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首七絕,秦韬玉和王禹偁的較量,構思新奇,無理而妙

作者:談詩論詞

自然界景物多樣,凡塵間世事無常,人們徜徉在山林中,會歎息落葉遍地;行走于小溪畔,又憐惜殘花飄飛。

生活中充滿了悲愁和痛苦,人們的内心經常感到壓抑,為了排遣愁悶,才子們便會借景抒情,托物寓意,表達一種惆怅和哀怨之意。

兩首七絕,秦韬玉和王禹偁的較量,構思新奇,無理而妙

燕子是詩歌裡常見的意象,這種可愛的小動物一般會出雙入對,它們身姿輕盈、自在潇灑,銜泥築巢、非常勤勞,彼此之間又顯得極其忠貞。

文人墨客們喜歡其活潑可愛,又欣喜其為塵世間增添了活力,于是便紛紛賦詩贊美。下面分享兩首七絕,秦韬玉和王禹偁的較量,構思新奇,又顯得無理而妙。

兩首七絕,秦韬玉和王禹偁的較量,構思新奇,無理而妙

燕子

唐 · 秦韬玉

不知大廈許栖無,頻已銜泥到座隅。

曾與佳人并頭語,幾回抛卻繡工夫。

秦韬玉是晚唐著名詩人,他的《貧女》家喻戶曉。詩人身逢亂世,不時地奔波漂泊。詩人有一次在羁旅途中,偶見一對燕子飛向人家,于是便駐足觀賞。

兩首七絕,秦韬玉和王禹偁的較量,構思新奇,無理而妙

詩的大意是:詩人看見燕子正在一個角落裡銜泥做窩,卻很擔心大廈的主人是否會将其趕走。這對佳偶不時地說些悄悄話,好幾回都忘記了要繼續築巢。

作者漂泊無依,而燕子也并不總是能找到栖息之地,是以詩人由我觀物,就開始擔心這對小可愛會遭遇困境。不過等了一段時間,當詩人看見它們正在“并頭語”時,心中的憂慮立刻就消失了。

兩首七絕,秦韬玉和王禹偁的較量,構思新奇,無理而妙

“佳人”二字采用拟人手法,“繡工夫”又是一種比喻。詩人稱贊燕子築巢的能力突出,又像繡花一樣精細。全文到此結束,至于燕子最終能否順利安家,就留給讀者去想象。全文技巧高超,充滿詩趣,展現出燕子的活潑姿态,也傳達出詩人對其贊美和憐愛之情。

生活悲喜不定,前路也曲折難行,但是途中卻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獲。是以遇到困境,不該一味地抱怨和傷心,而要想辦法忘記痛苦,尋覓快樂,如此才能輕裝上陣,再創輝煌。

兩首七絕,秦韬玉和王禹偁的較量,構思新奇,無理而妙

春居雜興

北宋 • 王禹偁

閑寫新詩十數篇,曉來鋪向竹窗前。

無端燕子欺人睡,故落春泥污彩箋。

王禹偁曾任大理評事,他在這期間遇到過才子徐铉被人誣告之事,後來又是以觸怒了宋太宗,進而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作者在商州的生活非常清閑,感到孤寂之時,便通過讀書、寫作打發時間。這首詩就創作于這一時期,抒寫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非常耐人尋味。

詩人晚上閑來無事,就搜集靈感、吟詠新詩,然後又将其抄錄下來。第二天拂曉,可能是彩箋被不小心弄濕了,詩人于是便把詩稿拿到外面晾曬,然後又繼續睡覺。一個“閑”字,并非悠閑之意,而是傳達出一種百無聊賴的心情。

兩首七絕,秦韬玉和王禹偁的較量,構思新奇,無理而妙

後兩句無理而妙,抒發了作者的感受。燕子活潑可愛,不知從何處飛到彩箋上,并在上面留下了一些爪痕。詩人好像是在怨其“欺負”自己,故意為之,其實作者不過是借題發揮,表達出一種由于被貶他鄉而産生的孤寂之情,同時也委婉道地出自己遭受困境而産生的不平之意。

王禹偁不愧為北宋初期著名詩人,作者隻用短短四句話,就刻畫出燕子的可愛形象,也含蓄地抒寫了一份難以排解的愁情。全文形象生動,又别具一格,令人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