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躺平之後,真的很爽嗎?

作者:阿梅朋友圈

網絡上熱議一個話題:需要多少錢,才能讓人生“躺平”?

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01,陶淵明的隐士躺平

先分享一個關于陶淵明的故事,這位古人可不僅僅是個詩人,他還是個潇灑的名士,是個清貴的文人,更是個有自己生活态度的“打勞工”。

躺平之後,真的很爽嗎?

他的家族裡可不少隐士,就說他的外祖父孟嘉吧,那真是個逍遙自在的人物。還有他的堂叔、外叔祖,也都是雲遊四方的隐士,活得就像閑散的神仙一樣。

是以陶淵明從小就被這種“隐士基因”深深影響,心裡總是糾結着是出去打拼呢,還是回家躺着。

說起來陶淵明也做過官,不過那官場可不是他的“菜”。回想他做官的十幾年,每次都是因為家裡沒米下鍋、孩子餓得哇哇叫,才逼不得已出去找工作。有一次縣令經曆是在江西彭澤,離家比較近,又有官田可以釀酒,他就去做了個彭澤縣令。結果呢他隻在那個職位上待了八十多天!

原因就是他不堪忍受官場的繁文缛節。據說上任沒多久,朝廷就派來督察巡檢,要求縣令得穿得整整齊齊,恭恭敬敬地迎接。陶淵明一想到這些,就覺得心裡憋得慌,直接甩下一句:“我豈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兒邪?”然後,他就辭官走人了。

那一年,陶淵明41歲。他辭官後,在《歸田園居》這首詩裡寫道:“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是在說啊,他從小就不喜歡迎合世俗,天生就喜歡山水田園。他覺得自己誤入官場就像被困在了一個大籠子裡,白白浪費了那麼多時間。

躺平之後,真的很爽嗎?

這次辭官,可是陶淵明職場生涯的“高光時刻”,也成了後世文人的精神偶像。有個學者叫費勇,他就評價陶淵明說:“陶淵明是中國古代社會真正做了自己的人,他辭掉了官,辭掉了體制的保障,回到農村,自己養活自己。”這話說得多好啊!

故事講完了,大家有何感想?

哇塞,躺平的生活,太美好了吧!

02,躺平和奮鬥都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我們覺得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在“為生活折腰”和“内心的召喚”之間,該做何選擇呢?

有一個網友,叫汪景,30歲時,他毅然決然地将辭職信放在了上司的辦公桌上。盡管上司多次挽留,但他堅定地說:“我想退休,去追求我想要的生活。”為了這一天,他努力拼搏了多年,積攢了100萬。

退休後的他,選擇了雲南作為他的新生活地。在他看來,北方的冬天需要支付昂貴的暖氣費,而南方的冬天又濕又冷,隻有西雙版納,那裡四季如春。他在市中心租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生活設施完善,距離市場也很近。

躺平之後,真的很爽嗎?

他的退休生活很簡單,很自由。沒有鬧鐘的打擾,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每周4-5次的健身,讓他保持了健康的體魄。其餘的時間,他或者出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在家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什麼都不做,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這樣的生活,讓許多網友羨慕不已。

然而,現實是,大多數人都想離職躺平,但卻不得不繼續工作。

生活的壓力,如車貸、房貸、教育金、養老金等,讓許多人無法放下手中的工作。

雖然“躺平”的理想在現實中可能難以實作,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去追求。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無法選擇逃避生活,但我們可以選擇以積極的态度去面對它。

躺平之後,真的很爽嗎?

是以,請記住,生活有它的美好和挑戰,都值得我們去熱愛和珍惜。即使我們不能完全躺平,也應該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

生活,不僅僅是為了活下去,更是為了活出自己。

你達到躺平的資本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