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月5日立夏,記得“1喝,2吃,3要忌”,遵循傳統,家人平安入夏

作者:簡食記

立夏,作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正式開始。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農業文明時期,最初源于古人對天文、物候的觀察和總結。大約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左右),立夏節氣已經确立,它屬于太陽曆法的一部分,依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當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便是立夏之時,通常在公曆的5月5日至6日之間。

5月5日立夏,記得“1喝,2吃,3要忌”,遵循傳統,家人平安入夏

立夏的“立”字意味着開始,“夏”則代表了季節轉換至炎熱的夏季。古籍記載“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形象地表達了立夏時節自然界萬物蓬勃生長的狀态,農作物進入快速成長期,氣溫逐漸升高,雨水增多,為農業生産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5月5日立夏,記得“1喝,2吃,3要忌”,遵循傳統,家人平安入夏

在曆史的長河中,立夏不僅是季節轉換的标志,也是古人進行農事活動的重要節點。古代帝王會在立夏這天舉行迎夏儀式,率領文武百官到郊外祭祀炎帝、祝融等神祇,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5月5日立夏,記得“1喝,2吃,3要忌”,遵循傳統,家人平安入夏。

5月5日立夏,記得“1喝,2吃,3要忌”,遵循傳統,家人平安入夏

“1喝”

喝午時水。是部分地區的傳統習俗,尤其在台灣較為盛行。午時水是指在立夏當天中午11點到13點之間(即午時)汲取的井水或山泉水。這個習俗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節氣和時間的特殊認知,認為立夏時節陽氣旺盛,而午時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刻,此時汲取的水蘊含着充沛的陽氣和天地間的靈氣,因而被認為具有特殊的淨化和療愈作用。

民間相信,在立夏這一天飲用午時水,能夠消暑解毒、強身健體,甚至治療某些疾病。有諺語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強調了午時水的珍貴與功效。有的人會将午時水儲存起來,用于日常飲用或煮茶,認為長期飲用可以帶來健康和好運。

除了直接飲用,午時水還被用來制作藥膳、釀酒或是用作祭拜祖先、神靈的淨水,以此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健康的祈願。

5月5日立夏,記得“1喝,2吃,3要忌”,遵循傳統,家人平安入夏

“2吃”

1:立夏吃蛋。民間有“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的說法,認為在立夏這天吃雞蛋可以預防夏天常見的體弱乏力現象,增強體質。有的地方還會進行“鬥蛋”遊戲,孩子們将煮熟的雞蛋互相碰撞,看誰的蛋殼最後不破,以此增添樂趣。

2:嘗三新。立夏時正值初夏,許多新鮮果蔬上市,人們會品嘗時令的鮮果蔬菜,如櫻桃、竹筍、蠶豆等,稱為“嘗三新”,慶祝豐收和自然的饋贈。

5月5日立夏,記得“1喝,2吃,3要忌”,遵循傳統,家人平安入夏

“3要忌”

1:忌坐門檻。在很多地方的習俗中,立夏日忌諱坐在門檻上,尤其是兒童。相傳這樣做會導緻夏天容易感到疲倦多病,影響一年的精神狀态。如果孩子不小心坐了門檻,需要坐滿七根門檻來解除這一禁忌。

2:忌晴天無雨。部分農村地區認為立夏不下雨是不吉利的,因為雨水對于農作物的播種和生長至關重要。俗語有雲“立夏不下,高田不耙”,意味着立夏無雨可能導緻莊稼無法正常播種,影響收成。

3:忌情緒浮躁與飲食不當。夏季開始,天氣漸熱,人們容易心浮氣躁,情緒波動大。傳統上認為,立夏應注重養心靜心,避免情緒過度激動。同時,應忌食過于油膩、冷飲及濕熱的食物,以免傷害脾胃,影響身體健康。

5月5日立夏,記得“1喝,2吃,3要忌”,遵循傳統,家人平安入夏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這兒,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關注,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簡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場荒蕪孤獨的旅行,冷暖自知,苦樂在心,照顧好自己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