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作者:世間一分鐘
“瑤草之花,生于佳麗之地;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這一句話是用來形容青樓女子的,在很多時候青樓女子都有很多無奈,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怕是沒人想進這風塵之地,讓人看不起自己甚至羞辱嘲諷。

大多數女子進入青樓後會有一段反抗時期,到後面就會慢慢的麻木、接受,不過少部分人還是有一些真性情的。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民國奇女子董竹君便是這樣,被父母賣到青樓卻在後來成為一個著名的女企業家。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她的故事。

少年時不幸淪落青樓,遇見夏之時逃出生天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江蘇上海洋泾浜畔的一個貧民窟裡。父親是江蘇南通縣六甲鄉人,名叫董同慶,憑着一身力氣以拉黃包車為業養家糊口,但卻英俊而忠厚。

母親人稱李氏,是一位勤儉而能幹的女性,因為家中經濟拮據習慣于用抱怨來排解心中的苦悶。

生活的艱辛壓得夫妻二人喘不過氣來,但這對夫婦卻依然堅守着一個信念:讓他們的女兒接受教育。

于是他們含辛茹苦把女兒養大,随後又送入私塾讀書,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裡,董父董母有如此見地很了不得。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天有不測風雲,董同慶不幸染上傷寒症,家中的頂梁柱瞬間變得搖搖欲墜。面對生活的重壓,董竹君不得不在學業中途退學,承擔起家庭的一部分責任。

最終在走投無路之下,董同慶忍痛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将女兒送往青樓做清倌兒,隻為得到300大洋。何為“清倌兒”,就是隻賣唱不賣身的一種,并且隻有限期三年。

當時,青樓的老鸨看着美豔動人、清純的董竹君卻起壞心思,在心裡已經想好等這位姑娘月事來了就讓她接客,表面上答應董父董母的不過是緩兵之計,把女孩先騙進來還不會任由自己拿捏。

那些年裡,為了培養董竹君老鸨不遺餘力,更是派專人悉心教導為以後成為搖錢樹做好準備。

董竹君容貌美麗并且戲曲功底深厚,學藝速度一日千裡,不久便在青樓中嶄露頭角,成為衆人矚目的頭牌藝人。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每當她登場唱戲院内、院外賓客雲集,座位總是提前被預訂一空,有時候觀衆隊伍更是延伸至門外,隻為争相一睹她的風采。

老鸨看見更十分高興,這不就是一個活的搖錢樹嗎,一要好好利用好。内心更是不斷幻想着,等董竹君月事一來就競拍她的初夜,到時候肯定能狠狠賺一筆。

某一天早晨董竹君從睡夢中醒來,下體的一種異樣感覺讓她意識到,人生的第一次月事悄然而至。

照顧她的是一位好心阿姨緊張而急切地提醒,這是逃脫的最好時機,否則将被迫迎接那些不堪的客人。

阿姨還向她透露老鸨對待少女的種種手段,語重心長地勸董竹君早日規劃自己的未來之路,找一個人嫁了最好。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可是出入青樓這種地方的能有幾個好人呢,除纨绔子弟之外剩下的就是地下革命者,主要就是這個地方蔭蔽。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名叫夏之時的愛國青年出現在她的生命中。

某一日董竹君在演繹着千古流傳的悲歡離合時,目光無意間穿過座無虛席的觀衆席,落在一群氣質非凡的青年身上,其中更有一位領袖風範的年輕人引人注目。

即使眼光高如董竹君也不禁被他的風采所吸引,細心聆聽他們的談話,心中暗自驚歎“這些人絕非泛泛之輩”,而此人正是四川的副都督夏之時。

夏之時的出現對董竹君來說,如同在漫漫長夜中望見了一顆救星。與此同時,董竹君雖然身在染池之中卻沒被污染,這一點也讓鐵骨铮铮的男兒生出幾許柔情并深表敬意

随着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情感日漸深厚,夏之時決心要為董竹君争取自由帶她脫離苦海,可是當與鸨母談及贖身的價錢時,對方竟獅子大開口索要三萬大洋,這在當時稱得上是一筆令人咋舌的巨款。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兩人結婚前往日本,回到家鄉事事料理完美

夏之時有能力支付這筆錢,董竹君卻堅決拒絕他的好意,因為她不願将自己看作一件商品,任由男人随意買賣、擺布,決心依靠自己逃離魔窟。

很快董竹君策劃一場逃亡行動,某天深夜她假裝生病,随後灌醉看守抛棄一身珠寶,隻為換取一個自由之身。最終,在月色中她如同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飛向自由的天空。

夏之時與董竹君也終于牽手,踏上共同的人生旅程,不久後在幾位摯友的見證下悄然舉行一場樸素而溫馨的婚禮。

那個意義非凡的時刻,他們僅以一張珍貴的結婚照片,記錄下這份純粹而美好的愛情。

後來兩人踏上日本的土地,在夏之時的引薦下,董竹君有幸踏入東京禦茶之水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讀書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這段日子裡她并未放任自己陷入悠閑,反而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知識的海洋,不斷充實自己的才智。

董竹君如饑似渴地學習,對時代脈搏和科技發展的洞察力也日益加深,這些寶貴的經曆如同種子般在她心中生根發芽,為未來的人生旅程奠定堅實的基石。

1915年夏之時接到了回川的指令,臨别之際将一把手槍交到董竹君手中,叮囑她用以防身以防不測,但若有任何背叛之舉甯願她以此了結生命。

與此同時,他還火速将正在上海南洋中學就讀的四弟召回日本,來陪伴其二嫂讀書,實則是暗中監視,生怕她稍有自由便心思活絡紅杏出牆,這一刻董卓君的心觸動了但卻并沒有發作。

