,處置不當,又延誤了時間,既未按時為第124師開辟出前進道路,保證其迅速向甯遠攻擊,也未按時到達指定阻擊位置,使敵一部逃竄。

甯遠之敵被擊潰後,第124師誤報敵朝東南方向逃竄(其實該敵仍在該師作戰區域内的南中裡),并姑息部隊疲勞,未能及時以一部兵力積極組織搜剿,追殲殘敵,使韓軍第8師一部得以漏網逃脫。第42軍戰後總結認為,此戰未能全殲第8師主力,第124師應負主要責任。

26日拂曉,甯遠戰鬥結束。第42軍攻占甯遠,當時戰報稱韓軍第8師大部被殲,實際上隻是将該師打垮、打散,人員大多化整為零,分散向預定地點撤逃,再作收攏集結,或潛藏于山谷、密林、洞穴之中,尋機擾亂襲擊。第124師的師團指揮所就三次遭創散敵襲擾,傷亡十幾人。

3、40軍的割裂韓、美軍的戰鬥

當第38、第42軍對韓軍第7、第8師發起攻擊時,擔負支援保障德川方向作戰任務的第40軍也對前出的美軍第2師發起攻擊,割裂韓軍第2軍團與西側美軍的聯系。

按志司部署,第40軍應于24日晚向清川江東岸的蘇民洞、新興洞及其以北地區轉進,于26日拂曉集結完畢,除以一部在新興洞以北接替第38軍第112師防務外,軍主力配合第38、第42軍于26日黃昏向龍門山、樸日嶺之敵攻擊,爾後向德川以西10公裡的西倉插進,阻敵西援或北援。

然而,正當第40軍按這一部署開始行動時,美軍第2師主力已搶先一步進占蘇民洞、新興洞一線,阻住了該軍去路。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針對這一情況,韓先楚改令第40軍以一部經杜日嶺插西倉,主力從正面反擊。溫玉成接到指令後,迅速修改作戰部署,決定以第119師攻殲蘇民洞、龍水洞之敵,得手後經杜日嶺、九政裡向西倉前進,“求得與一一二師并肩作戰,分割德川與價川之敵”;第118師經花坪站向南圍殲新興洞之敵;第120師以1個團由龍淵裡附近強渡清川江,首先攻占魚龍浦,控制龍山面一線高地,“阻擊球場向新興洞增援之敵,并阻擊新興洞逃竄之敵,配合一一八師殲滅新興洞之敵”,另以一部“向球場之敵佯動鉗制”。

25日晚攻擊發起。第118師在新興洞與美軍第9團,第119師在蘇民洞與美軍第38團發生激戰,兩處都打得相當艱苦。

在新興洞地區,美軍第9團兵力分布于清川江兩岸,2個營在西岸第一道山脊線上設防,其餘兵力沿清川江支流百甯江一線排開。該團身後為第23團,相隔僅3公裡,作戰時可得到3個炮兵營的火力支援。

第118師以2個團兵力對新興洞之敵展開攻擊。當晚,隻攻占了外圍陣地,未能解決戰鬥。次日,戰鬥更加激烈,攻擊部隊“終在敵炮空坦配合襲擊下傷亡過重,而使美軍兩個營大部突圍南逃”。

為配合新興洞戰鬥,第120師第359團4個連,冒着嚴寒,不顧敵方炮火攔阻冒死涉過1米多深的清川江。沖在前面的5個排官兵全部戰死,後續部隊有進無退,頑強突擊,終于突破江防陣地。攻占魚龍浦後,又在此頑強堅守,阻敵北援南逃,又有2個排官兵全部戰死。

據第359團團長講,這一晝夜共斃傷俘敵500多人,全團傷亡800多人。第118師插新興洞東南,沒挨炮,一天安靜,就是因為第359團把敵炮兵陣地打爛了,把敵人的空軍、步兵都吸引過來了。

該團頑強的戰鬥精神,受到第40軍和志願軍總部的通電嘉獎,稱其“堅決頑強,堪為全軍模範”。

在蘇民洞、龍水洞地區,第119師向美軍第38團發起攻擊,以傷亡500餘人的代價,斃傷敵300餘人、俘敵40餘人。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戰後該師總結教訓時稱,此戰:

一是未能形成嚴密包圍;二是分割敵人後便認為敵已失去戰鬥隊,不能最後解決問題;三是碰到敵坦克時,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對付坦克上,反使敵步兵有隙可乘;四是步兵火力弱,而敵人多為自動火器,迫近時壓不住敵人,因而被敵殺傷甚多。

過早地将部隊撒出去捉俘虜,以緻後來遇到成股敵人時,手中沒有部第40軍在清川江畔的戰鬥,雖未能完成預定的穿插任務,但其頑強作戰仍有效牽制了美軍第2師,使其無法東援,對德川、甯遠戰鬥起到保障作用。

德川、甯遠戰鬥,就殲敵數量而言,難以稱得上是一場大勝。

韓軍第2軍團所屬第7、第8兩師當時被确認為“大部殲滅” ,美國人也說這支韓軍部隊“業已完全消失”,但最後統計,斃傷俘敵數總共隻有5000餘人。

按韓軍戰史記述,這2個師編制員額均為1萬人左右,按損失5000餘人計算,損失數僅占其總兵力的四分之一。但從戰役全局上看,德川、甯遠之戰意義重大。它在第8集團軍戰線翼側打開了一個缺口,使西線美軍主力側背暴露在志願軍攻擊力量面前,為志願軍下一步實施側後攻擊,分割圍殲造成有利态勢。

4、沃克漏出“馬腳”

第38、第42軍在德川、甯遠方向實作突破後,戰場主動權已掌握在志願軍手中。

起初,美軍對志願軍反擊意圖捉摸不定。沃克及其參謀們都沒有料到對手會發起全線反攻。他們判斷,與第8集團軍對峙的中國軍隊最多不過 10 萬人,其行動性質隻不過是總體防禦中的“局部反擊”。

是以,當韓軍第 2 軍團遭受打擊的消息傳來時,沃克還比較鎮定。盡管第8 集團軍右翼已被撕開一個大口子,但沃克并沒有意識到其中包含的巨大危險。他當時考慮的仍是如何保持集團軍戰線的完整,以便稍作整理後繼續向北進攻。

對中國軍隊有可能通過這個口子,自東北向西、向南對第8集團軍側背實施迂回攻擊,他也有過幾分擔憂,但轉而又認為,隻要把擁有強大火力和機動力的美軍部隊調上去,這個口子還是能夠堵得上的。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為此,他采取了兩項應急措施:

一是将位于軍隅裡的集團軍預備隊第1騎兵師東調順川,沿順川至孟山公路建立防禦陣地,以阻斷中國軍隊迂回路線;

二是訓示第9軍軍長庫爾特派部隊收複德川,把因韓軍第2軍團崩潰而形成的窟窿堵上去。

這些措施,基本上耗盡了沃克手中的預備力量。第9軍的境況更差,該軍所屬2個美軍師(第2、第25師)已全部展開于第一線,堵窟窿的任務隻能交給作為軍預備隊的土耳其旅。

而這個旅剛剛進入北韓戰場,沒有與美軍協同作戰的經驗,且語言不通,通信不暢,一上來就讓它去搶險堵口,西方戰史研究者戲稱這無異于“用一個阿斯匹林藥瓶的軟木塞,去堵一個啤酒桶的桶口”。

沃克以上處置,顯然是基于他對戰場形勢的錯誤判斷。他并沒有認識到,此時美軍面對的并不是什麼“局部反擊”,而是全面的戰役反攻;在第8集團軍右翼實施突破的是志願軍2個主力軍,而他派去堵口子的兵力隻有一個勢單力薄的土耳其旅,實在難以當此大任。

在清川江東岸,德川、甯遠以西,有兩條橫向公路通往第8集團軍後方地域:

一條由德川經戛日嶺至軍隅裡,再向西南延伸至清川江口的安州和新安州;另一條由甯遠經孟山、北倉裡、新倉裡至順川,最後到肅川。

這兩條公路與平壤至新義州、平壤至滿浦的兩條縱向鐵路幹線(京義線和滿浦線)相交,構成第8集團軍後方交通線的骨幹。德川、甯遠門戶被打開後,這條後方交通線便整個袒露在志願軍攻擊力量面前。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如果志願軍乘勢沿公路進至軍隅裡、安州,或者迂回到順川、肅川,就将卡住第8集團軍的後路,把清川江以西、以北的美軍主力封閉在一個大包圍圈内。

彭德懷決定,充分利用德川、甯遠突破後的有利态勢,向美軍側後實施深遠的戰役迂回,緊緊抓住其命門要穴,造成在清川江南北圍殲敵人的局面。

11月26日8時,彭德懷緻電各軍,指出:

“敵可能發覺我攻擊開始,二十六日夜敵情将起很大變化,各部應特别注意掌握目前敵情,抓住敵人。”

5、彭德懷的準确判斷敵情

而這時,沃克的第8集團軍司令部仍在觀望,反應相當遲鈍。

美軍官方戰史記述:

直到26日夜,第8集團軍司令部裡還沒有人認為中國軍隊已經開始了一輪重要攻勢。他們關注的隻是韓軍第2軍團的潰敗,以及中國人對韓軍後掀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情報部門将第8集團軍當面的中國軍隊兵力數量由54000人增加到101000人。

司令部的預測是:

中國人最有可能“依靠當地的頑強的抵抗力量,沿現有戰線向縱深展開積極防禦”。

直至27日黃昏,志願軍反攻發起40小時之後,第8集團軍司令部才終于搞明白了:“中國軍隊正處于進攻态勢”,并且“看起來是早有預謀的”。

沃克急忙下達調整目前戰線的指令:

以第9軍接管韓軍第2軍團責任區的作戰指揮權;以軍隅裡至順川公路為界,重新劃分第9軍和第1軍的作戰分界線;将第25師劃歸第1軍指揮,将該師和第2師的分界線調整為第1軍和第9軍的分界線,并将該線延長到軍隅裡和順川以南,使以上兩個重鎮及與之聯結的公路都納入第9軍防區。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為了全力阻止中國軍隊從東和東北方向迂回攻擊,沃克還将第1騎兵師加強給第9軍,韓軍第2軍團尚能作戰的部隊,也全部交由第9軍使用。

調整後的第9軍部隊包括:美軍第2師、第1騎兵師、英軍第27旅、土耳其旅和韓軍第6師。

庫爾特軍長向所屬部隊下達了于27日晚進入戰鬥的指令:

第2師退到球場地區堅守,與已部署到立石一線的第25師陣地相連接配接;第1騎兵師主力進到順川以東,1個團位于新倉裡(順川以東20公裡),另1個團跨順川公路兩側占領陣地,與土耳其旅、韓軍第6師沿公路建立防禦部署,阻止中國軍隊前進。

經過這樣一番調整,第8 集團軍擺出了一個先穩住陣腳,然後視情況或進攻或後退的陣勢。

彭德懷覺察到沃克的企圖,決心不給其重整防線的時間。

此時,東線第9兵團已在長津湖地區發起反擊。彭德懷估計,東線反擊開始後,西線美軍肯定會受到震動,很可能再次退至清川江以東、以南,通過收縮戰線來縫合東西兩線間的空隙,在半島“蜂腰部”的安州、元山間狹長地帶形成新的防線。

為了發展戰役勝利,彭德懷決定,在鞏固德川、甯遠、孟山三角地區的基礎上,集中西線主力,先打美軍第9軍,同時以有力一部挺進至順川,切斷西線各部美軍退路,進一步擴大在清川江以東的戰役缺口,在敵人撤逃過程中實施猛追、側擊,抓住敵人,使其無法構成新的防線。

揭秘第二次戰役:開戰40小時,美軍為何才發現志願軍全線反攻?

彭德懷相當準确地預見到敵軍下一步行動。此後敵情變化,大緻不出其預見範圍。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