1917年的秋天,董竹君自東京禦茶之水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畢業,本打算繼續深造法語赴巴黎留學,然而夏之時卻堅決要她傳回四川合江。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在四川夏家是一方顯赫的世家大族,家族中依舊嚴守着尊卑分明的古老傳統。

夏家的族中長輩尤其是夏之時的母親,認為董竹君那青樓背景與家族的門第不相比對,最多隻能以側室的身份進入夏家,斷無成為正妻的可能。

正處于人生春風得意的董竹君,仿佛被突如其來的暴雨淋濕,滿腔熱情瞬間冷卻。

但她并未就此屈服,而是選擇忍辱負重暫且在夏府栖身,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才智與能力,期望有朝一日能夠獲得夏家的真正認可,成為夏之時的合法妻子。

在夏家度過的漫長數月,董竹君将家族的大小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無論是家族生意的賬目、還是家中的瑣碎内務,都管理得有聲有色。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甚至夏家四弟的婚禮也是由她親自主持操辦,其卓越的才華和能力逐漸感化夏家的長輩們,最終這些人點頭同意董竹君與夏之時再次舉行莊重的拜堂儀式,并正式承認她為夏之時的正房夫人。

婚禮當天大嫂拿出一張1000大洋的贖身契,告訴董竹君這是大哥當年贖身的收據,這一刻她的尊嚴再度被踐踏。

轉瞬到了1919年,夏之時在四川的派系争鬥中站錯了隊以緻公職被免,失意的他沉溺于鴉片之中,而且性情愈發暴躁。

董竹君因患肺病離群索居漫長的三個月裡,夏之時竟然一次也沒有前往探望。她與丈夫有一個女兒,然而夏家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死心,夏之時也不例外。

當董竹君為照顧女兒擱置家務時,丈夫一臉嫌棄地說:“一個女孩而已,值得這樣做嗎?”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與此同時,過上正常的生活後董竹君便将父母接到身邊來,然而女婿卻對這二老極其不尊敬,這比董竹君自己受氣還痛苦。

在心靈的陰霾中她卻未曾放棄自我奮鬥,以堅韌的意志一手創辦了“富祥女子織襪廠”,又勇敢地拓展業務成立出租黃包車的“飛鷹公司”。

然而命運的風浪總是難以預料,由于經營政策上的失誤,這兩份事業最終遺憾地走向落幕。

兩人離婚,董竹君發展事業

夏之時還不止一次的說董竹君隻能生女兒,不能給他們家傳宗接代,對那四個女兒也是不關愛,有時喝醉了酒還會打罵,這樣的生活與董竹君所想要的尊嚴逐漸背離

她忍受不了這樣的夏之時,便向他提出離婚,兩人約定先分居五年再說。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這五年期間董竹君過得很艱難,甚至父親生病都拿不出來錢看,夏之時則說“若是你能回來,自己可以承擔全部的醫藥費”。

對此董竹君拒絕了,因為相比生活的坎坷,精神上的侮辱根讓人痛苦。兩人你最終離婚了,同時董竹君提出一個要求:

一旦她有個三長兩短,請夏之時念及情分,不要斷絕撫養費,培養四個女兒大學畢業。

後來夏之時并沒有履行,還強迫其交出孩子,董竹君予以拒絕......經曆一段破碎的婚姻後,董竹君在早期歲月裡頻繁地踏入典當行的門,1930年迎來了新的生機。

她創辦一家規模不大的群益紗管廠,在高人的悉心指引下還遠涉重洋成功引資一萬元,為工廠注入了活力。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好景不長,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的炮火無情地轟擊了上海閘北,群益紗管廠也難逃厄運慘遭炮擊,不得不暫時停下生産的腳步。

1934年,夏之時還來嘲笑過她,董竹君并沒有理會他。1935年3月15日,由董竹君錦江川菜館正式挂牌營業,開門便是滿堂紅。

上海灘青幫、洪幫的頭面人物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是這裡的常客,南京及上海軍政要員也經常出沒于此。1936年初,董竹君又創辦了錦江茶室。

上海解放後她遵照上海市警察局和市委的指令,以錦江兩店人員為班底創立錦江飯店,直至現在該飯店都很知名。

董竹君展現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始終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敢于挑戰傳統觀念,追求個人獨立和自由。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即使在婚姻中遭遇不幸,也勇敢地選擇離婚,帶着孩子們獨自生活。

也是以董竹君的故事被廣泛傳播,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标志性人物,她的生活和事業不僅展示了女性的獨立和自強,也為後來的女性樹立了榜樣。

但董竹君真的幸福嗎?或許并非如此,人生離别之際她留下兩句遺言:

第一句是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亦不因年邁而放慢步伐;第二句則是在她的葬禮上播放《夏日裡的最後一朵玫瑰》。

“夏”代表的是夏之時,而“玫瑰”則代表的是董竹君自己,很顯然即使在死前她依然愛着她,既然如此又為何離開呢?原因就在第一句遺言上。

董竹君是一個追求尊嚴、追求自由的女人,她深愛着夏之時,但與他生活在一起卻得不到尊重,正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抛。”

董竹君臨死前說了兩句遺言,第二句遺言裡藏着,她離婚的終極無奈

為了自由、為了尊嚴,哪怕董竹君至死都愛着夏之時,她依然會選擇舍棄這份情,這(自由與尊嚴)也是她一生都在追求的。

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